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汀阳先生认为传统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适用于当今的价值多元社会,已经过时,需改造升级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他对传统金规则的三点评论并不十分合理,而且,他所提出的新版金规则"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不包含什么独特的理论优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传统智慧的结晶,很难被取代或超越,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我们所需要的是回归这一原则,真正践行它。  相似文献   

2.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这一儒家道德实践中的困境可称为"孔子难题"。从问题史出发,通过文献索引和历史勾稽,以孔子与宰我、孟子与万章、王阳明与欧阳德、梁漱溟与贺麟等人的论辩为基本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以发现,"孔子难题"在儒家思想史脉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难题"所折射的道德困境和历代儒者的解决之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俞吾金先生在《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5期发表《黄金律令,还是权力意志——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的新探析》一文,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价值提出质疑,他从道义论伦理学的立场出发,揭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提醒大家警惕功利的过度,这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等值语句是"施于人,己所欲",而非"己所欲,施于人";它的适用范围只能是道德领域,把它认定为总是滑动在利己主义和权力意志两个极端之间,是不妥的;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它不会必然导致"群氓理想",引发"弱者道德的统治";在道德领域,人的忍耐与克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价值多元的普遍存在,所有格言警句都难成为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不是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但它在当代具有极为重要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4.
“恕”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次。《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5.
诚信问题历来是思想家讨论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论语》中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名句,但对这句话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有子思想、重要概念、先秦诸子思想以及《左传》引文的解读不同。通过对《论语》文本进行分析和对重要概念进行考察,以及对有子思想及先秦其他思想家诚信思想进行论证,加之对《左传》中"复言"的探析,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原意就是:如果所作出的承诺、约定是合宜的,所说的话就能兑现。  相似文献   

6.
从“米规则”到“盐规则”──关于宗教伦理之重要性与统一性的思考何光沪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有一条基本的道德原则。它有两种典型的表述方式,一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①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发起并协助准备了世界宗教议...  相似文献   

7.
"信"是在《论语》中受到非常多的关注的一个词汇,这表明儒家对于"信"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作为一种德性的"信",儒家更是推崇备至。本文通过对《论语》文献中"信"的分梳,认为从"信"的内涵在《论语》中演变的情形可以看出,孔子对"信"的最大改变是把"信"由外在的、作为一种事实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内在的德性规范。而这种转变,也为后来所说的"自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关于"金规则"的讨论的背景下,通过对《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解读,对"忠""恕"的内涵及其关系作进一步思考。"忠"表示的是由"尽己"而"推己"的过程,强调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所欲,施于人";"恕"表示的是由"推己"而"返己"的过程,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普世主义直线型路径不同,"忠恕"是一个由自身开始,又返回到自身的圆环式进程。恕道在"推己"的过程中遇到"异己"从而返回到自身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消极的撤退,而是要返身自省,从而更进君子之德。  相似文献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伦理的"金规则"。儒家试图通过提高主体的道德涵养,进而推己及人的方式实现这一规则,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上学难以下达"的困境。实验伦理学的"系统理论"认为,行恶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所处的环境系统而非主体的自由意志。借鉴"系统理论"的洞察,摆脱"上学难以下达"困境的途径首先在于构造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以实施的外在环境,而不仅是提高主体的道德涵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孔子在《论语》中开始阐述这一问题伊始,经权关系便成为儒家在道德、政治哲学中最高且最为难以把握的一项原则。这一原则在《春秋》中便广为使用,而"原心定罪"与"功过相抵"则成了其中两条重要的评判标准。但自两汉以降,对于"权"的含义及经权关系的论争也在"反经"与"返经"间不断进退。由于行"权"之特殊性使得对于"权"之轻重的区分以及何人方可行"权"的问题也成为历代学者讨论的焦点所在。而"权"这一最为讲究变通的原则也终于非常完备地保持了它所应该保持的原则性。  相似文献   

11.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是揭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同时也表明孔子对人的个体的主体意识有了深刻的见解。“所恶勿施”。“立人达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不了解和研究人性,就不能有效的施政和实施管理。根据“所欲与施”和“所恶勿施”的原则,为政者要拖德教于民,拖仁政于人,施富裕于民,要给人们的灵魂建立一个家园。如果在国与国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日常的人与人之间都实践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那么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和谐得多。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儒家道德观中最基本的积极因素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推己及人,它表现在儒家的两条基本的道德原则中,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的道德是以家族为本位,以个人为参照系,推己及人,由近而远,由小的群体到大的群体。儒家倡导“仁”,“仁者爱人”,爱人要从最亲近的人做起,先从爱父母兄弟做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由爱家庭成员进而推广到家庭以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以为,"普遍伦理"应该是具有普适性的伦理原则,因此,要建构这样一种绝对普遍适用的伦理原则,就需要找到一个人类各民族、各利益集团共同承认的"公正"或者"正义"理念(idea).这样的理念应该是一种绝对理性的、纯粹形式的(formal)建构,而非那种实质的(material)、势必导致伦理相对主义的东西.例如,人们认为,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伦理原则,就是一条纯粹形式的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儒家文化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但被运用于政治,而且被运用于经济领域,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美国500多位百万富翁的经商管理信条,这在《成功法则》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孔子的话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此句的解释历来没有异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此句为 :孔子说 :“君子庄矜而不争执 ,合群而不闹宗派”。在几部较权威 ,而且影响较大的字典辞书中 ,在解释“矜”字时都举了《论语》中的这一段话 ,例如《汉语大词典》释此段为“端庄” ,《汉语大字典》、《辞源》等都是如此翻译的。其他的字典辞书都是辗转抄录 ,均以此句为例证。但我们翻查了大量先秦古籍 ,都没有“矜”字作“矜庄”、“矜持”等意义的 ,相反 ,却感到在先秦时代 ,“矜”不是一个褒义词 ,是一种受…  相似文献   

16.
恩格尔哈特博士在其代表作《生命伦理学的基础》一书中 ,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 ,即允许原则和行善原则 ,并认为允许原则是主要的 ,贯穿了全书之中。所谓允许原则是指“在一个俗世的多元化的社会中 ,涉及别人的行动的权威只能从别人的允许得来”。也就是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只有经过他人的允许或同意 ,才能对他人采取某种行动 (如治疗 ) ,未经允许是背离道德的。允许原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也有一些争议。主要的批评是它可能导致相对主义。恩格尔哈特访沪期间 ,6月 1日夜 ,我就有关允许原则的问题向他请教 ,并进行了坦城愉快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集注"与"集解"一样都是经学注释的传统模式,在朱熹之前,卫瓘、孙绰、李充等都著有《论语集注》,朱熹注释《论语》历经《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孟精义》等多种尝试,最后选定"集注"体例。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中所引三十五家注的所属时代、学术派别、注释重点及其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朱熹对《论语集注》的"经注"定位,也揭示了《论语集注》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语·微子篇<荷蓧丈人章>》中,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句话。句中两个“不”字,汉、唐以后,特别是宋代以来,许多《论语》注疏家,都把它当实词去理解,把“不勤”、“不分”,解释为“不爱劳动”,“分不清五谷”。这种观点,解放后一直沿用。1962年4月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册63页《荷蓧丈人章》“注解四”说:“‘四体不勤’,四肢不劳动。”“注解五”说:“‘五谷不分’,分,皇侃《论语义疏》作‘播种’解,朱熹作‘辨’解,都讲得通。皇侃说:‘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而问我索之乎?’朱熹说:‘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现在一般采用朱说。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论语译注》中,对“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一句,是这样译的:“老头道:‘你这个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冒冒失  相似文献   

19.
《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脸不厌细"一句,前人的注解颇多分歧。宋代孙奕《履斋示儿编,五·食不厌精》中说:"厌,读如厌袄之厌,言食与胜,虽精而细,亦不厌袄而食之。"清代刘宝捕的《论语正义》引张林的说法注日:"厌当读作平声,言不待精细者而后属厌也。"但现代许...  相似文献   

20.
<正>《论语》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一场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论语》在其中居高不下。围绕《论语》而兴起的"论语学"随之悄然复兴,对《论语》的研究与诵读成为风尚。不过,就"论语学"史的专门研究而言,结合玄、佛思潮解读魏晋南北朝诸多的《论语》注释著作,却是个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