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在汉字单字词语音关联和形声关联条件下对具有情绪色彩的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情况,结果表明:(1)汉字中存在着语音和字形关联,但是语音关联下的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很低。(2)语音关联、形声关联条件下,尽管学习阶段没有出现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被试仍然对情绪诱词都产生了显著的错误再认。(3)形声关联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近于语音关联的两倍,可见概括性的强度影响错误记忆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词义一般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包括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那么什么是词的理性意义,什么是词的色彩意义呢?二者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它们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就以上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浅显的看法。词汇意义中,“反  相似文献   

3.
"色彩"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诸如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等用来形容色彩的词语.那么,如何理解"色彩"呢?首先,色彩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物体受到光线的照射而形成色彩,又因为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的不同,吸收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也不同,便形成了自然界美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大自然闪烁着五颜六色,作为描写客观事物的语言,其中有色彩描写词语。色彩描写词语在语言中丰富多采,表意具体细致,应用广泛全面,表达效果鲜明生动。这里就以色彩描写词语的基色词、表达效果及其有关因素,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不同情绪状态对记忆情绪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小学儿童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记忆不同类型情绪词的特点.结果表明:(1)儿童在愉快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令人愉快的情绪词;在不愉快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使人悲伤的情绪词.(2)情绪状态和情绪词对记忆过程都会产生不同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则随着情绪状态的强弱、情绪词所含情绪色彩的丰富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对强度而转移.  相似文献   

6.
根据词语情绪标准编制汉语双字词关联词表和英汉双语关联词表,考察DRM任务下的英汉双语者对负性情绪诱词产生的语言内、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结果表明:(1)汉语双字词语义关联下,情绪色彩的强度影响错误再认水平,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诱词;(2)英汉双语语义关联下,错误再认发生跨语言现象,汉语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显著高于英语负性诱词与汉语中性诱词的错误再认;(3)汉语负性诱词的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率显著增加, 语言类型、词表类型与情绪强度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从起源、发展趋势及创作等方面与现代流行歌词都有相似点,二者不仅相似,而且互有联系。流行歌词吸收了唐宋词的艺术营养,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唐宋词又在当代流行歌曲中被发扬光大,沾染上了时代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词的反义关系是指词在词汇意义方面具有相反或相对的关系。但是,词的词汇意义同语法意义又有密切的关系。从词性角度来看,具有反义关系的词,都是同词类的,所以我们研究反义词时能够注意到它的词类分布,找出不同词类的反义词的内部特点,对于掌握反义词的性质是颇有益处的。本文着重谈一谈现代汉语反义词的词类分布,以及不同词性反义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金末元初河东山西乃全真道大力扩展的主要地区。山西全真道士词人作品主要关涉宇宙道境、教义教旨、“真功”“真行”,及道教仙境与闲适生活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真功”词为对道教内丹修炼与内心体验的平淡描述,文学色彩不足。“真行”词因传播的需要,直白通俗,活泼有趣得多,有明显的“俗文学”意味。关于道教仙境描述的词作,则飘逸洒脱,空灵玄妙,凸现了超越时空,生命永恒的审美境界。遗憾的是,山西全真道士词人词作的数量较少,且其词作更多地具有全真道士词的一般特征,没有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或地域文化色彩。全真道士词的研究虽不乏相关成果,但就文学角度对全真道士词的解读和探究还相对薄弱,尚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0.1 比喻造词,指的是从比喻着眼选择语素来构造新词。从语义结构看,比喻造词主要有三种格式。第一种是以整个词显示喻体,而本体并不出现,如“佛手”、“龙眼”、“仙人掌”等。第二种是本体语素在前,喻体语素在后,如“电网”、“人海”、“韵尾”等。第三种则相反,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如“冰凉”、“银白”、“蝙蝠衫”、“蛇蝎心肠”等。 0.2 本文拟主要讨论第三种格式的比喻造词的形象色彩,因为与其他两类比较,这类词的形象色彩更为突出鲜明,它们在称谓具体事物、反映客观对象的同时,还能自然唤起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形象的丰富联想。为叙述方便,下文把用比喻方式造的词称为“比喻词”,把一些类似短语的单位也当词看待,列入讨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丘祖《石番溪集》收录词一百三十四首 ,共用四十七个词牌。丘祖精于词律 ,既知词牌本名 ,又掌握诸多别名 ,在填词时多用别名 ,甚至还自创别名。这种情况在全真教祖师的词作中极为常见 ,他们的词作已形成独立的词风 ,许多自创词名本身就带有浓郁的道教色彩 ,但在依调填词、恪守词律方面 ,又极讲究法度 ,使词学家们无可挑剔。词牌的别名犹如人的别号 ,大部分词牌皆有别名 ,少者一两个 ,多则二十余。别名繁多 ,给阅读带来麻烦 ,令人无所适从。而现代读者对词牌别名已十分陌生 ,查阅一般词书和《词谱》 ,一些别名又未见注明 ,所以查找起来如大海…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颜色词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自然分类和多维标度法.对279名大学生进行了11种基本颜色词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将11种基本颜色词分成三类:(1)非彩色,包括黑、白、灰,也包括色彩暗淡的棕色;(2)暖色,包括红、橙、黄和粉红色;(3)冷色.包括绿、蓝和紫。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纬度:(1)彩色/非彩色;(2)冷色/暖色。不同专业大学生对颜色词分类基本一致,但也具有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13.
乍看起来,"迷信"一词的用法使它不可能在人文科学中严格运用.这个词的涵义,即它的内涵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消极色彩;至于它的外延即应用范围,则又很不确定,使它成为一个可以同随便什么东西拉扯在一起的概念.迷信的各种各样定义不但证明它带有极端的主观性——这些定义完全取决于界定者的观点——,而且突出了它的消极色彩:迷信是通过不存在之物,而不是通过存在之物来界定的.教士的定义——例如,普卢塔克以希腊教的名义,圣托马斯·阿奎那以基督教的名义——将迷信视为背离官方宗教,主要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左道旁门,不但曲解教义,而且空洞无稽."迷信"一词的拉丁词源Superstare,原意为"凌驾于某物之上"(所谓某物,不言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对维吾尔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医学受到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如维吾尔医德、医药专业词和维吾尔药名等都带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对维吾尔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医学受到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如维吾尔医德、医药专业词和维吾尔药名等都带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使他的词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不同审美心理和风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逸为美.形成了一种自然恬淡的情感与静谧空灵的物象相融的境地,追求"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二是以艳为美.词作情深韵雅,风情旖旎.三是以悲为美.其后期的词作悲婉哀切,滴滴血泪,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李煜的词所体现的审美心理与民族审美心理相合拍,所以他的词产生出无限的艺术感染力,也奠定了在我国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意象之义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批评中.从其发展看过程,它有哲学理论、艺术构思、艺术形象三个层面的涵义.从中国古代诗词所运用的意象分析,它又带着显著的主观色彩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1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义(词汇义)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即由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构成。其中,理性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确定的概念内容,是词义内容的核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而色彩意义则是词义中的附属意义,是指感情态度的那部分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评价和感性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现代语义学把词汇义分为基本语义和附加语义。基本语义就是传统语义学所讲的词的理性意义,是人们对自然界、社会、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现象、情况、变化的理性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附加语义是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成果。所以,现代语义举认为理性意义这样的名称不妥,它认为有的附加语义也是理性意义。 1.2 传统语义学把词义内容划分为理  相似文献   

19.
“构成”一词最初来源于20世纪初的俄国,德国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包豪斯教育学院)融合了当时各前卫艺术运动的成果和设计艺术的精神,确定了其内涵;20世纪70年代传入东方,经由日本发展,最终形成了“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相似文献   

20.
"另类",一个个性的词语,开始出现在不同的人群当中,也开始出现在不同的行业当中。另类的色彩,在室内空间当中体现的方式有很多,就比如有人利用黑、白两个颜色作为设计中的主要颜色。同样,在另类的空间设计当中运用另类的造型样式,同样也能营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来。"另类"一词的出现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另类"这个词是形容年轻人的,是用在年轻人身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