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堂地狱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父母是谁?我都不清楚。我刚生到世上,就被人从妈妈怀里抱走了。听说我的爸爸在我出世以前就死了。孩子多,妈妈养活不了,就把我给了人。可是抱养我的人家很快对我失掉了兴趣,整天把我锁在屋里,不管我。四岁那年,我从炕上摔下来,掉进炉坑里,一下子爬不出来,半个右脚都烧烂了。我哭得声  相似文献   

2.
正带孩子去操场上玩,经过宣传栏时,看到同事李老师的孩子正在认读宣传栏上的汉字。李老师的孩子两岁多,却能认识那么多汉字,而自己的女儿都已经三岁半了,远远没有人家认识的多。突然有些急躁,好像自己的孩子除了会疯玩,什么东西也不会,原本觉得挺幸福的你,突然不快乐了,怎么自己的孩子和人家  相似文献   

3.
陈丰盛 《天风》2016,(9):22-23
记得十多年前刚结婚的时候,我们俩都二十五六岁。亲戚朋友在恭喜的同时,都不忘附带一句:“好啊!明年就可以生个孩子啦!”不过,因为要继续学业,我们打算暂缓要孩子。第二年,妻子回母校深造,弟兄姊妹讨论说:“可以先生个孩子,给你妈妈带啊!”我则认为孩子要自己带,也就没有考虑。第三年,妻子还在学校,  相似文献   

4.
“妈妈,你又要去传道,不去行吗?在家领我玩,你看二婶天天领着小弟弟玩,可你从不在家领我玩,也不给我买花裙子,买玩具玩,小弟弟有好多好多玩具,我一个也没有,看人家妈妈多好!”刚要出门的我,被四岁的女儿拉住了。女儿的话深深地刺入我心里,主啊,我成了个啥人啦?在孩子眼里,我不是好妈妈,因  相似文献   

5.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感人肺腑的儿歌道出了母爱的亲切、深沉和无私;也道出了母爱的温暖、坚强和伟大。 试想,孩子在人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这种朝思暮想,这种魂牵梦萦,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母亲们,在我们手中托举着二十一世纪即将升起的太阳,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培养孩  相似文献   

6.
三家人     
有三户人家,各有一个孩子:娟娟(女),佳佳(女),小虎。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赵;妈妈是刘华、李君和方玲。已知:①老王家和李君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女子体操队; ②老张的女儿不是佳佳; ③老赵和方玲不是一家人。请问:哪三个人是一家? 结论: 推论线索:由已知②推知老张的女儿是娟娟由已知①推知老王的女儿是佳佳,娟娟的妈妈是李君由已知③推知老赵的妻子是刘华,老王的妻子是方玲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超市或商业街,我们常会看到有人当街招揽客人,尤其是卖菜刀、切菜机或是锅子、清洁剂等生活用品的。这时谁能聚集最多的人气,就能创造最大的买气,这时除了靠商品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还要靠一些小伎俩来  相似文献   

8.
不怕跌倒     
不怕跌倒,就是敢于面对现实,不怕挫折,特别是当我们失足跌倒之后,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软弱,有信心改过迁善。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跌倒了,妈妈会在前面说:“不怕,自己站起来!”于是孩子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跌跌撞撞地向前走,扑向妈妈向他  相似文献   

9.
再思奉献     
陈巧凤 《天风》2007,(22):21
儿子已经甜甜地入睡了,压得我的胳膊酸痛酸痛的!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放下他……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书本.我想谁看了都会发笑.这哪像是在学习啊!是啊.但也只有如此,因为儿子还太小.每天一到晚上他就只要妈妈抱.看着书.偶尔瞧眼儿子.多美!以前听人说.母亲的心与上帝很近,我不是太理解.现在懂了。上帝不也正是这样怀抱着我们吗?再累也不觉得苦,因为心甘情愿!  相似文献   

10.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效率,教育孩子也应该是,尤其处在这个信息蜂拥的“快时代”。如果你有心你也会发现:快乐教育总比枯燥教育效果好;感觉不到在教育他的教育总比气氛庄重态度严肃的教育效果好;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总比大人出面教育效果好。下面是一位年轻妈妈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的实践活动,妈妈自己也是教师,孩子刚上二年级。妈妈有选择地记下孩用麻药,两腿直立,一动不动,任豆大汗珠簌簌直滴,硬是承受64刀,割去腐肉,摘除被子弹擦伤的[球,被沃克称为“军神”。录音放到这里,他看似在嘻笑,其实心有惭愧,放一次,愧一次,不知哪天开始,打针再不言怕了…  相似文献   

11.
不被捆绑     
正读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中一句直入我心:我变成一个儿童了,昨天的事情已忘得干干净净,涌上的是顽皮与好奇。要能做到如此天真和坦然该多好啊!哪里会有什么烦恼和痛苦?然而,大多人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昨天的事情"捆绑着——或是考试没考好,或是方案没通过,或是爱车被剐蹭,或是被小人算计,或是忍不住对人发了脾气……可能还在纠结着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么倒霉,这么不成熟?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这样的一幕会时常上演:一位甚至两位老人端着饭碗,满世界追着给孙子喂饭,这种马拉松式的喂食游戏往往长达一两个小时。“有什么办法,小祖宗不肯吃饭啊!”——老人的无奈。真的没办法了吗?我们还会看到另一幕。孩子端坐在凳子上,趴在桌上自己吃着饭。因为他知道,如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只要一接触新闻媒体,各种贪污、欺诈、色情、凶杀的案件目不暇接。为了保持内心的一份清静,我有意避免接触这类新闻,然而它却不时地跑进我的眼里、耳里。近日,又一个少年杀人的案件塞进我的耳中:   家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用刀捅死了自己家的司机 !   孩子的父亲是个包工头,为了自家的享受,专门买了高级轿车,还雇用了司机,而这个司机被雇用才四天就被孩子捅了刀子,被捅伤的司机浑身是血,向孩子的家跑去,路上流下滴滴鲜血,而剧烈的疼痛使他面部扭曲着,最终倒在了孩子的家门口,身后留下了触目惊心的“血路”。孩子…  相似文献   

14.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15.
<正>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开朗、合群、有礼貌,可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小孩或是欺负同伴,霸占玩具,不懂分享;或是举止不文明,口吐脏话;或是不能融入集体,胆小、退缩等,似乎远离了父母的期望。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说起。一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婴幼儿有和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结  相似文献   

16.
溺爱十相     
积40年从教见闻,归纳溺爱十大表现如下: 一、心肝宝贝型 爱的语言过多,自己口口声声心肝宝贝,肉啊命啊的;或者嗔怪对方把孩子当作心肝宝贝等等,有形无形之中,孩子就把自己摆在了“宝贝”的特殊地位。有时家长也  相似文献   

17.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18.
研究儿童成长与行为的外国专家珍·福尔,为家长们提供了让孩子安全接触陌生人的几种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孩子总是要生活在社会中的,对他们而言,绝大多数人是陌生人。若你的孩子丢失、受到惊吓或是受伤,多数时候只有陌生人才会给他们提供帮助。所以,要鼓励孩子多与陌生人交往,这样,当孩子遇到麻烦时才会有信心向陌生人寻求帮助。从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坏人的诱骗,因为他们没有经验,没有机会增强自己对陌生人的判断能力。因此,最好多和他们一起与陌生人打交道,当你与孩子一起和陌生人交谈时,孩子就会学到哪些人是可以与之…  相似文献   

19.
一、儿女是主所托付给我们的产业,要靠主恩典,忠心地照料。 蒙主怜悯,我一生下来,妈妈就把我抱到主面前:“主啊,求你使我儿爱你更深,比我们夫妻更爱你,我不求他们世上亨通,只望他们一生爱主。”长大  相似文献   

20.
愁字怎么写     
有一个女孩每天都走路上学。一天,出门不久就下起大雨,闪电像利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车,沿着上学的路找女儿,看到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她都停下脚步,抬头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孩子,问:你在做什么啊?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