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能子》是晚唐无名氏所撰的一本哲学著作。《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载有《无能子》三卷,并云:“不著撰人名氏,光启中,隐民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因其序中有“不述其姓名游宦”一语,疑其“尝登仕籍,非隐民也”。则无能子前曾作吏,后因不得志或感于时伤、退而过隐居生活也未可知。又据本书中《答通问篇》说:“无能子贫,其昆弟之子且寒且饥,嗟吟者相从焉,”可见其家境清寒,显非达官显贵。而其友人序中说他“民舍之陋,杂处其间,循循如也”。从其思想境界看,无能子的隐居,许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很可能是出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而走上隐居自安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2.
子张之儒,韩非列为儒家八派之首。然而,孔子批评“师也过”(《论语·先进》),孟子说他只得“圣人之一体”(《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斥他为“贱儒(《荀子·非十二子》)。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子张之儒在继承孔子的基本思想宗旨的同时,又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作了能动地发展,从而偏离了原始儒学所遵循的精神。本文即根据这一认识,就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继承与偏离的问题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1991,(6):48-50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 为文章发表的期数、页码。亲切的关怀皿要的指示—江泽民总书记邀请各宗教团体负贵人 作客中南海··“···“··一“·..·“·”·“一,(2 .2)学习总书记指示做好伊协工作….”沈遐熙(3。幻宗教工作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一安士伟(3 .4)沐浴春风精神振奋···“·“·“·”·..一冀成(3 .6)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努力”.......……。…““二“..·”…”一…特维库利(3。8) 庆祝《中国穆斯林》杂志友刊十周年在复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沈遐熙(3 .4)在复刊十…  相似文献   

4.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四三八)。豫章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尝征为散骑侍郎,不就。是岁,以处士征至建康,为开馆于鸡笼山, 使聚徒教授。帝雅好艺文,使丹杨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并次宗儒学为四学。(《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五》)臣光日:《易》日:“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则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至于老庄虚  相似文献   

5.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雾,显现其庐山面目。一、生平事迹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出生于南朝土族之家。据其从子陶翊撰《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述其家世说:“祖隆,……便鞍马,善骑射,好学读书,善写,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行参征南中郎军事,侍从宋孝武伐逆有功,封晋安候。……父讳贞宝,字国重,司徒建安王刘休仁辟为侍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9,(12)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简称《大慧宗门武库》、《大慧武库》、《武库》等。临济宗杨岐派名僧大慧宗杲(赐谥“普觉”)的参学弟子道谦编。南宋绍兴十年(1140)初成,淳熙十三年(1186)重编。收入《续藏经》第一四二册。有关此书的由来,南宋禅僧晓莹在致径山宗演的《云卧庵主书》中,有一节十分详细的记叙:  相似文献   

7.
马王堆帛书《易》的发现 ,对于孔子与易 ,以及易之经传研究 ,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 :(1 )帛书《易》文之内容及其抄写年代 ;(2 )孔子作“十翼”问题 ;(3 )《易》中“子曰”问题 ;(4)孔子对《易》辞之新诠释 ;(5 )孔子之“神道设教”观  相似文献   

8.
史载黄龙慧南“开法同安”,今人将“同安”注解为“福建省同安县崇胜寺”,如《中国佛教》“黄龙派”(作者黄忏华)、《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大意”(作者正果法师)都是如此。我认为,这种注说有误,“同安”应为今江西省永修县同安寺。慧南为临济宗黄龙派祖师,而且,其法嗣祖心之六传为日本僧人明庵荣西,归国后创立日本禅宗(临济宗),故黄龙派无论在中国佛教史还是日本佛教史上都占有十分显要的地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0)
《宝林传》,全称《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十卷(今存七卷,佚三卷)。唐贞元十七年(801),金陵沙门智炬(又作“惠炬”、“慧炬”)与天竺沙门胜持集。原书自南宋起失散。1933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的金代雕刻的《大藏经》(即“金藏”、“赵城藏”)中刊有此书的残卷,1935年由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和北平三时学会将它编入《宋藏遗珍》第三函(在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三册)。今据中国佛教协会收藏的《宋藏遗珍》本解说。《宝林传》是一部根据禅宗南宗的祖统说编定的通记禅宗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事迹的著作。见录于《唐书·艺文志》、北宋惟白《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本觉《释氏通鉴》卷十和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十说:  相似文献   

10.
张其成博士的新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于1999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推陈出新、富有创见的易学论著,并拟从三个方面略作评述。一、汇集各家之说,精心考辨,扬榷是非《周易》经传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学术史上争论最多的一部经典。张其成先生“执迷”于易学研究,对易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条分缕析,精心考辨,尔后扼要地加以概括、评述。比如,关于《周易》的性质,作者分别对古往今来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周易》是卜筮书”、“《周易》是哲学书”、“《周易》是历史书”、“《周易》是万世经…  相似文献   

11.
《中庸》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庸》是《礼记》中的重要篇章。自司马迁、郑玄以至程、朱等皆以此文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但清代的崔述却认为,“《中庸》必非子思所作,盖子思以后,宗子思者之所为书,故托之于子思;或传之久而误姒为子思也。”(《洙泗考信录余录》)其理由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中庸》一文中“在下位”以下十六句见于《孟子》,其文辞小异。论者谓此子思传之孟子者。如果是子思传于孟子者,文中应有“子思日”字样,但文中却未有。孟子凡述孔子之言,必称“孔子曰”。如果此十六句确系引述子思之言,亦必称“子思曰”,不会将子思之言掠为已有。可见此十六句并非子思传之孟子者,实为以子思为宗的后学抄自孟子。故《中庸》一文应出此辈之手。今人对《中庸》的作者亦有争论。笔者姑以《中庸》为战国至秦汉  相似文献   

12.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为文章发表的期数、页码。 经书典翰《古兰经》翻译概述 ”·“·”·“·”一努尔曼·马贤(1.2)马复初《道行究竟》一书的哲学思想 ..........·.....·····……马枚云(1 .13)马复初的《祝天大赞》 ·.·..·.··············……纳国昌(合刊.2) 教义教史“臣卜尔兹”与“虎土白”…‘·····”·“·“·”·”一穆白(1.10)做个真实的穆斯林……杨连恺(合刊.25)江苏省伊斯兰教文史工作座谈会在苏州举行”一”·“·····一上海市伊协(1.41)徐州伊协编写《徐州回族、…  相似文献   

13.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江西彭泽县任知县的毛宗澄,回到浙江黄岩故乡隐居,时年41岁。初攻读《汉学》和《大学》,以“敬恕诚一,谦谨慈和”为座右铭。自50岁开始笃信佛教,苦研佛经。《黄岩民国志稿》载:“翻阅佛氏内容,以为精深博大,遂潜心玩索。”毛宗澄深入学佛后,十分钦仰天台宗智者大师,因而改名宗智,号“樗遁居士”,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时天台宗第43世传人谛闲法师(黄岩人)说法大江南北,以高深的佛学博得僧俗的尊敬和爱戴。毛宗澄时常聆听法师教诲,决意对佛经注释讲略。  相似文献   

14.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 数字为文章发表的期数和页码。万里同志在新皿古尔邦节招待会上 的讲话.””.”.”·“.“.….“.”“·“·”·“二“(4。2) 经书典特《圣训珠现》”二”“.“·“一努尔曼·马贤(1。6)马复初的《大化总归》”·“·“…~马汝云(1。17)中国穆斯林珍贵的文化遗产”··“…纳国昌(2 .15)蓝旋厂珍存的一部《古兰经》手抄本 “...·“·“一‘“·“.“·“一“.“一林松(4。13) 教义数法“讨白”浅说“·“·”·”·”·“··“·”…赛生发(1.24)准绳抓紧重团结—朝期观感“一林松(1 .40)团结…  相似文献   

15.
《巴路克》一、作者及其小史《巴路克》与《耶肋米亚》等一样,都是以作者的名字来命名的一卷“先知书”。从书内的说明中可知作者的身世。巴路克是“乃黎雅的儿子”,“希耳克雅的四世孙”。(巴一·1)也是耶肋米亚先知的秘书和忠实弟子(耶三十二·12~13,耶三十六·4)。他出身贵族,他的兄弟色辣雅,曾在漆德克雅王朝中任“行营总督”(耶五十一·59)。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典诠释》与艾什尔里教义《教典诠释》是艾什尔里(全名艾卜·哈桑·艾什尔里)教义思想的代表作,是流行最广的伊斯兰教义学(认主学)著作。《教典诠释》(??????????????),亦译《教义学大纲》,原著音译为《阿嘎伊德·奈赛斐》。作者是奈智门丁·艾卜·哈福赛·奈赛斐(1067—1142),全名欧麦尔·本·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本·易司玛仪·鲁格曼·哈乃斐·奈赛斐,号称欧麦尔·奈赛斐、奈智门丁、艾卜·哈福赛。欧麦尔·奈赛斐勤  相似文献   

17.
《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发表了李光程同志的文章《哲学究竟是什么——从元哲学角度看》(以下简称“李文”)。在文章中,作者把对“哲学”的讨论放在元哲学的视野中,这是颇能令人深省的。但是,作者对“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规定有失清晰、缜密,而这个缺陷立刻使作者对元哲学的看法在许多方面成为可疑了。本文愿先澄清一些问题,然后对元哲学发表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葛长庚书《华阳隐居真诰》。葛长庚(1194-?),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琼山道人等。南宋时著名道士,道教内丹南宗尊为第五祖。祖籍福建闽清,生于  相似文献   

19.
乐志强副教授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简明教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三编:一、关于《形态》概况的几个问题;二、《形态》首创的唯物史观观点体系;三、有关《形态》争论的几个问题。《教程》的作者对《形态》原著的研究,力争跳出多年来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做诠释式“解说”的窠臼。这是读完全部书稿以后,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其次,作者在对原著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程》对原著的研究进行的新尝试首  相似文献   

20.
旧约是新约的前身、准备和预兆;因为按照圣保禄宗徒致希伯来书所说,旧约只是“未来美物的影子”,新约才是“事物的真相”(希:十·1)。尚且,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书更说:“这一切原是未来事物的阴影,至于实体乃是基督。”(哥:二·17) 所以,在旧约中许多的人物和事件,除了本身的历史性及字面的意义之外,尚有它们的象征性或其他的含义;即是说,天主藉着这些旧约时代的人物或事件,往往也预示新约时代的另一人物或另一事实。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