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交全国人民讨论。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具体表现。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根本做不到的,他们的宪法只能在议会里讨论,广大人民群众是根本无权过问的。我认为我国现在公布的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非常完整的,所载内容都是从实际出发的。既总结了一八四○年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争取自由解放的宝贵经验,又总  相似文献   

2.
一部光辉灿烂深得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了,交付全国人民学习讨论,这是当前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宪法,从学习中吸取力量,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我们长宁县各族人民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县委的领导下,正在学习宪法修改草案,我多次参加了县政协组织的学习讨论会,又列席了长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讨论会。在学习中,我认识到这部宪法是完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它吸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日报》载,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主任包尔汉·沙希迪就公布宪法修改草案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谈话。 他对宪法修改草案的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表示相信,经过全国人民讨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2,(4)
班禅大师首先对这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表示衷心的祝贺!肯定佛协在这一年多来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同意赵朴初会长所作的报告。大师在谈到最近提交全国人民讨论的宪法修改草案时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准则。在修改宪法的时候,我们对一九七八年宪法有关宗教信仰的条款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并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能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宪法修改草案专题座谈会,感到十分荣幸。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后,我们全国性的天主教组织便及时组织学习和讨论。我个人也认真阅读过好几次,我总的感觉是:宪法修改草案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新时  相似文献   

6.
钱宁峰 《学海》2006,(3):136-142
宪法解释制度是宪法学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宪法解释的涵义的限制使用是讨论宪法解释制度的前提。宪法解释在我国宪法体制中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条文的解答,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均无此种权力。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在实践中长期处于搁置状态。因此,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合理构建既要在现实层面立足于宪法的规定,完善宪法解释制度的具体环节,又要在理想层面将宪法解释权与违宪审查权统一作为宪法解释制度发展的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3月11日,宪法修正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治国无其法则乱。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征程之际,宪法因时而发展、因势而完善,作出适当修改恰逢其时,体现了党中央对宪法的高度重视,让全国人民感受到全面推进依法治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基础。宪法修改草案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由于坚持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天主教界人士于5月25日举行座谈会,学习和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到会的神长、修道、教友40余人。座谈会由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委童文灿主持。讨论时,市天主教爱国会主委、天主教汉口总主教区主教董光清首先发言。(见本刊第35页)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委汪博仁修道说:“宪法修改草案第35条,说到我们心坎上去了,‘宗教不受外国支配’总结了我们卅多年来反帝爱国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是对我们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7,(3)
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审议了明真副会长《关于〈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经过认真讨论后,对章程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现予通过。会议认为,新修改的会章,更明确更具体地反映了本会的宗旨和任务,是本会今后开展会务工作的依据。会议责成新当选的第五届理事会,根据会章的规定,积极开展爱国爱教、弘法利生工作,不负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的重托。  相似文献   

11.
院校动态     
《天风》2020,(9)
正贵州圣经学校于2020年8月4日,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中讲师以"学习国家宪法,增强法制观念"为题,介绍了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学习宪法的目的和意义,并辅导师生进行宪法条文解读。通过学习,鼓励师生以"四进"宗教活动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是赋予了还是否定了公民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从事研究或创作,宣传自己无神论的主张,也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和国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的规定是统一的,符合全体人民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委托,就《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修改草案,作以下说明。中国佛教协会章程,是一九五三年本会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制定的,一九五七年、一九八○年、一九八七年本会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作过三次修改。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推进全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必要对现行章程进行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高峰 《中国宗教》2018,(6):31-32
2018年3月11日,宪法修正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治国无其法则乱。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征程之际,宪法因时而发展、因势而完善,作出适当修改恰逢其时,体现了党中央对宪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和欢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的20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得最好的黄金时代。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改善,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五大宗教一律平等,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自1984年10月《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实施以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它对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黔东南州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20年来,  相似文献   

17.
钱宁峰 《学海》2005,(5):156-161
人民代表大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是我国宪法体制中的重要关系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建国后历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相应规定,针对人大监督和司法改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分析了1982年宪法对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关系的立法原意,指出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定位为:人大应通过法律制约和人事任命权两方面来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使司法机关对人大负责,而不是通过报告工作、质询和个案监督等途径来达到相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七月,是恩格斯的光辉著作《反杜林论》发表一百周年。正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抓纲治国,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斗争的时候,我们纪念恩格斯的这部伟大著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净慧 《法音》2002,(10):22-24
各位代表:我受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就《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修改草案,作以下说明。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自1953年由本会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制定以来,先后于1957年、1980年、1987年、1993年经本会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作过四次修改。特别是在1993年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时,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推进全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已故赵朴初会长的亲自主持下,对章程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九年来的佛教工作实践证明,这种修改和补充是完全必要的、及时的和正确的。随着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宗教信仰,必然是可以充实人类的心灵,促进人生的美满,并进而安定社会秩序,有益于社会文明之发展的.所以现代文明国家,在宪法上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公民皆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一切宗教,都是从人生的现实中开启出来的.宗教的根本,是要解脱人类与生俱有的不幸和苦难.基督教唤芸芸众生为"迷途的羔羊",佛教以为众生的烦恼和苦难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