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的观点与“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在狭义的“世界观”意义上理解“本体论”一词,那么,“本体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现实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答是:“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是,“物质”范畴是从自然、社会和人多样性统一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对这个现实世  相似文献   

2.
论坛荟萃     
龚榆:论唯物辩证法的性质与功能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以独立于人的思维之外的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因而是一门本体论的哲学。唯物辩证法用世界固有的客观规律来描述世界的本质,它的方法论功能正是来自于世界观的科学原理。这种由科学原理构成的方法论,不同于认识论领域的方法论。后者是纯粹意义上的方法论。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既是存在规律,又是认识规律,是二者统一的规律,也就是思维正确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用“认识规律”来限定唯物辩证法,这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哲学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心理主义,一是语言哲学。自从二十世纪哲学界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哲学大行其道,但是心理主义的潮流并未消声匿迹,它们是互相批判、互相补充的。不管今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中国哲学而言,在心理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并将对今后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是回到心灵,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心与物、心与道一类主客关…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刘福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不等于本体论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不在于前者以世界整体为对象,后者以局部世界为对象.二者的区别在于:科学直接回答外部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而哲学则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角度反映世界.旧唯物主义把精神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把物质统一于精神;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坚持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承认第一种统一,但也不否定在实践中改造物质世界,即承认物质向精神、自然向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第八届国际美学会议上,有一个小组专门研究美感的对象问题。可以说,所有发言人都毫无例外地承认,只有在主客观密切的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割的统一之中,才能够把握美感对象。会上宣读的报告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作者都没有把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彼此割裂开来,相反,他们都强调,美感对象的特征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或同一。因此,美感对象就是“本体论认识”的一种特殊情况。会上宣读的报告所使用的术语,其涵义驳杂不纯,这就使上面所说的观点一致出了问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该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而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无法脱离现时代的,或者说,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处时代的哲学基本精神的把握为前提。那么,把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区别开来的基本精神或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有一个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那就是由近代的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或者说,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归生活世界正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2、在一定意义上,近现代哲学之间所发生的哲学视…  相似文献   

7.
论坛荟萃     
哲学具有世界观功能与一般方法论功能,这两个方面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又是有差别的。这一区分反映了哲学信息的两种流向:从对象到主体和从主体到客体。哲学的世界观功能,就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建立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具体说来表现为五个方面。1、世界图景功能。哲学图景是普遍的,包括整个宇宙,同时也包括主体与客体、本体论关系和认识论关系。2、人生观功能。哲学是同人们的日常经验、同人对整个生活的了解、同力求理解它的意义相联系的,又是对待人类社会、对待其它人的态度的总的原则。3、价值评  相似文献   

8.
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所代表的德国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概念。通过梳理马克思文本阐发的理论逻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社会一般"到"社会特殊"再到"社会个案"的研究线索;这展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或社会概念的现实立场,即强调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看重公共领域建设、关注物质生产与其他生产的内在统一、注重协调多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哲学作为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不仅内在蕴含着对世界之所"是"的本质性洞察,还内在蕴含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价值秩序安排。正是在洞察世界之所"是"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秩序的价值排序,由此,哲学世界观本身的正义意蕴得以提出,并能够展开哲学分析与批判。从人类在世生存来说,人们只有从世界观的高度实现公平正义,才能担保人们公平正义地看待这个世界,公平正义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以前的哲学都是非公平正义的哲学,在看待人与世界价值秩序方面秉持一种"主奴关系"世界观,从而为不平等的人与自然关系和不平等的人与人关系作哲学辩护。马克思对以往哲学的革命,不仅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创建了一种公平正义的审视世界的哲学视域。正是马克思秉持一种公平正义的哲学世界观,才要求人们彻底改造不公平的世界和不公平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充分实现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以所谓“认识论的转向”概括近代哲学的特点、并将这种转向理解为哲学的关注重心从本体论问题引向了认识论问题,似乎已成为某种流行之见。在以上视域中,认识论每每与本体论相分而又相对,从而呈现狭义的形态。①从另一方面看,自诩为实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当代哲学,往往较多地对认识论或知识论的立场持批评的态度,晚近有关克服认识论之说,便是其中一例。②作为需要加以克服的形态,这种认识论的特点之一被理解为预设外部对象并试图加以表象③。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相分,表明认识问题与存在问题彼此疏离;克服执着外部对象的认识论,则意味着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哲学发展不能回避本体论问题。因为不管是谈论世界观问题还是认识论、历史观问题,总得有一个立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这就是所谓“本体论”问题。因此,我认为本体论争论的出现和展开,正是哲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研讨深化、开始触及实质的一个表现。(一) 讨论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本体论(Ontology)这个词来自拉丁文,本义是关  相似文献   

12.
通常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的三统一,或者说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性质的这个规定与理解,虽然不错,但从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发展的历史、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总结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层次,形式与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科学对哲学所产生的最重要的成就是提供了一种层次的世界观,即世界的结构是多层次的。物理科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的探索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使我们确信,我们的世界是多层次的,世界具有层次的结构。对世界层次结构的分析对形而上学和整体的哲学具有明显的意义。如果说中国哲学界过去曾经讨论过世界层次结构和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辩证法含义,那么本文将从分析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世界层次结构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非还原论意义。本文提出形式实在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科学哲学界1995年前后对关系实在论讨论的继续。一、夏法尔论基础主…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中介过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介过程论李复平(新疆阿克苏地区医药公司)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标志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践的观点,使哲学在解决一元论的基础问题获得了最终答案,宣告了作为完整的本体论哲学的正式建立。实践表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  相似文献   

15.
实践辩证法     
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缺点很多,它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基础和本质。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思维对存在、主体对客体、人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从本质上理解为实践,它克服自然界和社会之间、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断裂的真正联结点也正是实践。这就是说,自然、社会和思维各自的规律,在哲学的视野里应  相似文献   

16.
论坛荟萃     
本体论是哲学的核心部分,理由很简单,本体论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及其一般规律,而其它部分,例如认识论,其对象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或一方面。不能象有的同志那样,认为认识论高于本体论,而实践论又高于认识论。就世界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只能说实践在世界中,而不能象有些同志那样,认为世界在实践中。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都夸大了实践的作用,过分抬高实践的地位,使之脱离物质,脱离世界,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是否真理的最后标准,因而它是一切科学的最后的基础。但实践也不是不可言说的无条件者,它毕竟是人的实践,而具体的人总是受一定历史时代条件制约的,具体的实践也离不开一定的认识指导,离不  相似文献   

17.
哲学意义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于"存在"、"本体"和"世界"的实证知识,而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性的哲学理论。作为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的世界观是以理论形态所表征的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它既是反思存在的存在论,又是追问存在的根据的本体论,由此构成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三者一致"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不太热衷于抽象本体论的探讨,而相对注重人生哲学的研究。其实,中国思想史上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生学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哲学的特殊类型就是“伦理型”,即从伦理生活中提炼某种意识,使其上升到本体的地位,又反过来为伦理思想提供理论根据。哲学上的宇宙观和本体论,用来解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论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哲学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用来证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禅宗完全继承了这一  相似文献   

19.
当马克思从哲学角度阐明了要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成人的实践,人的劳动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的时候,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就已经超出认识论、历史观领域而进入本体论范围了。但是,将这种主客体双向作用的活动视为世界的本原,是以重释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概念,并界定这些概念的意义域限为前提的。具体地说,实践本体论的存在必须以承认以下三点为前提: 第一,对本体的寻找不能在纵向维度上依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寻根问底,而只能在现实世界中思维与存在的两极关系中去追寻本原。物质本体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它不是在现实世界内部,而是在时间维度上按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的变革与其辩证法的变革是同一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曾试图通过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改造和重构形而上学本体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本体论"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超越性"、人类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理性能动性"等两极对立的矛盾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否定性地统一起来,使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具有了真正辩证的本性。以禀赋辩证本性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本体论"的理论前提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反思,在为辩证法确立了真实的本体论根基的同时,也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真正的辩证变革,从而实现了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双重转换。这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