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几天,戒傲师弟说,他在镇上见到了严施主。看到戒嗔一脸茫然,戒傲便补充了一句,“就是那位几年前折腾得我们漫山遍野地帮他找纪念册的那位严施主呀。”经过戒傲的提醒,戒嗔这才想起了严施主,而那件事情已经过去有七八年时间了,戒嗔有些记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后来在记性比较好的戒傲的提醒下,戒嗔才勉强回忆起当初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位施主问过戒嗔。向佛祖许愿会成功吗?对于这个问题,戒嗔觉得很难回答。虽然施主们觉得如果诚心拜佛,外加自己足够努力,愿望自然会实现,可事实上,如果许愿不切实际,那么即便烧再多的香、用再多的心思,一样很难达成心愿。  相似文献   

3.
跆拳道冠军     
戒嗔生活的小镇,前段时间忽然流行起了跆拳道,不过参与训练的却不是成年人,而是镇里小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戒嗔生活的小镇去年发生了一件挺让人意外的事情,原本在小镇政府里工作的邱施主突然辞职了。  相似文献   

5.
倒下的树     
正记得有一年,茅山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停了之后,戒嗔发现山里的好几棵大树都被积雪压垮了,反而那些矮小不起眼的草木,受到的影响不大,大雪融化之后,那些被冰雪覆盖的草木,很快便恢复了生机。戒嗔曾经感慨,强壮的大树也有自身的弱点,暴雨来临的时候,强健的枝干,反而成了冰雪摧残的靶子。当然,戒嗔也发现,真正强健的树木依然是可以屹立不倒的,比如后山那边的一棵老树。老树的枝干生得极其粗壮,即便  相似文献   

6.
欲望的标尺     
释戒嗔 《佛教文化》2016,(6):100-101
戒嗔生活的小镇商业不算发达,镇上的企业也有几家,但多数都是从事小型原料加工和半成品生产的,由于规模都偏小,所以效益都很一般。  相似文献   

7.
无嗔即是戒     
“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和,一切法无差。”拾得笑曰,驱牛出,乃呼其前世僧名,牛即应声而过。“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生,汝今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大,汝辜于佛恩。”——《传灯录》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答: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谈一谈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间,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恶:1杀、2盗、3淫、4妄语、5两舌,即挑拨离间、6恶口,即粗恶伤人的言语、7绮语,即邪淫言语、8贪、9嗔、10邪见,即否认因果的见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  相似文献   

9.
佛学情论思想系统而深刻,涵盖了情的生成论、情的类型论以及情的解脱论。在情的生成方面,佛学认为人类的情绪和情感是缘起而在的,是环境、生理、认知和行为等主观、客观条件因缘和合的产物;在情的类型方面,佛学以贪、嗔、痴为基点,对消极情绪和情感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关注了忿、恨、恼、疑、嫉等消极情绪和情感,为了对治消极情绪和情感,佛学还深入探讨了无贪、无嗔、无痴以及惭愧和四无量心等积极情绪与情感;在情的解脱方面,佛学以三法印为理论基础,以四谛为理论框架,以中道行为基本原则,以"戒、定、慧"三学为修行法门,以期用佛法的智慧化解消极情绪和情感,涵育积极情绪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5,(3):1-1
怒盛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静呜云鼓,晨与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寿养丛书·孙真人养生铭》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11.
戒体指受戒者纳受戒法于心中而生防非止恶的精神功能,在性质上有色法、心法及非色非心法之区分。戒体论完成于中国佛教律宗,南山律宗道宣以戒体诸义作为其判教的依据,归戒体为唯识学中的“种子”。在对种子戒体的形成、所依、功用等论述中,道宣阐述了其独具特色的“摄小归大”律学思想,以种子戒体作为会通小乘戒律与大乘思想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贪、嗔、痴,佛教称之为“三毒”。贪是贪爱五欲,五欲有两解是能使人的感官觉得快意舒服的色、声、香、味、触:二是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嗔是愤恚无忍,与人不能合群,个人修养差。痴是愚顽无明,不懂为人为僧的道理。这“三毒”,严重危害佛教徒的身命与慧余,不但不能修成道果,而且使僧尼丧失了起码的资格。  相似文献   

13.
戴传江 《宗教学研究》2002,22(1):124-130
戒律是佛教三藏之一,它是佛门弟子们的行为规范,守持戒律的关键在于戒体的获得及守护。过去对戒体问题的讨论多集中于戒体的获得条件、戒体的破失及如何防护,而对戒体本身的定义、种类、性质及其于佛教义理的互动发展脉络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依据经论对上述问题拟作粗线条的疏理。  相似文献   

14.
书香闻古刹春意盛西园──访筹备中的戒幢佛学研究所毛民当杏花春雨再度浸润江南的时候,在古城苏州,随春而至的是佛教界的又一新鲜事物──戒幢佛学研究所,将在西园戒幢律寺筹备开办。西园戒幢律寺是江南名寺,苏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该寺创建于元代,本名归源寺。明朝...  相似文献   

15.
乘一 《法音》2009,(6):24-31
说戒制度是僧团每半个月一次定期举行的诵戒.僧众通过对照戒条检查自身半月以来的行为是否清净。诵戒过程就是一个反省检查的过程.倘有过失可待诵戒结束之后再忏悔。按律制.应当是诵戒之前已经忏悔清净.如此才符合说戒布萨的本意。但由于凡夫做不到善护三业,所以允许诵戒中反省、诵戒后忏悔以及每半月都重复同样的作法。说戒制度不仅能清净个人身心.利于修道.也是有助于僧团和合的常行羯磨制度.能真正体现僧团大众“同一住处、同一说戒”的共住精神。  相似文献   

16.
道士受持戒律,要举行传戒仪式。北京白云观,是公开传戒之法坛。金元时期每年授戒2000人,传戒日期长达100天,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柳守元《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阐述了传授三坛大戒的科法及思想。 自清嘉庆(1796—1820年)以后,道教发展的势头减弱,传戒的人数、日期逐渐削减,到民国初年,每年授戒500人,传戒日期减至53天。白云观授戒分春秋二期:春戒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四月初八,秋戒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二初八日,戒期53天。开戒前半个月,各地新戒(即求戒者)赶赴白云观报到注册,斋戒沐浴,静候戒…  相似文献   

17.
佛祖言语     
《法音》2006,(11):1-1
云何持戒能生戒?因五戒得沙弥戒,因沙弥戒得律仪戒,因律仪戒得禅定戒,因禅定戒得无漏戒,是为戒生戒。  相似文献   

18.
戒修 《法音》1995,(11)
登比丘坛有感(栖霞山佛学院第四届学僧)戒修在求戒的过程中,登比丘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仪式了,也就是能否得到戒体的关键和称为真正比丘(佛弟子)的开端,可想而知,登比丘台的仪式比受沙弥戒和菩萨戒的仪式是更为严肃、庄重了。傍晚的夕阳照着整个隆昌古刹,照在大...  相似文献   

19.
菩提一叶     
“散心动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成实论》《佛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要我们定下心来。止心于一境不使散乱,是为定。戒、定、慧三学,定排在第二,戒能生定,对于定来说戒很重要。生活中忙忙碌碌,是因为有所求。人活着总是有所求的,这当然不错,但有时候这种求并不完全是因为本人确实需要,而是因为别人有。现代工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这种发展使人眼花擦乱,人家有的不可能自己都有,心自然就定不下来。要真做到定,就得戒。戒什么?戒一个贪字…  相似文献   

20.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矫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