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进步代价问题的科学历史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般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历史进步与代价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了如何区分不可避免的代价和可避免的代价?这是一个步难度的理论课题。而首要的难题就是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进步代价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一生在不同时期分别研究了三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发展代价问题:青年时代主要关心社会发展动荡期、转型期的代价问题;中年时期着重分析社会发展动态稳定期、成熟期的代价问题;晚年岁月重点考察社会发展的“分叉期”、机遇期的代价问题。与之大体相对应,马克思分别形成了三种回答问题的思路:青年时代以突出历史进步的自觉性、目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与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代价韩庆祥“发展”概念具有多义性,从不同角度考察就有不同的规定。国外学者对发展概念的认识,是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他们起初较注重发展本身的进步意义,后来则较为关注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当前,在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  相似文献   

3.
代价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从时代感受还是历史意识来看,社会急剧变革都使得代价问题在现时代异常尖锐地突出出来,对代价的确认是一股正在演变成为强大思潮的社会意识,对代价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1993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上,“进步的代价”成为会议的四个主题之一。在国内,对代价的研究是一个正在兴起的理论热点。现将国内近年来的讨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伦理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着“二律背反”,因此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道德牺牲为代价?对这个理论界已争论多年的问题,笔者还感言犹来尽,谨拟此文,是为争鸣。 笔者丝毫也不否认这样的事实:道德进步与历史发展经常呈现不一致,尤其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然而人类社会全部发展史昭示我们:社会的每一发展进步,都伴随着人的本质的重新改造与个性的新的解放。奴隶社会把人从野蛮与愚昧无知中解脱出来,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分  相似文献   

5.
反“反道德思潮”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无不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反道德思潮在蔓延。在形形色色的反道德现象深处潜藏着三种基本的观念倾向,即所谓“代价论”“虚伪论”“附属论”。一、“代价论”声称:既然生产大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那么只要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历史进步代价”理论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代化发展问题与马克思“历史进步代价”理论的内在联系“发展”最初是作为进步的同义语而赢得了近现代许多人的共同赞美和共识;在当今世界,它却是作为一种它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整个世界的一方面(如发达国家)在为经济一技术的无限增长、膨胀的危险后果——诸如核威胁、生态危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崩溃以及现代文明资源的匮乏等——而深感忧虑;世界的另一面(如发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上,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始终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联系在一起。早在古希腊时代,以“公正”、“勇敢”、“竞争”为特征的奥林匹克精神,就已成为当时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其根本性质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基本内容围绕“社会进步”这个主题展开,包括社会进步的目标、尺度、过程、动力、代价;主要特征有:唯物性、辩证性、人道性、实践性.因为“唯物性”是首要特征,所以马克思哲学可以简称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简论代价的种类及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论代价的种类及根源鲁明代价问题的研究不应停留在代价是否必然,是否可以避免的抽象议论之中,而应区分代价的不同种类,揭示代价产生的根源,从而探讨消除不必要代价的可能途径。从历史观上来说,它还要进一步说明,社会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为什么仍然是进步的这一重大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的代价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一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马克思深深地体会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意义,又同时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教”是宗教虚拟化传播趋势的具体表现,是基督教在信息社会中继续生存、扩张的内在要求,是互联网技术进步、创新的必然产物。较之传统传教方式,“网络传教”具有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其“全球性”“全民性”“全时段”“全媒体”的“四全”特性,不仅赋予基督教会传播信仰、招募教徒的“利器”,而且还为其参与其他社会事务、拓展社会影响提供了“麦克风”和平台。目前,“网络传教”已成为主流教会公认的基本传教方式。未来,它的发展、演变将持续同步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变革。但其在促进全球基督教徒总量增长方面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更为深入的研究。A  相似文献   

11.
在绝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具有负面的价值,而在相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又有一定的正面价值。道德代价的正面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道德代价是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代价是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环节;道德代价是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代进步观的人文意蕴郝永平(中共中央党校100091)进步观念既是对社会进步的客观事实之理性认同,又是在批判现状的前提下对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之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关于社会发展与历史过程的“大观念”,进步观念涵盖了人类历史从过去经现在向美好未来的一维演进...  相似文献   

13.
社会时间不是相同的,它因地区、国家和层次不同而不同、同一历史时刻,对确定该时刻的社会来说,它可能呈现为“现在”;对超前的社会来说,它可能呈现为“过去”,而且有时可能还是十分遥远的“过去”;而对那些沿同一社会文化方向运动但相对来说却仅仅走完一小段路程的社会来说,它可能呈现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未来”.虽然进步的标准不是什么无可争议的和普遍承认的东西(象进步这一概念本身一样),但毕竟存在某些有关社会体制的观念;这些观念能促使自已实现并淘汰现已过时的实在.这些思想观念在有些国家里,早已变成了现实.这些国家的历史时间与普遍的时间是一致的.而其他“落后了的”国家的“现在”,在这些国家看来,已经作为“过去”而死亡了,所以需要更新.这样就出现了现代化问题:如何把这种基本上已经过时了的“现在”改造成“现在的现在”,即在普遍的历史日历中已经翻开的公认的现在.在俄国,这场变化的方式、阶段和速度,变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它与其他国家的类似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的可能性(其基础是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必然性(必须符合历史的规律性),这些就是本刊组织的这场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 2 0年的时间 ,目前正在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重大标志是 :“增量改革”战略向总体改革战略转化 ;局部改革向全面改革发展 ;经济改革向经济、社会、政治以及伦理文化的综合改革发展。关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话语也在发生变化。对市场经济的整体道德评价正在被对市场中的道德秩序与行为规范的关心所取代。人们现在关心的是 ,在市场中遵循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现在希望的是 ,降低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无论是在讨论“债转股”问题的时候 ,还是在讨论“风险基金”问题的时候 ,“道德风险”都成为人们关注的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几个问题廖申白在《哲学研究》1995年6期上撰文《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讨论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这场讨论中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问题,从“代价论”、“滑坡论”与“爬坡论”,到市场经济对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新的进步的法国刊物“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问题研究”(Recharches Internationales à la lumière dumarxisme,Paris,1957,№№1,2,3,4,5)是从1957年3月才发行的,但根据目前该刊物已出版的五期来看,已经可以判断它在现代思想斗争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面的重大作用了。编辑部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即用读者能接受的形式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理性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它丰富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正是由于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问世和法国社会人士对苏联学者的著作所表现的兴趣,鼓舞了进步的“新评论”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问题研究”这个定期刊物。“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问题研究”的各期,都带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进步与哲学革命有着内在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哲学与社会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进步要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应该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此,哲学要主动地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关注的共同话题 ,但是 ,如何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远没有达成共识 ,人们为不协调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伦理代价、社会伦理代价以及主体伦理代价是对这种代价问题的伦理学反思。它的研究旨在告诫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要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充分利用和发挥发达国家不可能具备的“迟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试论代价及其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代价及其本质李钢高静文近年来,哲学界在讨论“代价”问题时,对“代价”的涵义及其本质有不同看法,并存在着一种将成本和风险包容到代价内的“泛代价论”倾向。对此,笔者以一孔之见,求教于大家。一、代价的涵义:从社会哲学的角度考察,社会代价是指人类在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基于自身社会选择基础上而产生的与人的价值取向相悖的消极结果。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代价是指人们在面临的众多价值目标中,由于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其他对人或社会仍有益的价值目标被抑制、损害甚至被牺牲。这些被抑制、损…  相似文献   

20.
陈平 《学海》2002,4(1):48-53
当前学界中 ,普遍弥漫着“文化危机”情绪 ,人们在诘问 :为什么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似乎总在按以文化为代价的程式解决其内在矛盾 ?确实 ,当代的文化现实是不容乐观的 ,然而 ,在我们看来 ,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社会并不是以文化为代价 ,而是以特殊的方式发展着文化 ,我们所怀念的或许是美好的 ,但同时 ,也许是幼稚的 ,这种幼稚本身就带有某种恶的痕迹 ,健康成熟的文化秩序的形成需要有长时期的磨砺 ,不能因为磨砺的痛苦而放弃内心的信念 ,这也是文化感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正因为这种信念的支持 ,我们选择了文化进步 ,而非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