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会的建立 教会起源于耶稣,那耶稣是否曾有意要建立一个教会呢?耶稣坚决认为,天主的国原则上向每个人开放,“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一起坐席,而本国的子民将被驱逐到外边黑暗中去”(玛8:11—12,路13:28—29)但他的使命是为召集所有正直和义德的人,他确实教导门徒说“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进撒玛黎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玛10:5-6)诚然,在他的心目中被更新的以色列包括那些进来的外邦人,(玛8:11)但这与外出走向外邦人的使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天国,或天主的国,是耶稣传教讲道的中心课题,按照马尔谷福音的记载,耶稣一开始传教,便宣讲天国的福音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15)玛窦也叙述耶稣以类似的说话开始传道(玛四17)。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却引用了依六十一1~2作为初次讲道的题材(路四16~21),耶稣以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作为自己传道生活的纲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2,(2):4-4
在宗徒大事录前编内(1-12章),记载了伯多禄的讲道词共有五篇(宗二14-39三12-26四8-18五29-32十34-43),如果连拣选玛弟亚代犹达斯为宗徒的那篇讲辞包括在内(宗一16-22),共有六篇,第一篇讲道词称为圣神降临节讲道词(宗二14-39);第二篇称为圣殿中的讲道词(三12-26);第三篇称为公讲会中的讲道词(四8-12);第四篇称为公讲会中的答辩(五29-32);最后一篇称为向外邦人宣讲福音的标准讲道词(十34-43)。在这五篇讲道词中,都是以耶稣由死者中复活为主题,为中心,这…  相似文献   

4.
卷首圣言     
耶稣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所以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1-34  相似文献   

5.
宽恕之道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得罪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22)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主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当然不能理解为四百九十次就可以了,而是要我们不断地宽恕别人。为什么要宽恕别人呢?因为主耶稣说:“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我的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35)为什么要不断宽恕别人呢?因为我们常常犯罪,也不断常常祈求天主宽恕我们。如果我们不遵照耶稣的教导,不断地宽恕别人的话,那么天…  相似文献   

6.
“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 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 (玛:九,35—38:路;十,2) 这个比喻,玛窦及路加均有记载,只是玛窦圣史把它放在耶稣首次派遣“十二位宗徒”正式传教前:而路加则记载在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之首。但我们知道,玛窦圣使往往不太注重耶稣言行的年月次序(chronologcal)。而路加则较注意…  相似文献   

7.
庄稼多但工人少“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的庄稼。”(玛:九,35—38;路:十,2)这个比喻,玛窦及路加均有记载,只是玛窦圣史把它放在耶稣首次派遣“十二位宗徒”正式传教之前;而路加则记载在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之首。但我们知道、玛窦圣史往往不太注重耶稣言行的年月次序“chronological),而路加则较注意。…  相似文献   

8.
韩亚纳 《中国天主教》2000,(4):39-39,40
主耶稣为拯救我们人类而身悬十字架上,临死前,他大声喊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玛27:46) 天主为什么舍弃我?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亚当和厄娃的子孙深思!无罪的耶稣在十字架上发出这山崩地裂的呐喊,为的是震醒世人,拯救灵魂。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恶,赤身裸体地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死象一盏明灯,照出了我们灵魂的污秽,也照亮了灵魂得救的道路。只有彻底地舍弃罪恶的自我,才能进入无玷的天主圣国。 扪心自问,有罪的是背弃主耶稣的人,展示羞耻的是钉死主耶稣的恶人,囿于永火的是不肯勇敢地跨出这个世…  相似文献   

9.
一、福音中的耶稣童年史 在四部福音共89章中,只用了4章来记述耶稣的童年生活。而这四章分别载于玛窦和路加两福音中,就是玛窦第1章18节至第2章23节和路加第1章5节至第2章52节。我们所传述的圣诞故事便是综合这些章节内容,描绘出来的。以下让我们看看两部福音的分别记载:  相似文献   

10.
圣母的遗训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耶稣是天主子降生成人、代人是赎罪的救主,由圣母取得了人性,当他受苦受难时,圣母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圣经上记载: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被钉时,圣母在旁痛苦的陪伴着;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数小时的痛苦不堪时,圣母站在十字架下与耶稣一起痛苦悲伤;耶稣死后圣尸被卸下时,圣母接抱在怀中,哀伤万分。  相似文献   

11.
在旧约中,天主曾这样命令人们:“你们应是圣的,因为我是圣的。”(肋11:45)新约中,耶稣也这样命令我们: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我是成全的一样。(玛5:48)  相似文献   

12.
视界与先见     
视界与先见《明末儒学与基督教》等著评介何建明(华中师范大学)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传教,开始了东西方文化的接触。虽然与传教士交往多为上层知识分子,但这种文化碰撞,已触及中西文化之核心。因此,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之研究者很多,我们从...  相似文献   

13.
缴纳殿税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里,耶稣就先对他说:“西满,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说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外人?”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结他们,当做我和你的殿税。”(玛17:24—27)缴纳殿税  相似文献   

14.
玛窦圣史记述的耶稣童年的历史,从开头直到结尾,都在证明有关耶稣的事迹,处处是在实现旧约有关默西亚所预言、所指示的。他在耶稣的童年史中(1—2章),明言应验旧约的话共计五次之多;暗引旧约的地方,可以说每节都有。 玛窦在耶稣的族谱里,证明耶稣是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他真是人,真是与人同在的天主。在2:1—12一段,耶稣不但是犹太  相似文献   

15.
投奔耶稣     
投奔耶稣希尔(GilesGracineau)神父投奔耶稣读经:宗9:31-42;若6:60-69“主!唯有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这是伯多禄说的话。像其他门徒一样,也像我们有时候那样,伯多禄没有完全明白耶稣所说的话,但是他把耶稣的话保存在心中...  相似文献   

16.
富人难进天国黄志芳主耶稣在三年传教期间,常以其福音圣训教导门徒和群众。耶稣基督的每端道理都是万古常新的真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看似简单的讲话,却具有高深的哲理。例如关于“富人难进天国”的论述,就有深蕴的内涵,耐人寻味。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对门徒说...  相似文献   

17.
教友的使命     
我们受洗归于基督,便成为基督的门徒与传人。基督的使命是宣布天国的喜讯,将天主的福音传示给人:“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4:18—19)《圣经》曾多次明确告诉我们,基督将自己的使命完全托付给了教会,使教会按照他的意愿不断发展壮大。耶稣在玛窦福音中说过:“你们是世界的光”(玛5:14),这光是复活的期待,未来的希望,永生的光明。由此可见,教会分享着基督传报福音的神圣使命。同样,教友在教会…  相似文献   

18.
感召与回应     
感召在信仰中通常是指天主对人的召唤,它不断进行着、不断变化着。天主通过各种方式来呼唤他的羊群归向他、爱慕他、侍奉他,同时人们的回应也是千变万化的。 耶稣对玛窦说:“来,跟随我。”(玛9:9)于是玛窦就放下手里的帐薄跟随了耶稣。《圣经》上耶稣的门徒大都是这样回应他的召叫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是这样听到耶稣的召叫:“来,跟随我。”于  相似文献   

19.
圣经故事     
二十七伯达尼村〔两姐妹〕耶稣和门徒一路走来,进了一个村庄,村名叫伯达尼村。(拉Bethana,英Bethany,,伯大尼’)有一个名叫玛尔塔(Martha,玛尔大,‘马大’)的女子,把耶稣接到家中。她有一个妹妹,名叫玛i丽亚(Maria),在主的脚前端坐,静心听他讲道。玛尔塔为招待耶稣,忙得不亦乐乎,他走上前来说:“主!我妹妹让我一个人伺候,您不在意吗?请您叫她来帮帮我罢!”主回答说:“玛尔塔呀,玛尔塔!你为了许多琐事操心忙碌,其实最要紧的,惟  相似文献   

20.
圣教会把每年六月份定为“耶稣圣心月”和每月首瞻礼六为“圣心日”,专为敬礼耶稣圣心。十七世纪,在法国的巴莱蒙尼奥圣母往见会,耶稣圣心连续三年共三次显现给修女玛加利大:1673年12月27日,耶稣首次将自己的圣心显示给玛加利大。圣心热火焰焰,光芒四射,上有一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