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状元”,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字眼:“状元”,代言了成功和优秀,高中状元,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的梦想。时至如今,说到“状元”,依旧令人怦然心动,只因“状元”是个美好的字眼、美好的称誉,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我从一个偏僻的县城考入这所大学,成为远近皆知的“状元”。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里人一直都不支持我读高中,可没想到,我最终还能考上大学,他们咬着牙借钱供我上了大学。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有两位陌生人,一个生活在长白山下,另一个生活在黄山附近。他们在当地的生活都很穷困,不得不外出谋生。就在山海关的一个车站,他们相遇了,两人在一起,谈得很投机。  相似文献   

5.
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也不容易。北京的文理科状元均为女生,而且近年来各地女状元的比例居高不下,是一个有认识价值的教育现象。来自香港的竞争,令北京的理科女状元徘徊于北大与港大之间,是另一个有意义的教育话题。  相似文献   

6.
我曾对1999年考入北大,清华的60余名文、理科状元进行了家教调查。调查显示,状元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温暖理解民主型的,其具体的家教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爱的方式     
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父母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工作,两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唯一的儿子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并且学的是最好的专业。对于他们,生活是那么完美。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钱能不能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的确,在上个厕所都要收费的当下,没有钱几乎寸步难行,何谈生活啊?然而,澳大利亚的一对年轻夫妇,却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不花钱"的生活——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整整生活了一年,一年之中没有花过一分钱。这对澳大利亚夫妇,男的叫利亚姆,26岁,是一名医生;女的叫蕾切尔,24岁,是一名护士。在生活中,利亚姆和雷切尔都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  相似文献   

9.
王极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极盛通过对1999年全国高考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访谈,详尽分析了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状元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状元班主任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高考成功的十大秘诀,指出了高考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夕,一位“掏粪工”出身的书法家、“藏书状元”——魏林海先生,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意。他依稀记得,在10多年前,他每年的除夕或春节,都要去北大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给他老人家拜年。  相似文献   

11.
对于女人来说,都市中最神秘又富有个性的男人,莫过于“长发一族”(标准是:头发长到足以扎个小辫儿)。叛逆、标新立异、艺术、花心、夜生活放纵,对女人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这一切似乎混合成了“小辫男人”的代名词。然而,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怎样?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长发?这些“披头之狼”,又是如何在钢筋和水泥丛林下真实生活的?为此笔者采访了3位不同类型,但是在事业上又都有所成就的“小辫男人”,试图揭心开。他们长发飘飘下的真实内毋庸置疑,他们是都市中最独特的“狼”。山奇:留长发为了标新立异M T V“天籁村”的音乐制作人山奇是无锡…  相似文献   

12.
帽子的故事     
在美国洛杉矶地区的一个小镇里,笔者友人夫妇和他们7岁的孩子生活在那里。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闹着要一顶新奇的帽子,戴着去上学。友人问他,天气不冷,戴帽子干什么?孩子说,是老师叫他们全体同学这么做的。于是,友人太太带着孩子跑遍了镇上所有的商场才买到一顶合适的帽子。从此孩子天天戴  相似文献   

13.
像旅行家那样生活,是因为旅行家的脚步永远都在踏着希望的节奏前进,他们知道,只要沿着一条路不停地走下去,他们就能一直享受着沿途不断变幻的旖旎风光。生活是岸,在岁月的河流里,旅行家的心灵便是渴望阅尽两岸景色的航船。  相似文献   

14.
寒星 《天风》2005,(12):35-35
圣经中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总得益处。”那么,亲爱的朋友,既是这样,在您每天的平凡生活中,是否能用欢喜快乐的心去面对呢?生活中或许多有风雨,或许多有磨难,也避免不了会泪水倾洒……其实,无论情况多么的糟糕,我们都不要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江苏省昆山县陈墓乡虬泽村发生了钱老太被“抢”的事。年已八十六岁的钱老太为什么被“抢”呢?原来她有四个孙子,从小母亲就去世,是祖母钱老太含辛茹苦将他们拉扯大的,现在都有一手木工手艺,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富起起。生活好了,孙子们都想好好孝敬一下老祖母,因此  相似文献   

16.
有关调查表明,世界上自杀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这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很有吸引力。然而,一些自杀的人正处在他们学业和事业的顶峰,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走这样的一条路呢?本从自杀的内因和外因出发,并对自杀行为进行了分类,而且指出了我们对此应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常碰到一些人问:信仰佛教是否要吃素?我告诉他们说:“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素,吃荤也是可以的。”他们反问:既然可以,为什么大多数佛教徒都吃素呢?我说,佛教是一个讲慈悲的宗教。佛教认为,凡是有情(有生命的)都有灵性,他们都贪生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黄金,不是石油,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得人才者得天下,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言:全球将陷入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得之不易,如何想方设法留住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发现,在激烈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中,有几家大公司却能不让网络公司和猎头公司挖走人才,将人才流失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下。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办法留住人才的吗?下面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秘诀之一:创建一个员工每天都愿意回来工…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范围内,医学的和行为的实验正在试图解开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吸引人的谜,即新生婴儿他在们刚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侯知道些什么,以及在生命的头一年里他们是怎样组织和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的答案是:幼小婴儿所知道的比大多数人通常认为的要多得多,这个答案正在反复地以新的方式被证实着。他们看得更多,听得的更多懂得的更多,而且他们按着被安排的程序同任何照顾他们的成年人都交朋友.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它向孩子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年的老夫妻,都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妻子都会把鱼头夹给丈夫,丈夫会把鱼尾夹给妻子,他们相敬如宾的过了五十年,生活很美满,孩子们也一致以为父亲喜欢吃鱼头,母亲喜欢吃鱼尾,但是在他们结婚五十年纪念日时,当孩子将鱼尾夹给母亲时,她说到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母亲最欢吃鱼头,而有趣的是,那时父亲也说他实际上最喜欢吃鱼尾,结果是一片愕然。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原来一直以为互相了解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百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啊!这里的老夫妻夫疑都是奉献型,将自己最喜欢的送给对方,他们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是幸福的,但缺乏了沟通,这样的爱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一种负担,不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