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福乐智慧》,意为"赋予幸福的智慧或带来幸福的知识",是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哲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长诗。该作品85章、13000多行,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王朝的开国者萨图克·布格拉汗皈依伊斯兰教后,伊斯兰教在维吾尔人中开始广泛传播,并开启了塔里木盆地的伊斯兰化进程。《福乐智慧》成书距此有一个世纪左右,此时伊斯兰教已对维吾尔文化有了颇深的影响。《福乐智慧》是迄今所见维吾尔人皈依伊斯兰教后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对维吾尔—伊斯兰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后的维吾尔文学作品,继承和发扬了《福乐智慧》的写  相似文献   

2.
为了弘扬我国各民族文化、深化《福乐智慧》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方联合于1993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了《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各民族学者与来自日、俄、德、蒙、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我国维吾尔族思想家兼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长诗《福乐智慧》(1069—1070)传世920周年,全国第二届《福乐智慧》研讨会于1989年10月16日在新疆西部古城喀什举行。来自维、汉、回、蒙、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120余位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分维语与汉语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在汉语会场里,较多地探讨了《福乐智慧》一书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优良道德传统──读《福乐智慧》的断想石倬英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宝库中,汇集着少数民族的道德“瑰宝”。《福乐智慧》这部82章1万多行的哲理氏诗是十一世纪古代维吾尔族的“百科全书”,同时是一部道德全书,是一面道德修养的“宝镜”,从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希吉拉历1421年莱麦丹月15日(2000年12月12日),在盛大的开斋晚宴后,为期十天的第8届国际《古兰经》展览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隆重闭幕。这次国际展览会,由伊朗伊斯兰文化部提名并推选出伊朗本国和世界各国对《古兰经》翻译与研究、宣传有贡献的学者若干名,授予“哈迪姆·古拉尼”称号,特在闭幕会上举行颁奖典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哈塔米亲自颁发由他签署的奖状,以及奖杯、奖品。在两名获奖的国际学者中,我国穆斯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松,以《古兰经》、《古兰经文选》、《古兰经知识宝典》、《汉译史话》等译著,获…  相似文献   

6.
1995年冯契哲学思想研究综述晋荣东(华东师大哲学系)冯契(1915—199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知识和智慧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会通古今,比较中西,建立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随着1994年底《智慧的探索》文集的出版,...  相似文献   

7.
追求知识 坚定信仰 追求知识 崇尚科学 追求知识 利人利己 一、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真主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们提升若干级,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 (58: 11)。   “你说,有知识与无知识的相等吗 ?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 (39: 9)。 “真主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 (35: 28)。   “在今世是盲人者,在后世仍是盲人,而且更加迷误” (17: 72)。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传承的工具。从上述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兰经》十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信仰如果以知识…  相似文献   

8.
罗晓颖 《现代哲学》2017,(1):98-104
亚里士多德谈论哲学、幸福、智慧、美德,分析运动、灵魂、原因等诸观念时无不涉及“神”这一概念。不过,这个明显不同于奥林珀斯山众神的“神”,在自然哲人那里未曾有明确定义,亚里士多德却以哲学的方式将之确立起来。这个“神”既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也是无形之中否弃传统诸神的利器。因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神”更接近无神论,或者说更有可能颠覆传统的诸神信仰。然而,透过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对神与神事的论述,我们却发现亚里士多德在实践层面对传统诸神信仰的维护和建构。本文试图探究亚里士多德在这些作品中如何论及神与神事,并尝试理解其意图。  相似文献   

9.
6月2日、4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召开了老子哲学思想讨论会。会上发表了七篇论文。杨柳桥同志首先根据他研究《周易》和《老子》多年的经验,把《周易》和《老子》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子哲学的性质和范畴。他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太史儋,《老子》哲学思想的形成应该是在《易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秦易家认为“道”(“易”的发展过程)是发生在天地、阴阳生成之后的,“易”有“简易”、“反易”、  相似文献   

10.
贾玉民 《美与时代》2006,12(11):15-19
今年10月17日,是伟大的“人民作家”巴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被授予这个光荣的称号,正是对他一生与人民大众心心相连,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奋斗的褒奖。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不能坐视大众的痛苦而无动于衷;他用笔作武器为“现代奴隶”喊冤;他由衷地歌颂人民大众的美德,鼓舞他们为自由、解放、幸福而斗争。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创作原创,永远是一切正义、进步作家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到诗人痖弦先生《人生十问》的短文。有人问他“你是如何处理周围人际关系的?”他的回答是“我曾央人以子敏送林海音的祝寿语刻了一方闲章:‘这里拉人一把那里拉人一把,这里放人一马那里放人一马。’没有能力做伟大诗人,愿做伟大朋友:”也就是说,他是以“愿做伟大朋友”的心怀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读后让人心为之动,情为之热。  相似文献   

12.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复兴。与此同时,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熟悉的非西方传统中寻找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其中,有学者根据“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所推崇的轻松自在的生活而认为,《庄子》中蕴含美德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其良好生活观,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要确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是良好生活、具有美德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只看其形式(how),还要看其内容(what),而后者就一定牵涉某种特定的人性论,因为人类的良好生活之“好”一定与动物(如狼)的良好生活之“好”不同。《庄子》里确实有一种确定的人性观,而这种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因此,这种尊重也成为《庄子》美德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美德,而且也是《庄子》对我们今天的美德伦理学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这是一种为我们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德伦理学所忽略的美德,同时又正是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我们所最需要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一、佛教道德观的特点佛教道德观最重要的特点是以般若为先导,以利他为基础。佛教徒为了自利利他,应当极其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佛把无知说成是无明,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本。唯有通达一切知识的人,才能攀登佛的果位。《瑜伽师地论》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禅宗荷泽派的圭峰大师认为“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一切正确的知识为么什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 1.知识是自利的先导。《涅槃经》说:“有信无智长愚痴”。指出无知的信仰,是愚昧的行为。佛教主张:信仰要透过知识的考察,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解得分明,才能信得真切,没有透过知识思辨的信仰,看起来很虔诚,实际上这种信仰是很容易动摇的。如有人求菩萨保佑赐福,碰巧得到满足,就信仰笃诚。反之,就感到菩萨不灵,信仰也动摇了。对这  相似文献   

14.
1984年7月30日是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纪念日,为了表彰这位对人类文化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984年定为“狄德罗年”。国际文化界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我国思想文化界同样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我国学者应邀参加了一些盛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术界举行关于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讨论会并发表了二十余篇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我国出版界1984年出版了一批有关狄德罗的著作。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法国作者安德列·比利《狄德罗传》的中译本。此外,商务印书馆还将出版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费弗尔著的《狄德罗的著作与思想》和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77年9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第二次全苏讨论会。全国许多城市的哲学家和学者,苏联科学院、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哲学协会和全苏《知识》协会的代表,以及《共产党人》、《哲学问题》、《哲学科学》等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谭峭,字景升,福建泉州人,五代南唐著名道士,道教学者,世称紫霄真人,著有《化书》行世。《化书》分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一百一十篇,被收入道教经籍总集《道藏》之中,为研究谭峭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化书》“可以说是对道教中的变化范畴最全面的发挥”(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其世界起于虚,最后复归于虚,一切事物都在永恒变化的自然观等哲学思想受到古今许多学者的注视和研究。明谢肇制《文海披沙》卷四云:“谭景升  相似文献   

17.
健心座右铭     
应该说美国心理学专家皮尔博士(N.V.Peale)强调自身信仰的思想曾经风靡一时,在他那本《你认为你能你就能》(《You Can If You Think You Can》)的书中写得很明白:“这下子,你有了知识、思想、信仰,还有什么问题你不能处理的?只要你相信你能,你就能。”他发表了许多用来帮助正常人获得健康心态的生活格言,被欧美社会广泛承认。笔者依照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完成的两篇哲学论文 ,准确地把握“两论”的精神实质 ,对于正确理解毛泽东及其思想① ,特别是作为一般性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极为关键的。所以 ,当诺曼·莱文在《辩证法的内部对话》② 一书中把目光投向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延安道路的时候 ,他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一位西方学者的特有的理论视角去进行了他本人对于“两论”的诠释与注解。一毛泽东的历史和政治生涯正好处在现代史上最动荡的年代 ,他的文字生涯大约有 6 0年 ,期间他写了大量的个人文献。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伊斯兰教大力提倡的一种美德,也是广大穆斯林积极实践、完美信仰的一种善行。仁爱、慈善是穆斯林追求的崇高境界。伊斯兰教教义中包含有丰厚、深刻的社会公益慈善思想,如《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又说:"谁赞助善事,谁得一份善报"。  相似文献   

20.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3年10月11日至同年11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1993,3.45~53审美与人的本质及现实自由:青年马克思《巴黎手搞》美育哲学发微/潘立勇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杭州).1993,3.19~26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问题/池超波//福建论坛·文史哲版(福州).1993,5·8~11“人的世界”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真正主题;关于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丛大川斤学术研究(广州).1993,5.49~54是物质一无论还是实践一元论:评西方学者对恩格斯实践与认识理论的话难/余其拴斤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3·11~19列宁的真理观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吗?:兼与王乐先生商榷/谢志岿斤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993,5.29~3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发展/李忠志//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4·12~16毛泽东对社会哲学方法论的重大贡献/李焕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石家庄).1993,4·3~7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人的问题/段国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石家庄).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