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辉  李广政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9):1617-1627
手势是在交流或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不直接作用于物体的手部运动, 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其分类主要从手势的来源、手势的内容、手势的意图及手势和言语的匹配性等角度进行划分。不同类型手势在出现时间及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手势在儿童词汇学习、言语表达、数学问题解决、空间学习及记忆等方面起促进作用, 但对言语理解的影响未得出一致结论。未来可关注不同类型手势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及对比不同来源手势在各学习领域的优势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佳昱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8,31(6):1322-1325
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分类倾向的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实验一采用图片、文字两种方式呈现实验材料,并使用不同指导语.要求被试选择三个事物中关系更近的两个.结果表明,成人比儿童具有更显著的按照主题分类的倾向,实验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于被试分类倾向没有显著影响.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分类倾向的发展轨迹,随着年龄增长,个体按照主题划分事物的倾向增强,由倾向于按照分类学规则向按照主题分类的转变可能发生在小学低中年级之间.  相似文献   

3.
关系类别是指类别的成员身份由一个共同的关系结构决定。其意义来自于其与其他实体的关系或其内部的一系列成分间的关系,关系类别强调关系结构的系统性。文章重点介绍和评述了相似性种类,关系类别和实体类别的联系和差异,关系类别的学习过程及机制———结构—映射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以深入理解关系类别的学习;深入探讨校准和映射过程与其他基本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为关系类别的学习提供更一致的认知观点。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特质焦虑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增让 《心理科学》1993,16(6):371-373
问题的提出S.B.Sarason、Davidson 等人(1960)提出,焦虑(尤其特质焦虑)部分与父母儿童关系的具体类型或与其附产物有关。随后,许多著名研究者对此作了探讨,他们一致认为,特质焦虑是通过父母儿童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后来学校环境中复杂的关系和矛盾维持、稳定了这种特质。众多研究都认识到,在焦虑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对家庭环境因素与特质焦虑间的关系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从整体角度来探讨此问题,并对影响中学生特质焦虑形成的诸家庭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进行了研究.516名四、五、六年级的、学参加了本研究,有效被试505人.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与学习优秀、学习一般儿童相,其注意力更不集中,更容易分心;他们更多动,冲动性更强,行为问题更多;他们的同伴关系更糟糕,在同伴中的地位更低.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学习不良日益成为学习不良研究的新热点,非言语学习不良的概念界定、筛查和诊断标准以及非言语学习不良的神经心理、认知、社会性和教育干预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非言语学习不良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非言语学习不良的系统研究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及实证研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目的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已有不少研究。如美国的包姆林德(D.Baumrind,1967)曾系统地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特点的关系作了研究。她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访问把幼儿儿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最成熟的儿童,他们自信,有能力,爱探索,爱交往,有自我控制力,第二类是中等程度成熟的儿童,他们的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较前者差,往往是退缩的、怀疑的,不喜爱交往的,第三类儿童是最不成熟的儿童,有高度的依赖性,无法自我控制,遇到新奇的或紧张的事情就往后退缩,然后研究者又对这些不同类型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加以评定,指出了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类型的关系,第一类型儿童的父母往往是权威型的;第二类型儿童的父母往往是专制型的;第三类  相似文献   

8.
母亲教育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849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母亲教育方式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行为发展包括亲社会行为、认知发展、学习能力、焦虑表现、退缩行为、独立性、注意分散、对事物的兴趣等方面,由幼儿的教师进行评价;不同教育方式类型的母亲由聚类分析结果划分.复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教育方式家庭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存在显着差异,且这种差异不因儿童年龄、性别的变化而变化;来自积极型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多方面都优于其他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儿童,而处于极端型教育方式中的儿童则在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多的不良表现,来自严厉型、成就压力型和溺爱型家庭的儿童也在不同侧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144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关系复杂性变化的三种虚拟外星生物实验材料,创设功能预测任务和自由分类、限定分类任务,探查关系复杂性和分类方式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关系复杂性的增高,各学习阶段下,三种学习材料功能预测成绩彼此间均无显著差异;(2)关系复杂性和分类方式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分类结果存在交互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关系复杂性较低时自由分类和限定分类结果的杰卡德相似性无显著差异,关系复杂性较高和高时限定分类极其显著高于自由分类,自由分类方式下,关系复杂性不同的三种学习材料间差异不显著,限定分类方式下,关系复杂性较高和高两种学习材料分类结果的杰卡德相似性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极其显著高于关系复杂性较低的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744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儿童入学准备的特点;不仅使用变量为中心范式考察了儿童入学准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使用个体为中心范式分析了不同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随着家长学历的升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2)儿童入学准备分为成熟型、普通型和滞后型3种。成熟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高,滞后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低,而普通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处于成熟型和滞后型之间;(3)儿童入学准备和自信心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显著负相关;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的自信心和焦虑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显示物体的成因等变量会影响人造物概念的分类;但这种影响的中介变量为何,基于设计和基于用途的理论有不同的假设.实验采用物体自由命名任务,在陈述物体的功能时,操纵角色词的类型(旁观者"有人"和使用者"你"),比较被试对物体的命名在领域水平的分类倾向.结果发现,呈现"旁观者"角色词时,呈现或不呈现物体自然形成的成因故事会造成不同的分类倾向;但是在呈现"使用者"角色词时,成因故事对分类倾向的影响消失了.提示物体的功能是成因和分类的中介变量,支持基于用途的人造物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知觉组块中部件类型和空间交错关系信息的学习是否促进问题解决。研究采用学习-测试范式,71名有效被试(女性25名,平均年龄=20.51±2.35岁)先学习解答组块破解问题然后进行测试。研究分别在学习和测试阶段基于组块破解任务操纵了部件类型(汉字水平vs.笔画水平)和空间交错关系(交错vs.非交错)。学习阶段,被试分别在四组中完成组块破解练习;在测试阶段完成所有四组问题。研究发现,对交错关系信息的学习与利用相对于部件类型信息促进了问题解决:在涉及交错信息的测试任务上,涉及交错信息比非交错信息的学习条件解答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反之则不是。然而部件类型则没有发现类似的促进效应。与此同时,交错关系信息的习得需要对任务的重复操作学习:涉及交错关系信息的组块破解学习成绩在不同任务间并不随时间推移而提高,但会随重复学习次数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是指儿童在理解某些尚未真正掌握的新句法结构时经常使用的一些“规则”。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了许多儿童使用的理解策略,并对之提出了各种解释。如D.I.Slobin 把儿童的理解策略看成是先天的普遍的能力,这种普遍能力即是儿童先天的分析加工机制,他认为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是主动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归纳提炼语言的规律性的过程。H.H.Clark 和E.V.Clark(1977)认为儿童语言获得过程是一个主动提出假设、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在维护民族共同体过程中所起的凝聚作用是非常重大的,而影响宗教与民族关系实际走向的,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及其特定组合的结果。人们之所以关注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希望这种特定的组合能够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这个立场出发,研究导致宗教与民族关系的结合模式产生负面作用的条件,从而趋利避害,应该是人们的讨论的焦点。 宗教问题对民族问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宗教的社会功能实现的。这些功能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功能主要指这种影响对民族及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谓负面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6021名3~5岁儿童母亲抚养压力进行潜在剖面分析,探讨母亲抚养压力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5岁儿童母亲的抚养压力可以分为五类:低压力型(22.31%,指来自儿童发展和自身承担母亲角色的压力均最低)、适度压力型(38.17%,指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均处于平均水平)、高儿童侧面压力型(26.39%,指来自儿童发展的压力较高)、高家长侧面压力型(8.62%,指来自母亲角色的压力较高)和高综合压力型(4.52%,指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均最高);(2)生育年龄和家庭收入较低的母亲更可能属于高儿童侧面压力型,对儿童期望较高的母亲更可能属于高家长侧面压力型;学历较低、夫妻关系较差的母亲更可能属于高儿童侧面、高家长侧面和高综合压力型.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是现代领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掌握领导科学理论,提高现代领导艺术、做好领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如何?有一种理解认为,所谓领导艺术,是指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领导技能,而领导科学是指领导艺术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因此,领导艺术一方面以领导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自身又成为领导科学的基础。领导科学是它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关系类型对归纳推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主题关系(如,熊猫vs.竹子)与类属关系(如,熊猫vs.羚羊)在归纳推理中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分开呈现属性归纳推理任务中的结论类别和结论属性,探讨两种关系类型及其距离在分类过程和属性推理过程中的ERP特征。结果发现:(1)结论类别呈现阶段,N400(370~500 ms)与LNC(the late negative component)(570~700 ms)时间窗口上,无论是主题关系还是类属关系,远距离比近距离均诱发了更大的负波;前者表明N400与语义整合密切相关,后者说明LNC与语义类别信息违背和假设形成有关。(2)结论属性呈现阶段,主题关系比类属关系诱发了更大的N1;同时,近距离比远距离诱发了更大的N1,反映了类别属性特征的知觉和自动化加工。结果表明:语义类别属性归纳存在距离效应,并且语义关系在属性推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8.
纪林芹  魏星  陈亮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2,44(11):1479-1489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806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11.27±0.36岁)为被试,考察同伴拒绝、侵害两种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侵害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同伴信念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同伴信念与两类攻击显著相关.(2)同伴拒绝、关系侵害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身体侵害仅对身体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关系攻击无显著影响.(3)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及同伴信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攻击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丁玲 《心理科学》2000,23(4):486-487
中国人学语文 ,一条千古流传的经验是背诵。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背诵的作用。为什么像数学、物理这样的自然学科不强调背诵 ,而语文学科强调背诵呢 ?从心理学上看 ,背诵在语文技能的形成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 ,语文教学中才不致于盲目运用背诵和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1 什么是言语连锁  要解释为什么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的问题 ,还得从心理学中的连锁学习和言语连锁学习说起。在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 ,最简的学习类别是一个刺激 (简称S)与一个反应 (简作R)建立联系。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就是在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游戏有助于创造力的提高,这种关系似乎早被人们所认识,但游戏中,究竟哪些因素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种机制又是什么,对这些环节的认识和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质量。近二十年内,心理学家作了大量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了理论解释。总的来说,近二十年来的有关游戏和创造力关系的实验,是根据三个游戏理论为基础来进行的。1.游戏包含了特定的探究。它的特征是:当儿童见到一个新颖的物体时,就会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它的表现是:用眼观察,主动的探究、操作物体、能长时间地注视物体。这种理论认为,通过这种特定的探究,儿童就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