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20~1723年是天主教在山西合法传入的阶段,山西官方在此阶段对天主教的政策是允许传播,甚或支持利用.1724~1859年间,山西官方将天主教视作邪教加以严禁,但该教禁而不绝,终于在山西扎根立足.1860~1900年间,山西官方对天主教虽然被迫弛禁,但仍极力压抑;这一阶段天主教有外国强力支持,山西社会的诸多问题又为其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该教在山西传播日益广泛、初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教会民乐在中国天主教信仰中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4月,山西晋中(榆次)教区举办民乐文化交流研讨会暨山西教会民乐汇演,将民乐融于天主教会礼仪福传,实为天主教中国化的有力见证。一本次民乐汇演由山西教会精心组织,有来自山西省内6个教区的28个民乐团体参加。这些民乐队伍基本都有着比较久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社会中存在着以行业为基础而结成的各种天主教徒群体,既包括船户群体、商人群体、手工工场工匠以及剃头师等从事城市服务行业人群,也包括钦天监职业天文生及八旗军人.在相当多数的基层天主教团体中,天主教徒的行业联系成为构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天主教社群的一种关键性因素.职场扮演了联结基层天主教社群内外关系的重要角色.清代禁教时期,这些行业人际网络在联络各地教会群体,互通信息,推动天主教在华的自立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爱国爱教的天主教信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观方面,天主教信仰为人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与引导,使得社会文明与社会和谐建设稳定发展。天主教信仰是人类道德标准的基石,无论是从教会标准还是从社会标准来说,都是最基本,也是最规范的,在天主教的十诫中,在天主教信仰道德核心中,处处都把人类道德标准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指引教徒行善,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正一、天主教文学的存在状态天主教在法国有着坚实的基础,现代法国仍然是一个以天主教为主体的国家,直到20世纪仍有部分作家坚持他们的天主教信仰。本文所选的四位作家都信仰天主教,他们用宗教热忱来看待20世纪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变化,希望从回归宗教的角度为现代人提供一剂治愈精神空虚的良药。本文选取的四位作家在天主教文学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如查理·贝玑(CHARLES PEGUY,  相似文献   

6.
山西天主教会的自养渠道及其作用刘志敏●天主教于1620年传入山西,迄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目前,山西天主教有9个教区,161座教堂,164处会口,约14万教徒。有8位主教,2位教区长,130名神甫,25名修士,135名修女。众所周知,经济来源是关乎...  相似文献   

7.
16-17世纪,耶稣会创办了大量学校,不仅为天主教会和世俗政权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天主教革新运动,而且直接吸引了大量新教徒重返天主教,增强了天主教的社会基础.耶稣会教育在促进天主教复兴、扼制新教传播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近代欧洲新旧教并存的宗教格局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天主教界的朋友们聚集一堂,纪念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三十周年,畅谈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所取得的成就,我代表国务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十多年来,中国天主教广大爱国神职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按照中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办好中国天主教,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使中国天主教会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我们高兴地看到,三十年来,中国天主教先后自选自圣了九十多位主教,他们坚持爱国主义,拥护社会主义,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敛之与雷鸣远均为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满洲旗人,后者为来自比利时的遣使会神父,对中国和中国天主教事业的关心与热爱使两人成为挚友。他们积极倡导宗教救国并大力推动中国教会的本地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天主教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在中央统战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努力为中国天主教建设提供强有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 一、加强思政教育,培养爱国爱教人才.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带领全国各地教会和神哲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