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在当代社会的蜕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世界宗教发生的变化表现为:宗教日益重视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日益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宗教国家化的趋势的发展以及宗教与社会冲突和民族冲突的关系日趋紧密。这一切与宗教的蜕变有密切的关系而又有所不同。由于它的蜕变,使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当代宗教的一个新的动向;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宗教的政治化。但是宗教极端主义并不仅仅在伊斯兰教中存在,在其它宗教中也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存在。分析这个情况,旨在说明宗教与政治、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是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领域的问题,我们不能等同看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2011,(1):10
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宗教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宗教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对国际政治和世界事务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处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倡导宗教和谐,是各个宗教适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族群冲突的宗教维度日益凸显。这与宗教的"神"性、组织性、跨国界性,宗教的世俗化、现代化运动,宗教民族主义运动,宗教歧视性政策与行为,宗教精英以及宗教国际环境的变化等社会元素密不可分。然而以文化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的视野来看,宗教在很多时候只是国际政治、民族国家以及宗教团体三个层面中的冲突各方用以进行内部动员和利益争斗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宗教只是族群冲突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4.
宗教对人类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宗教社会功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我们要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控制、社会整合、心理调节、文化交往功能的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对宗教和冲突这一对范畴进行分析,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冲突以矛盾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冲突无处不在.中突具有政治性,没有不包含权力关系的冲突.社会政治冲突是宗教产生的现实条件和土壤,并对宗教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宗教既是实践的,又是信仰的;既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行为体,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某些时候,宗教既能充当政治冲突的主体,又能充当政治冲突的表象,它具有促发、强化和延续人类社会现实利益冲突,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战略中突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治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教是促成美国政治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后期,天主教、犹太教及摩门教等宗教及教派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成为塑造美国政治文化、丰富政治议题、重构政党政治基础、强化意识形态分野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以及独特的历史境遇,美国边缘性宗教(教派)在相同的政治议题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其政治参与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宗教因素强化了此后以种族、族裔、性别等为基础的身份认同政治的发展,加剧美国意识形态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分野。宗教与种族、族裔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促使美国民主及共和两个主要政党呈非对称逆向发展态势。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宗教政治参与仍将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会受到美国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教的花朵盛开在天国,宗教的枝干扎根于尘世。宗教的这种两重性是宗教本质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无论作为社会文化还是作为社会力量,都不可避免地会与政治形成这样那样的互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主要地互动于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并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要比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范畴的关系更为复杂,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也更为重大。本文以宗教的两重性为基础探讨了宗教与政治互动的方式、宗教与政治结合的模式,以及多元宗教社会中的二者互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徐佳妮 《天风》2007,(11):34-38
宗教冲突是国际、国内政治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以及国内政策缺失等因素是导致宗教冲突产生和升级的主要原因。同时,宗教冲突在人们心中引起的“不安全感”将影响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体之间、群体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新的冲突。因此相应地,创造宗教和谐的条件在于通过经济、社会、机制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手段来预防、缓解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9.
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宗教与政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到今,无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神权政治或世界上屡屡发生的恐怖事件,还是我们倍加赞赏的个人修身养性或社会慈善事业,宗教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政治纠缠在一起,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形成某种互动。宗教与政治的互动,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宗教生活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的互动在关系性质、作用力度、运作模式等方面各有不同,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等因素,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宗教与政治的互动是在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中进行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后,不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在冷战后时期,埃及作为地区性的政治大国、文化强国,在中东政治舞台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70年代以来,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勃然兴起,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宗教政治反对派异常活跃,成为埃及乃至中东地区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就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宗教政治反对派的概况,作一粗线条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宗教都鼓励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为探求到底是宗教的哪一方面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截取宗教性的宗教信仰、宗教实践和宗教观念三个方面探索宗教与公益活动参与之间的相关关系。对2007年居民精神生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那些自我宣称相信宗教的人更可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尤其是道教和基督教。在宗教实践方面,参与宗教实践的人群和那些未参与的人相比加入公益活动的可能性更大;然而,中国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并不具备一致性。此外,传统的宗教观念和参与公益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存、演变、发展至今。宗教有其严密的组织和独立的行动,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的东征,以极其惨烈的形式向世界显示了宗教的威力。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宗教因素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内生变量,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使宗教与政治联成一体,对宗教的任何忽视将会犯下大错。目前,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民族性宗教主要有道教、犹太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还有许多新兴的宗教和大众神秘文化等等。当代宗教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印度属人法的历史与独立后《印度宪法》所规定的“统一民法”目标、独立后印度属人法的改革及其所面临的困难、民法改革与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的冲突等。本文特别分析了在印度特殊的宗教政治氛围中,人们的宗教权利与政府的宗教平等政策之间,尚存在着协调的难题;作为立国基础的世俗主义在印度并没有形成共识,更没有成为宗教与立法分离的依托。在生活方式即是宗教的国情下,统一民法不能够避免依赖宗教和习俗,更不能最终解决民法与宗教文化、多元社会、民族政治相关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化运动中宗教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尽管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与宗教文化的神圣化旨趣相冲突的,但从现代化与宗教文化的整体关系透视,二者又并非绝对排斥的。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层面剖析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早期现代化及当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运动中所突显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在现代化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市场论”是为宗教高速扩大势力支招的。它把神灵当作商品,把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当作公司和商人。将信徒和俗众当作需求者.而社会和文化领域则是宗教市场或潜在市场。它发现的“信仰法则”是:一神教最具竞争力。多神教软弱无能;“张力”和“排他性”是宗教得以强大的内驱力,宗教冲突,特别是担当社会冲突的载体,是吸引教徒“委身”最有力的渠道。它把宗教的经济收益定为最高利益。鼓动社会一切领域都应该对宗教开放,自由竞争,蔑视民主宪政。抨击国家主导。属于宗教至上、宗教无政府思潮。其在中国是向依法治国的方针挑战,直接冲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16.
一 宗教要走和平发展之路必须强化伦理淡化政治社会的发展无疑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然而要使发展有序而稳定 ,法律和道德必不可少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还要依靠宗教。当今世界 ,宗教政治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在国际和地区的矛盾冲突之中 ,宗教的因素十分突出。宗教的价值趋向究竟何在 ?它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应当是什么 ?这类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依笔者之见 ,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方面 :艺术的和伦理道德的 ,即宗教艺术和宗教伦理。有些宗教徒对此不理解或反感 ,认为这是在淡化削弱宗教 ;有些教徒更可能愤怒、憎恨 ,认为这是在毁灭宗…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就要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下功夫。 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坚实的政治基础 宗教作为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信仰,其世界观是有神论,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强调世界观的差异必然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很难找到共同点,“相适应”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宗教有其自身发展、消亡的规律,还要长期存在不可能使其立即消亡,这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是存信仰之异,求政治之同。这个“同”就是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现实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宗教观念,导致宗教神圣性逐渐衰退,亦即世俗化.这使得传统的宗教价值体系正日益减弱,并进而对宗教的社会功能演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全球治理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宗教观念自身来看,宗教在和平与冲突中的角色是矛盾的。具体说来,每种宗教都包含和平的因素,同时却又常常成为冲突的动力。然而,这一矛盾的角色却促成了宗教与全球治理的关键机制。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构,公民宗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具体的步骤包括:全球民主的机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宗教人权、宗教对话等。治理概念的引入标志着与孔汉思的全球伦理不同的路径以及理解当今宗教与全球秩序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复杂现象,具有两面性。因此宗教批评是宗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宗教与社会还存在一定张力,宗教批评有助于宗教界和社会各界更好地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并无根本的冲突。学者不能把宗教的社会处境当成决定自己是否批评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