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伊斯兰婚姻家庭关系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婚姻家庭关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安排的角度出发,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的协调。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在《古兰经》、“圣训”和教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规定规范着穆斯林家庭成员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维护着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进而促进了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其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论述与我国新《婚姻法》有不少相通之处,这体现了伊斯兰婚姻…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信道而行善”的教义,积极开展兴学襄教、济贫助困、赈灾纾难、施医给药等方面的慈善活动,而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也与中国伊斯兰教慈善事业的兴起密切关联.这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近代变迁.由于近代中国伊斯兰慈善事业的善款主要源于天课及穆斯林乐捐,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其社会影响仍较微弱.  相似文献   

3.
爱情与婚姻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的领域。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的影响,也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婚姻家庭道德的影响在内。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药学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优生学的产生,试管婴儿的出现,优选精子与遗传工程的应用,器官移植的推广,已经和正在给婚姻家庭生活带来许多变化,提出并改变了许多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对于这种变化,有些人持宏观态度,认为它将使家庭职能逐渐削弱,一夫一妻制趋向瓦解,从而出现“人的危机”、“家庭危机”、“社会危机”。这是不正确的。我们不应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高离婚率、两性关系放荡和家庭生活混乱的原因,从科学技术中去寻找,而应该归罪于日益没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从社会历史前进的总趋势看,科技的发展是有利于婚姻家庭道德进步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1989年,联合国第44届大会宣布1994年为“世界家庭年”。就在1994年即将到来的前两个月,湖南出版社出版了陈宗瑜的新著《婚姻家庭制度论》(以下简称“陈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演变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之,早在上一个世纪,西方学术界就开始重视对婚姻家庭制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中关于“明礼诚信”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及经济活动等方方面面,它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意旨的角度出发,要求广大穆斯林把“明礼诚信”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明礼诚信”对穆斯林群众具有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它对于调整穆斯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 非穆斯林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伊斯兰教对“明礼诚信”的规定,体现了伊斯兰真精神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本文试图就伊斯兰教中有关“明礼诚信”的规定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融性李兴都马仲兰伊斯兰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穆斯林的思想言行、家庭与社会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约束穆斯林的言谈举止、调整穆斯林之间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每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中老年离婚率明显上升,而且多是在男性退休之际,女性以"性格不合"等理由首先提出离婚,由此引发了日本社会的贫穷、孤独与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透过中老年离婚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这个传统东方国家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的变迁,即由近代旧的家族伦理观到现代民主意义上新的婚姻家庭观的转变。在新的婚姻家庭观背景下,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积极对策,期望人们能够慎重对待婚姻,降低离婚率,从而稳定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8.
“卧尔兹”是一种宗教演讲。它是伊斯兰教阿訇、毛拉在主麻、伊斯兰教的节日,在清真寺面对穆斯林进行宣教的一种传统形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的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的事迹等方方面面。广大穆斯林听众,在听“卧尔兹”中了解到什么是伊斯兰,怎样做一个穆斯林,从而更加虔信真主,坚守五功,不干坏事,而多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好事。简而言之,“卧尔兹”就是“讲经传教,释疑解惑,劝人行善,止人行歹”。“卧尔兹”在我国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讲…  相似文献   

9.
穆斯林的责任意识 ,就是按照伊斯兰教所赋予的标准、要求和目的 ,使之产生一种义务性心理和使命感 ,去主动承担相应的伊斯兰教所规定的某些功课和社会责任。在当代社会中 ,穆斯林具有了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自然会成为推动建立和谐文明社会的力量源泉之一。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泰克里夫”要求穆斯林所达到的目的。“泰克里夫”是伊斯兰教法者。那么它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是什么?“泰克里夫”属于伊斯兰教法范畴 ,具有法律意义。伊斯兰教法作为世界重要的五大法系之一 ,也和其它法一样有其相通的地方。其实 ,任何法律关系中都有“泰克里夫”(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发展的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体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城市并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可以实现“举家迁移”的条件,因此,许多的农村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就被留在了农村,成为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现如今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涉及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还涉及到乡风文明,因此对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婚姻家庭的影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农民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的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外出务工对农我国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而且神圣的地位,是伊斯兰文化的物化表现。由于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纽带作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而言,清真寺在回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一、清真寺名称的由来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礼拜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与每一位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伊斯兰教最早的清真寺为:“古巴依”清真寺,位于麦地那近郊约三公里处,是由先知穆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以西方人权观为主流话语的国际人权法对于穆斯林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对待多有指摘,并将导致这种“歧视性”现象出现的根源归咎于伊斯兰教义本身.这种话语霸权建构在拟制的普世价值基础上,忽视了伊斯兰教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前提,更忽视了伊斯兰国家独特的文化与习俗,从而无法在根本上获得穆斯林社会的认同,更无法切实推动穆斯林女性法律地位的提升.事实上,伊斯兰教法确认并保障女性享有继承权等重要经济权利.相较于当时所处社会、历史环境而言,这是一项重大进步.和空洞的人权批判相比,为提升穆斯林女性法律地位、扩大穆斯林女性权利范围寻找“体制内”路径更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穆斯林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穆斯林修养小议从恩霖“穆斯林”一词泛指伊斯兰教信仰者,可译为“顺从者”,也含有“和平的维护者”,“营造和平环境者”等意。因此,爱好和平、维护团结、营造祥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穆斯林的义务。“穆斯林”一词不仅仅是一种称谓...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信仰断法”的宗教意义与现实意义李鸿鸣伊斯兰教的“信仰断法”是从信仰的高度着眼,提出的一系列有关穆斯林宗教信仰和社会行为的教法判断与条规。“信仰断法”系阿拉伯语“艾哈卡姆·伊玛尼”的意译,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原则精神,对穆斯林提出的警诫要求。它不仅...  相似文献   

15.
“家庭伦理·家庭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陈勇天津市妇联、天津婚姻家庭研讨会于去年12月22日在市妇联召开“家庭伦理·家庭文化建设”研讨会。与会40余位同志就当前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现状及趋向,家庭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家庭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收到论文近30篇。现...  相似文献   

16.
<正>近代中国,列强侵凌,国弱民贫,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时代命题。“教育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之一,留学海外则成为其中一项重要选择,一批批青年学子怀揣求知救国的远大志向,远赴重洋,留学海外。近代中国留埃穆斯林学生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而他们以非凡的文化成果与实践,谱写了中阿文化交流的绚烂篇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明清伊斯兰文化中有丰富而深厚的“崇俭戒奢”传统。明清时期的伊斯兰教文献中关于“崇俭戒奢”的论述、记载,从心性、礼俗、人格等多层面阐释了伊斯兰教的“崇俭戒奢”思想。明清穆斯林学者将“崇俭戒奢”视为穆斯林心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穆斯林礼俗生活的重要原则,更是穆斯林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古兰》“圣训”永遵循。敬畏真主,认主独一;学习穆圣,身体力行;恪守“五功”,坚定“六信”;戒恶扬善,济世悯人。我们追求,今生的幸福,我们不忘,后世的永恒。中国的穆斯林,要发扬伊斯兰教真精神。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爱国爱教”牢记心。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独立自主,振兴教门;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团结稳定,利国利民。我们继承,祖辈的传统,我们发扬,民族的精神。中国的穆斯林,要高举爱国旗帜向前进。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歌词)@马子美  相似文献   

19.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乃至国际政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为使人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泛伊斯兰主义与中国穆斯林的关系,使西部大开发中的穆斯林各民族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就泛伊斯兰主义的团结精神、新泛伊斯兰主义的要旨、中亚“新瓦哈比”运动与沙特瓦哈比教派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24):38-40
家庭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然而,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不少角落,离婚早巳成为常见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也不例外。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婚姻家庭的稳定性正受到愈来愈大的冲击。按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于1985年,全国的离婚总对数只是45.8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