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境。以其“云鬟凝翠,黛遥状,真如螓首峨眉”(《犍为郡志》),而名峨眉山。峨眉山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周币千里,八十四盘,立于青云之端。大峨最高,海拔三千零九十九米。“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  相似文献   

2.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与昆仑邛崃一脉相承。历史上的峨眉山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清代又增添了四峨山。大峨山即今之峨眉山,古称“震旦第一山”。  相似文献   

3.
五月的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春的欢乐。五月下旬我们因工作到了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下榻在风景秀丽的峨眉山。 峨眉山是邛崃山脉的余脉,介于凉山和邛崃之间,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陲,距峨眉山市城南约12华里。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在川西南坝上,孑然独立,气宇轩昂,耸立天际。“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唐代大诗人李白用这两句诗来描写峨眉山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宗教的发展史曲折复杂。最初应是民间儒家祭祀,然后仙道略先,佛教随来,天主教最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道二教,峨眉山被佛教称为“大光明山”,被道教称为“第七洞天”,故又享有“仙都佛国”之誉。由于受历代帝王“抑道扬佛”、“灭佛崇道”以及儒家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变迁,佛道二教在峨眉山兴衰时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刊特约通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视察峨眉山后指出,建设峨眉风景区、发展峨眉旅游事业,一定要从佛教名山出发,保持佛教特色,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切莫“佛头着粪”而使宗教、旅游两败俱伤。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峨眉县境,距成都168公里,属横断山系的邛崃支脉,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600多米。《峨眉山志》引《郡志》云: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     
峨眉山在中国四川省峨眉县,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称为普贤菩萨道场。清蒋超《峨眉山志》引《华严经》卷四十五《萨菩萨住处品》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日贤胜,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以此证明峨眉为普贤道场。近代释印光重修《峨眉山志》驳其说。他认为“峨眉山有佛光圣灯,虽可称为光明山,但峨眉不在佛说法处(菩提场)的西南,普贤也不名贤胜。”他又  相似文献   

7.
峨眉山纯阳殿原名吕仙祠,是山中著名道观,修建最晚,是道教在蛾眉山上的最后一个踞点。它是明万历乙酉年(公元1585年)信仰道教的四川巡抚赫卫赢游蛾眉山时,亲自择地捐资委托峨眉县令宜训修建的.这个时候的峨眉山已成普贤道场,遍山是菩萨金像。缁流熙攘,黄冠迹渺。山中道观,名存实亡,道教已临绝境,赫卫赢建殿的目的是为复兴峨山道教,故明人龚懋贤在所撰《纯阳殿记》(《蛾眉山志·艺文》)中说:“皇人去今远,纯阳继皇人,而仙距今才千余年,人耳目皆知之,祠纯阳则皇人为不泯。”“皇人”即天真皇人,也就是道教教主李老君.传说老君是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故其名亦常变换,以应各种时势,住峨眉山时,则名天真皇人。晋人所  相似文献   

8.
愿行无尽记峨眉山圣水阁的尼僧们峨眉山圣水阁,又名神水阁,以泉水和摩崖石刻闻名遐迩,其泉水有“峨眉第一泉”之称。此寺乃是智者大师的道场,存有大师的“衣钵塔”和“神水通楚”遗迹。抗战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曾在寺内提笔挥下“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寺院主持刻...  相似文献   

9.
正是初夏季节,峨眉山上百花吐艳,莺啼燕语。在五显冈车站下车以后,沿游山道前行三里多路,便是峨眉山天主教“若瑟堂”。这里林涛幽深,流泉飞瀑。新鲜的空气里,弥漫着大森林特有的淡雅和清凉。这个位置,属峨眉山中部核心景区。再往前漫步二里多路,便是名扬四海的峨眉十景之一“双桥清音”了。修女杨光秀是这里的负责人。她带我们参观了“若瑟堂”和旁边的天主教宾馆。过去,峨眉山上没有天主教堂。这一带有天主教教友500多人,常常要走几十里路,才能到峨眉城区附近的拆搂教堂参加宗教活动。为解决教友们实际困难,具体落实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经…  相似文献   

10.
宗教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不能套用一般的文学标准判释。虚云一生诗偈颇多,其直接关乎峨眉山者分别是《峨眉访真应老人》、《峨眉山怪石栖云》、《赠峨眉山妙道师》、《峨眉山顶白龙池》、《题峨眉金顶舍身崖睹光》五题九首。以宗教立场臆释,它们均是虚云阐教、弘教之作,含有很深的佛理禅意。由此推开,在释读虚云诗偈时不能仅就文学层面着眼,而更应在宗教意蕴上多做功夫。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僧伽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于今年一月十九日结业。这次训的学员共三十六人,都是峨眉山佛协最近两三年招收的学僧。在省佛协秘书长遍能法师指导,学员们学习了宪法、佛教仪规、殿堂课诵、峨眉山佛教史,以及初中语文、中国近代史等课。峨眉山僧伽培训班结业@郑华洲~~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天下秀。凡是到过那里的人,山中的梵字琳宫,金顶的日出、云海和佛光,甘美清凉的山泉和回环张列的绝壁,阴天的雨丝和静夜的明月……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然而,每当人们游罢归来,在脑海里再现峨眉雄浑而秀丽的山影时,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那浓绿凝翠的林海。峨眉山纵横百里之内的丛林古木,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原始森林,它是千余年来住在那里的历代僧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峨眉山僧人从唐代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一束     
常正 《法音》2009,(6):60-60
5月20日.“我心中的峨眉山”演讲比赛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峨眉讲堂举行。来自四川峨眉山佛学院男众班、女众班以及行愿文化部的13位学僧、职工参加了比赛,四川峨眉山佛学院全体师生及部分僧职员工百余人观看了比赛。  相似文献   

14.
《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峨眉,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普陀山为观音菩萨住处。《普陀山志》为明候继高始撰,万历(1573一1620年)年间,周应宾予以重修。此后,遂称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称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或“四大士”。  相似文献   

15.
普贤道场峨眉山骆坤琪佛教有四大菩萨,因此需有四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山,都是风景如画的名山,林木葱茏,峡壑幽深,离尘绝俗,氛围清静,确是借人修持习静,宏扬佛教的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峨眉山佛教是继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形成以后,于北宋初年钦定的普贤菩萨道场。而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普陀山观音道场和九华山地藏道场,是明代万历以前形成的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文殊、普贤、观音和地藏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  相似文献   

17.
一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峨眉一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起源于殷商时期。《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此中的"巴渝舞"就是峨眉武术的最早记载。战国时司徒玄空(后人称"白猿道人")被尊为峨眉武术的始祖,他模仿峨眉山间猿猴的动作创制"峨眉通臂拳",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10月18日,四川省沪州市江阳区云峰寺隆重举行该寺第十八代住持兴礼法师升座法会,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山法师按照佛教丛林规制为兴礼法师送座。云峰寺属四川省重点寺庙,素有“小峨眉”和“佛教圣地”之称。解放以来,因多种原因,方山云峰寺一直无方丈。省...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省峨眉山佛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6日至10日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伏虎寺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江苏、云南、陕西、河北、湖北、山东、甘肃、福建及四川等省、市的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学术界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64篇。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特地给大会写来贺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峨眉山苦修者的起源及原因,历代苦行僧的修行情况,苦行僧在峨眉山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西南地域佛教及民间文化具有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