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除5外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标签“左”“右”为实验材料,采用数字奇偶判断任务,探讨任务指令对数字-空间联结编码的影响。结果发现:言语任务指令条件下,词语一致性与物理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显著,且词语一致和不一致时均未发现空间-数字联合反应编码效应(SNARC),表明言语-空间编码在数字-空间联结中更有优势;空间任务指令条件下,物理一致性主效应显著,且词语一致和不一致时均出现了SNARC效应,表明视觉空间编码更有优势。说明数字-空间联结编码受实验任务指令的影响,被试会根据任务指令设置的情景选择视觉空间编码或言语-空间编码对数字进行空间联结。  相似文献   

2.
不同注意提示线索条件下汉字数字加工的SNARC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onser的实验范式.以判断"壹"到"玖"的汉字数字奇偶为任务,探讨不同提示线索时在注意条件与非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NARC效应).实验结果发现: (1)当有效提示线索为80%时,注意条件下汉字数字出现了SNARC效应,而非注意条件下对汉字数字的加工没有出现SNARC效应; (2)当有效提示线索为50%时,在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汉字数字都出现了明显的SNARC效应.结果表明注意水平对SNARC效应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排列和组合原理,通过三个实验研究了样例解题步骤的编码方式对原理运用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了样例解题步骤的不同编码方式对解决表面概貌变化和表面对应变化的新问题时原理运用的影响;实验3探讨了不同编码条件下原理运用概化的形成.结果表明: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有利于消除新问题解决中由于表面概貌和表面对应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促进了学习者对原理的理解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  相似文献   

4.
支持性条件对记忆年龄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琳  韩布新 《心理学报》2001,34(5):22-26
通过三个实验探讨支持性条件对记忆年龄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条件下记忆高语义关联度项目时,有缩小记忆年龄差异的作用,(实验一);线索回忆时,对于低语义关联度项目,青年人可从名词线索中获得更多支持(实验二);当使用具范畴组织关系的词表作为记忆材料时,操作条件和范畴线索的结合对老年人记忆有干扰作用(实验三)。记忆中年龄差异的变化反映了编码条件、记忆材料和提取条件三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程度隐私信息有意遗忘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学军  杨海波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5,28(6):1301-1305
以三种不同水平的隐私信息为目标信息,模拟员工招聘情境,采用类似字表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对不同程度隐私信息的有意遗忘特点。结果发现:①在模拟员工招聘过程中,实验条件效应显著;②被试对高隐私信息的编码比低隐私信息编码更为精细;③在信息提取时,抑制只能对编码不精细的信息起作用,而对编码精细的信息无明显作用。④与个人有关的某些信息,特别是隐私信息在员工选择的决策中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世辉  陈霖 《心理学报》1994,27(3):272-278
实验研究了中央和外周提示信号对辨别朝向的任务(局部几何性质检测)和辨别有或无的任务(拓扑性质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提示信号,在提示有效和提示无效条件下,辨别有或无比辨别朝向具有较短的反应时和较低的错误报告率;辨别朝向的RT和错误报告率都受提示信号的影响;而对于辨别有或无的任务,只有RT受提示信号的影响;提示信号对辨别朝向的影响比辨别有或无的影响大。本实验排除了对Han和Chen的实验的可能的光通量解释,并为提示信号对不同几何性质检测的不同影响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词汇再认正确率。脑电结果表明,对于词汇编码阶段,相较语言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在编码晚期诱发更正的LPC成分;对于词汇再认阶段,知觉符号表征条件诱发更大N400成分,且脑电时频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出现更为明显的μ波抑制及θ波功率增强现象。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语言符号表征便捷但非模态化的语义加工相比,知觉符号表征加深了词汇晚期编码的深度,并通过知觉模拟,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了词汇的形象化再认,从而推动了再认阶段的语义检索,最终内隐性地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不同编码因素对协作抑制效应的制约作用,从协作抑制角度为挖掘集体记忆的作用机制提供证据。实验1结果发现,集中注意条件下,出现协作抑制;分配注意条件下,协作抑制消失。说明学习时注意资源的投入程度,对协作抑制有影响。实验2结果发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协作抑制的影响在不同年龄被试身上表现不同。本研究将视角聚焦于编码因素,研究结果证实,协作抑制受到不同编码因素的制约,此外,本结果亦为协作抑制的提取策略破坏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感觉通道对一类信号的信息传递量(H_T)随着信号显示编码形式的不同而变化.Gar-ner 等人提出,当信号为多维时,各维度编码应根据维度间相关程度的不同,采用整合或离散编码,以达到最大信息传递量.各维度间相互独立时,采用离散编码;各维度完全相关时可采用整合编码;Garner 还认为,当各维度间部分相关时,随相关水平的提高,整合编码优势增加.(1970),离散编码是使各维度中各级水平不随其他维度水平变化而变化的编码形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不同条件下进行工具认知判断时手部姿势对认知判断的影响及动作模拟的神经机制。实验发现:手部姿势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冲突手部姿势条件下反应时最慢,且冲突手部姿势条件下与不冲突手部姿势条件下、自然状态条件下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自然状态条件与不冲突手部姿势条件下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f MRI成像结果发现,额中回、额下回、顶下小叶以及辅助运动区在自然状态下有显著激活,表明个体在进行认知判断过程中有动作模拟过程;海马结构、扣带回及楔前叶等与记忆有关的脑区有显著激活,表明身体经验在认知过程的作用。总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手部姿势状态对认知判断有不同影响,冲突手部姿势会对动作模拟产生干扰作用,手部动作模拟的神经机制主要涉及镜像神经元区,且在认知判断时存在具身效应。  相似文献   

11.
许为  朱祖祥 《心理学报》1989,22(4):35-43
本研究对不同环境照明强度、色温及色标亮度条件下荧光屏(CRT)16种显示色的绝对辨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照明强度增加,辨色效果下降,2800K色温照明下的辨色效果优于1800K、5800K色温照明,高亮度色标有利于提高辨色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不同照明条件下的CRT显示颜色编码系统,且提高CRT显示色亮度可扩大颜色编码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了隐蔽线索词表实验法,用三种不同水平的编码方式作为指标分别对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编码方式表现出从形音编码向形音义编码发展的总趋势;2.编码方式的不同与学生年级的高低之间存在密切相关;3.表现在不同年级和不同记忆条件下的代码相加效应、词表效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车速下司机对交通标志的辨认距离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所得数据表明,不同车速下司机对同一标志的判读距离是不一样的,车速愈高,司机能判读标志的距离就愈短,同步行时相比,在车速提高到100公里/小时时,司机对标志的判读距离可减低35~45%。据我们的补充实验,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司机在高速驾车情况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负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和间断效应的异同,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以2500 ms和4500 ms为目标时距,采用相同的刺激序列(视觉呈现时距信号,听觉呈现干扰信号或中断信号),要求3组被试分别在控制、干扰及中断条件下完成相应任务,结果发现不管2500 ms或4500 ms时,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间断效应更明显;同时发现在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而4500 ms时仅在中断条件下出现了位置效应,这可能由于实验1的控制及干扰任务中的4500 ms时的“晚”位置的时间确定性较高,以致掩盖了位置效应。为了降低“晚”位置出现的确定性,更好地对比两种范式中的效应,实验2将目标时距设置为1500 ms和2500 ms,结果发现在1500 ms或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且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间断效应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是否相同局限在一定时间范畴;计时中断范式中的中断效应对计时的消弱较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斌  李洁 《心理科学》2008,31(1):142-146,13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再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阶段的分配注意与编码阶段的分配注意相比,对视觉工作记忆成绩影响更大;双任务条件下,被试正确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高,而错误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会降低;发音抑制与视觉工作记忆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16.
韩凯  李波  刘海娟 《心理学报》2003,35(2):157-162
采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在记忆信息提取过程中元记忆的预见性监测判断(Feeling-of-knowing)和元控制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一探讨了识记材料的难易、识记遍数对元监测判断以及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是否有影响;实验二探讨了严格和宽松的奖惩条件对输出控制中反应标准的影响。用计算机随机呈现识记用的词表材料,识记之后让被试进行FOK等级判断和自由回忆,再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各种条件下回忆成绩、FOK判断等级,计算出相应的符合率和反应标准。实验一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难度和识记遍数下的回忆成绩和FOK判断等级差异显著,但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值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二结果是严格和宽松奖惩条件下的反应标准值差异显著,严格条件下的反应标准显著高于宽松条件下的反应标准,表明奖惩条件对信息提取中的反应标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用Condry和Levy(1979)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实验中,大学生和小学生各30名在四种干扰条件(形似干扰、音近干扰、意同干扰和控制干扰)下,分别对汉字进行同一性判断(形似、音近、意同)。结果表明,大学生与小学生进行同一性判断的反应时,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在同一年龄组内,形似判断的反应时最短,音近判断稍长.而意同判断最长。音近和意同的差别不显著。形似对意同判断的干扰,大于音近对意同判断的干扰。这说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语音编码并不是提取意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结论是和神经心理学的某些发现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汉字词识别过程的形,音,义编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采用汉字词形、音、义特征匹配任务,探讨了影响汉字词的形、音、义编码与提取方式的有关因素。实验一发现在速示条件下,对汉字词再认的成绩并不受字词的使用度的影响,反应时无明显变化,而主要受编码加工的深度影响。在形、音、义特征加工中,对音码的加工时间最长,再认的正确率最低;义码的加工时间较短,再认正确率最高;形码的反应时及再认成绩介于音码与义码之间。实验二在非速示条件下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汉字词的形、音、义特征中,存在着编码加工深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冷英  邹煜晖  莫雷 《心理学报》2014,46(5):593-606
通过改变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的编码效力, 探讨重复知盲发生的机制。采用RSVP任务, 操作目标的重复性与目标的性质(实验1a和实验2)、位置(实验1b)和非目标的字频(实验2), 对比不同条件下第二个重复刺激的正确报告率。结果是:(1)非目标为字母、目标是字母时的重复知盲大于目标为电脑符号时的重复知盲。(2)非目标为字母、目标为电脑符号时, 目标在1和3位置时出现了重复知盲, 而在2和4位置时没有出现重复知盲。(3)当非目标为高频汉字、目标也是高频汉字时的重复知盲大于目标为符号时的重复知盲。(4)当目标为高频汉字、非目标是高频汉字时出现了重复知盲, 而非目标是低频汉字时重复知盲消失。实验结果表明, 字母和汉字条件下, 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的编码效力都会对重复知盲产生影响, 支持竞争假设。  相似文献   

20.
赵春宇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23,55(4):513-528
本研究通过考察合体字和复合词加工过程中联结记忆和项目记忆的变化,探究了在将不同项目绑定为整体的过程中联结编码和项目编码间的关系,并结合脑电技术比较了合体字和复合词的加工过程在神经机制上的差异。行为结果显示:与不能组成字或词的编码条件相比,合体字和复合词编码条件下的联结记忆成绩有显著提升,且项目记忆成绩没有下降;与复合词编码相比,合体字编码条件下的联结记忆和项目记忆成绩都显著更好。脑电结果显示:复合词编码时晚期负成分(LNC)主要位于额区且发生较早,而合体字编码时的LNC主要位于枕区且发生更晚;合体字编码比复合词编码在α/β频段的神经振荡去同步化更强。这些结果表明,将不同项目绑定为整体的操作可以强化大脑对联结信息的加工,同时不会损害对项目的加工,支持了“只有收益”的观点。本研究也从实证的角度为汉语学习材料的编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