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它曾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它对于推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意义的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节俭消费是人类消费伦理的基本准则。与传统节俭消费伦理基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一味强调人们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不同,现代节俭消费伦理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消费观,它是现代人基于生态文明时代对资源合理使用的客观需要和对人的生理需求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对现代社会消费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而提出的理性的适度的文明消费观。在现时代,倡导节俭消费伦理观,积极探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经济伦理观是人们关于经济活动伦理的根本观点,包括生产伦理观、分配伦理观、交换伦理观和消费伦理观。从生产伦理观和消费伦理观来看,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伦理观具有反生态的性质,最终导致生态危机频发,人类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是人类社会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其经济伦理观是生态主义的经济伦理观,它在生产领域体现为具有循环、可持续特点的生态生产伦理观,在消费领域是以适度为原则、以节约和俭朴为规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绿色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菩提 《法音》2003,(5):4-10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在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思想催化与作用下,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观念,正在不断地蜕化与演变。佛教——一种理智的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一如既往地为家庭的幸福与康宁,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人类的文明与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以佛教家庭伦理观为主轴,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剖析佛教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探索佛教家庭伦理观的真实内涵。以《阿含经》等早期佛典为线索,辅以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结合现代人类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消费伦理的变迁与当代家庭消费伦理之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伦理是指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上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消费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儒家消费伦理在历史上对于调节社会和家庭消费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其消费伦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构当代家庭消费伦理,既要弘扬和汲取传统消费伦理的合理内核,又要充分反映当今消费文明对家庭消费的客观要求,以合理适度消费和统筹兼顾消费为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3日-6日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诚邀内地生命伦理学者撰稿参与将于上述日期在香港举行的征文研讨会。论文须从中国传统伦理观(诸如儒佛道三家/教)出发,论证当代重要的中国生命伦理观的问题。论文必须附合以下条件:论文字数约6000~10000字1.论文未曾作过公开发  相似文献   

7.
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伦理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念批判封建专制,破除对圣贤的迷信,揭露了三纲五常和旧道德规范的封建内涵,否定了封建伦理政治。革命党人又从国家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层面,指出清政府与国际社会的不相容,以及它的非法性质及弊政,阐述了改换政府的合理和必要,揭示了革命反清的伦理依据。革命党人看到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国民道德,除了政治信仰和理念等基本要求之外,还提出敢于牺牲、无私奉公、团结守纪等规范,并对传统道德概念进行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改造。辛亥时期的革命伦理观,是中国伦理思想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关于节俭与消费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的节俭观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 ,而消费主义只是市场经济中异化生产和异化消费的产物。中国的消费主义者提出的消费光荣、节俭不是美德等观点对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 ,既没有对症下药 ,且危害极大。消费伦理冲突和矛盾的解决 ,在于合理性消费标准的界定 ,其标准应是以下四者的结合 :需求层次标准、效用标准、社会规范标准和生态标准。  相似文献   

9.
霍克海默科技伦理观蕴涵双重维度:既批判传统科学理论的对象,又批判其研究方法。而这种理论逻辑又与其批判理论的旨趣密切相关。因为在霍克海默看来,哲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批判当下普遍流行的东西,就在于从资产阶级社会交往的表面现象——物与物之间的等价交换中,深入到事物的世界中,揭示其中蕴涵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即去发现"非人的事物下面的人的根基",以破除其表面同一形式的神秘性。霍克海默对科学及其危机进行伦理反思,则是其科技伦理观双重维度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宗教消费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支出,清代澳门宗教消费反映了中西宗教徒不同的消费情况。本文考察了这方面情况,认为它有三个特点:(1)即一多样性。既有传统宗教,也有外来宗教的消费,还有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以及宗教用品、场地、巡游和公益等多种形式。(2)综合性。现实性和虚幻性结合,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3)广泛性。参与者众多,推动了社会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社会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嬗变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均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内容丰富,他将孝悌视为立家之本,勤俭视为持家之道,教化视为兴家之策,睦邻视为和家之辅。毫无疑问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是属于传统的,其中包括许多需要批判剔除的糟粕,当然也含有许多可资借鉴利用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儒家传统金融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探讨儒家的金融伦理思想。文章认为:儒家由人性自利的基础出发,强调金融合理的自然主义立场;由此进一步导出仁义为本的民本主义;智勇兼重的理性精神;礼让为先的合作精神等主要金融伦理原则。这些原则与诚信原则、互利互惠原则、节俭原则等一起构造了中国古代金融伦理体系。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从这些资源中吸取养料,在改造发展的原则下为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崭新的金融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核心内容是对营利和私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的否定,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可界定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反传统衍变;其现代(演变)则是“五四”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相互交锋、消长、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实质是为资本活动方式或资本的利益寻求工具价值和伦理合理性的过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李琴 《管子学刊》2008,(3):16-19
在人类消费文化发展史上,有两本书的消费观点格外引人注目。分别是成书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和西方18世纪荷兰经济学家曼得维尔的《蜜蜂的预言》。撇开时间和空间的诸多差异,两书的消费思想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在一片尚俭声中主张适度消费,发挥消费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反对过度节俭,认为奢靡能增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两书虽是它们所处时代论述消费问题的开天辟地之作,却并未受重视,反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值得探究 ,我们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以孝道为例来论述中国佛教是怎样与中国重家庭、重孝道的礼法制度相协调 ,使中国人认同佛教也是讲孝的 ;其次是着重通过对佛教道德规范内涵的分析 ,揭示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 ;再次是阐述中国佛教伦理对现代人类社会的三大矛盾 ,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缓解、转化作用 ,从而肯定其内在具有的现代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Unlik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which places no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stru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represented by Confucianism is a set of theories that give family a primary position. With family as the foundation, a complete framework of “human body → two genders → family and clan” is formed. Therefore, family in Chinese philosophy is existent, gender-interactive and diachronic.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family also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Chinese theories on cosmology, religion, and many other subjects. In other words, Chinese culture as a whole is imprinted with reflections on family. Nowadays, as the value of family becomes less prominent, re-examining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will undoubtedly bear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Meanwhil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can also offer an ide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family valu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Zhang Shaoqia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8, (1): 56–63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行研制的工作伦理问卷, 通过对全国8个城市955名员工、6所高校508名在校大学生以及两大军区461名现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 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的因素结构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n=478)表明, 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由职业操守、工作意义、勤奋奉献、积极进取和人际和谐5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n=477)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是比较理想的模型。复核效化检验结果表明, 基于企业员工样本得到的工作伦理五因素结构在大学生样本(n=508)和军人样本(n=461)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预测力。文章最后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维度的构成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媒介伦理学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学者们重点研究了传媒伦理的基本理论、实践中的问题与冲突、以及提高传媒伦理建设水平的措施等问题,也有少数学者就媒介伦理的功能、媒介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媒介伦理的研究历史作了尝试性的探讨。但也应该看到较之医学伦理等其他分支伦理学的研究,媒介伦理学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