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结合,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之源.传统美德之善是新时代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历史根基.溯善、崇善、敬善的善性温润着现代公民的向德心性;尊礼、明礼、修德的善德催发着现代公民规则意识的生成;履善、持善、导善的善举强化着现代公民的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有其内在的依据、融入机制和实现路径,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握传统美德之善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维度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所创造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对当代社会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美德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深入挖掘、整理中华传统美德,使之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王华同志的专著《美德论——传统美德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全书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诚如臧乐源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该书“时代性、针对性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体会,这本书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10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社会科学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端论坛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召开.参加论坛的有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张瑛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  相似文献   

5.
由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旨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江泽民同志为这本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李岚清同志为《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相似文献   

6.
为隆重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四周年暨迎接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到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南昌市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于2005年9月20日至2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7.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与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比,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开拓创新与转型升级。本刊特邀我国学界在公民道德研究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五位学者,就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进路、民族文化自信与传统美德传承、新时代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夯实新时代基层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基础这五大问题,进行深入学理诠释,以飨读者,并求学界共鸣。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伦理学会、广东伦理学研究会等十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伦理学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十一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到会代表120名。提交大会的论文近70篇。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伦理学界如何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开幕式上,罗国杰同志代表全国伦理学会作了题为《我国伦理学的现状和展望》的工作报告。他回顾了粉碎“四人帮”以来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状况。在充分肯定伦理学工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4年9月20日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中国伦理学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全国伦理学人协力合作,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伦理学专家学者就伦理学人如何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参加了倡议书发布仪式现场签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 ,有云龙、泉山、奎园、贾汪 4个校区 ,校园占地1 773亩 ,现有校舍面积 5 0万平方米 ,其中图书馆 2 .1万平方米 ,藏书 1 5 0万册。现设有 1 9个院系 ,5 0余个专业 ,1 9个硕士点 ,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 1 80 0 0余人 ,函授、夜大学生 70 0 0余人。全校教职工 2 0 2 8人 ,有教授 90多人 ,副教授 40 0余人。“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为徐州师大校属研究机构 ,共有研究人员 7人 ,其中教授 2人 ,副教授 5人 ,江苏省“3 3 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人员 1人。中心下设“传统…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寻求共同价值:应用伦理学的视野"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一、共同价值的存在依据、发展路径以及在应用伦理学中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孙春晨研究员认为,人权、正义、平等和自由等"全人类共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明指具有特定文化精神传统的大社会共同体"的研究,以及"中华文明根柢与经脉论"的提出,启示着伦理学界在当今文明互鉴的时代,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以作为中华文明精髓的传统美德为根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伦理学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上实现相应的转变:以文明观为重点,把文明观与社会形态观、大文化观与小文化观、大伦理观与小伦理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以"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中国伦理学第11次理论研讨会,于2002年5月7日至11日在云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正>罗国杰教授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伦理学工作者。作为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与老一辈伦理学理论工作者们一道,为开拓和建设中国特色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学术刊物《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18-20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徐州师范大学、《江海学刊》联合主办,徐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创新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马克思哲学高峰论坛(2011)"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韩国和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韩国全南大学金荣泰教授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7日至21日,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在曲阜师范大学召开1987年年会。全省45名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7篇,专著一本。 副会长臧乐源教授首先传达了去年11月天津全国伦理学会理事扩大会会议精神,会长李光耀教授总结了研究会1980年成立以来的工作,提出了研究课题,并谈了研究会今后工作的设想。研究结合对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学习,着重讨论了伦理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道德问题的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道德自身的发展存在着纵向继承和横向扩展两个方向,全球道德在其形成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全面吸纳是人类道德文明沿着纵横两个方面发展的交汇结合。具有巨大魅力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全球道德的一个重要渊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部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建设与全球道德建设紧密相联的结合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包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有着丰富传统美德资源的我国来说,如何在未成年人中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呢?这里我仅谈几点粗浅认识。 第一、要抓好中华传统美德的知识教育。 大约十多年前,有研究者对大陆和香港、台湾的青少年关于传统道德名言的掌握和认同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发  相似文献   

20.
张岱年教授谈正确理解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必须正确解决批判继承传统美德的问题,其中包括弘扬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中既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道德,也有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谈到三纲五常,事实上,五常和三纲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