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在我国古代伦理学中是所谓“五伦”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认为“得一死交(即石交)”是生活中最可宝贵的幸事、快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中,也格外看重友的作用。他在《上孙给书》中简论了友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古人择友而交的经验之谈。在《为人要则》中也涉及了这一问题,甚至以诗一般的笔调为友唱赞歌:“盖一日定交,则生死以之,劳何辞、怨何避”,“平居可与共患难。其人在,我扶其困厄;其人不在,我扶其儿孙……”。正是本着这种既带有士大夫式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意识,又带有下层民众相互关切、属于义气的思想。蒲松龄展开了《聊斋志异》中有关重友、交友和爱友题材的描写。 《连城》一篇,是蒲松龄讴歌知心之友的精心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惟一的根本经典,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圣人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得到真主安拉的启示而汇集的一部神圣经典。一、《古兰经》名称。“古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宣读”。《古兰经》首先颁降的经文即是“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古兰经》显然是要求人们反复诵读的一部经典。中世纪伊斯兰教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称《古兰经》有55个名称,其中常以…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原是一位十分关心政治的作家,他早年曾在江苏宝应县知县孙蕙身边作幕僚,后来同家乡的地方官又有过接触,对于公堂的或明或暗、官吏的孰廉孰贪,他是十分了解的。而使他感慨最大、印象最深的,乃是公堂之间明逊于暗,官吏之中贪多于廉。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他认为是居官者缺乏官德。因而他曾专意撰文或在一些书信中论及这一问题。如《循良政要》一文,从十七个方面简论循官良吏的职守和修养。在《上孙给谏书》中,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书馆     
蒲松龄书馆位于淄博市王村镇西铺村.原为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旧居.因蒲松龄在此教书、读书、著书而得名。 书馆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27米,由大门、照璧、东西厢房、绰然堂、振衣阁等组成。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蒲松龄曾在此执教38年,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33岁的蒲松龄应聘到西铺村毕际有家任塾师。书馆设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懂医道。他为县官治好了上吐下泻,县官很感激请人写了块“妙手时医”的匾送去,可那人把“时”字误写成了“诗”宇.扁一挂出,一个老秀才执意刁难简松旺,先是让他医杜牧名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冰.蒲松龄说,这首诗得吃补药,加字改为:“十年久旱逢甘南,千里他乡还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老曹金榜题名时”。老秀才无奈,又用《清明》刁难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蒲松位略加推田说道:“这诗得吃泻药,改为:清明雨纷纷,行人被…  相似文献   

6.
编者同志: 《哲学研究》1979年第3期,第7期在“来函照登”栏里,连续发表了杨献珍同志的三封信,在第5期上又发了他的《关于“合二而一”的问题》一文,并组织展开了讨论。这件事,在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我国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又一部最新汉文译释本,最近由伦敦伊斯兰教国际出版社在新加坡排印出版。这是旅居英国的华人周仲羲先生在数十年学习和钻研的基础上,经过四年多时间专心致志的辛勤努力并得到诸多方面的帮助之下完成的。周先生语文根底深厚,知识渊博,他除掌握母语中文外,兼通英文、阿拉伯文和乌尔都文,是一位富有见  相似文献   

8.
象教精严 (显通寺) 象教:释迦牟尼即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佛教又谓之象教。精:纯粹无染。《慈恩上生经疏》下:“精,谓精纯无恶杂故。”严:庄严,端正尊严。用昭慈惠 (显通寺) 用:用心,使用心力。《盂兰盆经疏》上:  相似文献   

9.
1932年9月19日,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在东四牌楼清真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阿拉伯文铅字印刷试印成功。并且把这一天定为“九·一九回文(阿文)活字节。”阿拉伯文做为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文字,从唐朝开始就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文书籍也流传到了中国。在漫长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正十九构思奇特而又生动描写夸张而又真实——话说武松景阳冈打虎从篇幅上来讲,施耐庵厚爱武松,对林冲与鲁智深各用五回描写,而对武松却用了十回,被《水浒传》研究者称为"武十回"。武松本事与酒有密切关系,他对施恩这样说:"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武松打虎是关于他的传记里的重要情节。在景阳冈酒店里,  相似文献   

11.
怀念金岳霖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19期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  相似文献   

12.
一、蒲松龄嘲弄财主(字谜)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连试不第,只好靠教书为生。有个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去当师爷。教书3个月,临近春节,蒲松龄便要告辞。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回道:“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不知长进如何?”蒲松龄应道:“八窍已通七窍。”说罢便启程返家。财主赶去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师爷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你知道蒲松龄的话是何含意吗?谜底:(不通,不通。一窍不通)二、施耐庵考弟子(字谜)明朝有个姓刘的财主,有3个儿子…  相似文献   

13.
上海哲学学会在今年4月14日至28日举行了1962年年会。现将年会上有关哲学史方面的讨论情况简介如下:(一)关于孔子哲学思想评价问题年会讨论了严北溟的《论“仁”——孔子哲学的核心及其辐射线》一文。这篇文章曾发表在今年《江海学刊》第3期上,年会之前,他将这篇文章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年会上讨论的是他的修改稿。  相似文献   

14.
王岱舆是明末清初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他从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出发,同时结合苏非神秘主义的修道方式,在自己的汉文译著中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本文着重从“习学”、“三品十条”和“正心”等方面,讨论了王岱舆的伊斯兰道德修养观及其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晴雯、麝月这两个丫鬓的风情,令人赞叹,但在《红楼梦》创造的世界里,她们的存在,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两个丫鬟的命运轨迹,教人叹息不已.她们的花开花落,是曹雪芹深沉的人生悲剧意识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全真道是大金定间成阳人王喆(号重阳)所创立的一个道教派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甘水仙源录》云:金大定中,王重阳“聚徒宁海州,立三教平等会,以《孝经》、《心经》、《老子》教人讽诵,而自名其教曰‘全真’。”王喆的七位弟子:马钰(丹阳)、谭处端(长真)、刘处玄(长生)、邱处机(长春)、王处一(玉阳)、郝大通(广宁)、孙仙姑(马钰之妻,号清静散人)合称“七真人”,亦即“北七真”。元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大力扶持全真道,邱处机又仿效佛教,建立了全真丛林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圣经》指希伯来语《圣经》,在内容上相当于《新旧约全书》中的《旧约》。《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主要不是哲学的。从形式上看,《圣经》的表述方式主要是叙事和诗歌性描写,而不是逻辑论证;从内容上看,哲学的或逻辑的思维要求思维的一贯性和不矛盾性,而《圣经》中则矛盾丛生。但是,说《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并不减损其意义和价值。作为宗教经典,《圣经》的目的不是教人以哲学,而是教人以信仰和律法,让人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它的对象是普通大众,不论男女老少、聪明愚昧。对于大众来说,至少…  相似文献   

18.
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一文里,要求抛弃文艺作品的说教功能,关注作品的形式。而对形式的推崇,又在她的另一文章《论风格》中得到进一步论证,"形式"即"风格"。在梳理中西方文论里有关风格学说的基础之上,凸显桑塔格独特的"风格"美学观,这有利于自身获得一种非理性的感官审美经验,培养一种新的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9.
从某个层面上看,卢昊的作品是中国当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变化的真实的记录和写照,他在北京胡同里找寻到时代变迁的冲突和碰撞。而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城市发展的痕迹,从《建筑碰碰车》到《消失的家园》,又到玲琅满目的商品,他的作品像是在记录,记录城市变迁的痕迹,记录那些即将被抹去的城市文化,当眼前的这一切又被新的所代替,是否我们的城市真的是在进步呢?  相似文献   

20.
正真主启示:"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学习铸造一个坚强的民族。真主降示经文启迪穆圣,穆圣以传播、复兴伊斯兰教的神圣使命为己任,创造了人类社会光辉灿烂的篇章。穆圣的丰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