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佛教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历经长期传承发展,逐渐形成高度中国化的佛教,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宗教之一,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佛教同儒家文化和道家道教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也成为沟通中外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和平纽带。  相似文献   

2.
张志刚 《法音》2022,(12):21-24
<正>在世界宗教史上,中国佛教被誉为“本土化暨中国化”典范。因此,若要真正认识中国佛教艺术,便要将其纳入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以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以史为镜、知古鉴今,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佛教文化艺术。赵朴初先生(1907-2000)很早就关注“佛教在中国的艺术化”,他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十四届大会上发言指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中国文化是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3.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传入中国后,就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种文化,发展出许多带有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特点的名词、语汇及用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五台山佛教文化、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佛教词汇及中外文化融合衍生出的文化常识等3个方面,论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流变的过程,揭示出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而构成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佛教文化遗产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宝贵资源,亟需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加以保护。一中国佛教文化遗产,是佛教作为世界级宗教的最典型代表,其多元化和包容性也是全人类辉煌文明的历史见证。截止到2015年8月,在中国的48项世界自然和有形文化遗产中,属于佛教文化的遗产就有8项,与佛教文化重点关联的2项,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并融的11项,共计21项之多。目前世界上与佛教有关的世界遗产共有37项,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及东南亚这些佛教区域,其中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华夏迄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与华夏文化逐步交融渗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中国文化,谁也不能无视中国佛教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旅游等虽然都是现代的用语,传统的佛教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确实也蕴含着这方面的内容,二千年的中华佛教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创造了不可不辉煌的佛教生态文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旅游成为时尚的今天,开发这一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以往历史上,佛教所完成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统一、人生净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贡献上。没有这些贡献的存在,佛教不可能毫无价值地长期寄生式的存在,中国化的进程也就不能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正是因为佛教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注重"善知世间"等正确对待社会的理念,所以佛教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内在转圜空间。随着现代政权的建立和意识形态的更新,在科学发达、全球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佛教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对中国佛教而言,佛教文化除历史贡献仍具有现实意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1)
<正>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约公元一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外来的佛学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历经近六百年的交融,到了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佛教文化。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佛教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探讨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丝路宗教对话的经验与世界文明前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2)
<正>宗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又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所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8)
正佛教是一种世界性宗教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续性,强烈影响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它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适应与改造自然状况的映射~[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深深地嵌入了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位民众都是佛教文化的承载者。随着中国民众向外移居,汉传佛教也随着带到海外,传播范围随着中国移民移居地域的扩大而扩大,正所谓有  相似文献   

10.
陆峰 《美与时代》2004,(7):14-15
敦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敦煌的佛教艺术是东传的佛教在一个具有成熟的封建文化的地方特有的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宗教的刺激下出现的新形态,它不仅对中国的佛教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世界佛教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表现内容较石刻艺术更为广泛、丰富、生动,细节描绘详尽,这是敦煌石窟有别于其他石窟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永信 《法音》2014,(11)
正少林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少林僧团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宗教土壤条件下创造的以禅宗文化为核心,以禅修、功夫、禅医、佛教艺术为表现形式,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少林文化具有四个显著特征:民族性,宗教性,原创性,共享性。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特现象,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佛教文化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  相似文献   

13.
开放寺院藏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藏书是我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在为数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一般都建有藏经楼(阁),其主要功能是收藏管理佛教经典及佛教方面图书文献、字画、佛像、法器等重要文物。在当前形势下,如果能够适度开放寺院藏书,加强规范和管理,不仅有利于发挥寺院藏书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一、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无可置疑,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从我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很大…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12)
正"祖庭"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的相继创立而产生的,通常是与对佛教有过重大建树或开宗立派的人物——祖师们有密切关联的寺院,被该宗派或佛教四众弟子乃至社会各界所认同,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祖庭文化。祖庭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宗教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高度的宗教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理当由全体中华民族共同来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发展,既不能与传教相混淆,也不允许假借文化之名进行传教活动,但亦不能因为佛教文化有宗教的一面而将其排除在全体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外。因此,适当区分"宗教"和"文化"就十分有必要。宗教对信众有绝对的意义,文化则对所有大众都有普遍价值。基于此,佛教在当代社会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就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文化的佛教,其实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各有所侧重,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中,它们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此,人们在许多场合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太愿意甚至不敢明确地提弘扬优秀中国佛教文化的现象就能逐渐得到扭转,中国佛教文化在社会中被广为研究和传播,既不会有传教之嫌,也不会导致佛教的"泛文化"化而影响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一起,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将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雨晴  宏伟 《五台山研究》2014,(2):F0002-F0002
<正>2014年6月6日至9日,由中国宗教学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宗教与丝绸之路"高层论坛暨2014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宗教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东汉传入至今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五台山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碰撞,成为中国化佛教的一部分,如今更已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周勇 《中国宗教》2023,(1):40-41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并就宗教中国化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论述,作出了“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8.
自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佛教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渗透到东方的哲学、伦理、文学、音乐、戏曲、美术、建筑、医学、科学等领域,从而产生了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魅力的佛教文化。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也成为灿烂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不仅在亚洲产生影响,而且远及西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与居士佛教的重要贡献密不可分。从佛教初传居士对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推动佛教的中国化、促其融入中华文化,以及明清以来中国佛教趋于衰落之后居士对佛教文化的复兴所起的作用这几个片段,论述了居士佛教对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贡献,以期对当前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