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实践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禹东 《哲学动态》2005,(11):21-24
一华侨华人文化的双重特性 中国有几千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其中大约有2000多万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这个数字的概念是: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占东南亚地区人口的5%.二战以后,各国华侨陆续放弃中国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到20世纪90年代,95%的华侨已经加入当地国籍,这表明原有的华侨社会已经转变为华人社会.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移民的后裔在观念心态上已经从"叶落归根"转化为"落地生根";在政治上已经从对祖籍国的认同转化为对居住国的认同,华人已经成为居住国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华人文化也相应经历了从中华文化--华侨文化--华人文化的转变过程.华侨文化可以看成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伸,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内容;华人文化不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翻版,而是华人居住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居住地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华侨文化也存在着由于受到居住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华本土文化相区别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仍可以把华侨华人文化作为一个复合体来加以考察和分析,而对它们的区别将暂时略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概述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的形成背景,归纳其主要特点,分析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曾是西方对华传教工作的副产品,也是华侨华人在海外落地生根,社会现代化、价值多元化的结果。东南亚地区种族复杂,宗教多元。在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交荡中,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呈现出与其它地区华人基督教相异的特点。当前,基督教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影响日增,但难以成为华人社会的主流文化,华文文化、华人佛教和伊斯兰教复兴力量则是影响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华侨华人民间信仰具有如下特点:(1)与华侨出国同时向海外传播;(2)寺庙与会馆同处一所;(3)创造海外本土神明。本文还探讨了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两种发展前景:(1)由于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包括民间信仰)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以及民间信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民间信仰可能继续维持发展;(2)随着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民间信仰也会逐渐融合进当地宗教信仰之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研究:以大波士顿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人基督教的历史与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几乎一样长。大波士顿地区的华人基督徒出现较早,但华人基督教会直到1946年才出现。该地区现有华人基督教会近30家,信徒5000多人,约占当地华人总人口的5%。华人新移民加入基督教会的主要原因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变迁;寻求族群归属和文化认同;寻求物质与精神帮助;华人教会的主动宣传。华人基督教会的特点有:组织独立,神学保守;华人新移民是华人基督教会的生力军;普通话、英语和粤语三种语言并存;尽量少谈或不谈政治。华人基督教会的功能有:解决华人信仰问题;团结华人;服务华人,教育华人,帮助华人新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同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华人基督教会是华人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文报刊和中文学校一起构成美国华人文化社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日本鹿儿岛南萨摩地区曾经是早期中日两国宗教、文化与贸易的热门汇聚点。当时的华人移民随着贸易航线而来,在此地谋生、定居的华人逐渐增加,华人的原乡宗教信仰也在此传播扩散。在当地的日本神社中也开始出现妈祖与日本神祇并祀之现象。妈祖信仰进一步在往来鹿儿岛的航海人之间传播,使得此地成为日本海神信仰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归顺日本国籍的南萨摩华人逐渐融入日本社会,妈祖信仰也逐步与当地宗教信仰融合。南萨摩笠沙町片浦地区的林家妈祖信仰被林家后裔传承延续,并被南萨摩市政府重视,成为南萨摩笠沙町所指定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通过对其调查研究,发现现今林家妈祖的神圣性消逝与华人的身份文化认同有着莫大之关系。华人在移民之初,原乡神祇原被视为非物质性祈求航海安全的宗教寄托;转至近代,由于原乡宗教信仰的消逝与断层,原乡神祇逐渐转变为物质性承继华人身份认同的遗产象征。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而形成的;转型后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在华人社会和所居地社会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为共有价值的追求,即获得信仰神灵精神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整合华族各方资源、和谐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等四方面。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可以作为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价值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启思。  相似文献   

7.
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汉学丛书》中,收有6位华人教徒所撰写的18部西文著作。华人教徒的著作广涉中国的制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虽有传教方面的动机,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这些著作在获得汉学界认可和赞誉的同时,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中西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华人教徒的著作不仅是"交错的文化史"的较佳注脚,还展现了汉学史的多样性,也为解读"侨居地汉学"提供了难得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从组织承诺到组织忠诚:华人组织忠诚的概念内涵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西方组织忠诚研究——从组织承诺到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发展过程,显示西方组织忠诚概念深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尽管西方从组织承诺又发展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但研究长期切割了组织忠诚的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忠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近期研究发现华人组织忠诚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成分,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进一步深化华人组织忠诚研究不仅必要,对于构建适应华人文化的组织行为理论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宗教是海外华人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对华人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本文根据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特定内涵与构成,分析华人传统宗教具有中华性和当地性的二重特性及其表现,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对影响华人传统宗教生存发展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测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兴平 《中国道教》2001,3(2):35-38
文昌文化不仅在亚洲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远传欧洲和美洲,并且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较多的地区。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便可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以及遗风、遗俗,同时也不难发现文昌文化的流传。在旧金山的华人社区,有一座“天后庙”,位于天后街125号。该庙主祀海神妈祖,又以关帝、文昌陪祀。其中文昌塑像容貌温良和蔼,面颊无须,身着金色长袍,头戴四方金花帽,右手握印,左手按膝,显然是科举神的形象,只是穿着与国内所见文昌帝君塑像稍有不同。此庙由华人社团三邑会馆(广东南海、番禺、顺德,附三水、清远、…  相似文献   

11.
青云亭为明清之际马六甲华人领袖“甲必丹”所创建,兼具华人神庙与治理华人事务官署的双重功能;而《六十甲子灵签》是青云亭用以供华人信众进行签占活动的签谱,因与该亭所祀主神“观音菩萨”相配合,又名《观音灵签》.这部签谱传自中国沿海闽南地区,随着移民的步伐传入东南亚以后,为适应海外华人的信仰需求与生存需要,被赋予了具有海外华人宗教文化特征的“神性”解读与丰富内涵,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族群、施行教育、传播文化等多种作用,长期以来对该地区华人族群的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马散记     
2002年,《中国宗教》杂志社一行5人参加了分别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的“华人期刊展”。这次展览是中国大陆首次在东南亚举办的期刊展,此前类似的展览多由香港和台湾等地主办,因此,这次展览引起了新马两国华人的高度重视。展览首先在新加坡的现代书城举行。步入现代书城,宛如走进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化展示厅,从传统文化到时尚新潮一应俱全,令人仿佛来到了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很多当地华人把这里当作传承和延续中华文化的最佳场所,闲暇之余,往往举家到此看书买刊,因此这里总是人潮如织、熙熙攘攘,当地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独立后华人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异化的个案分析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杨瑞文新加坡共和国自1965年独立以来,因3百万人口中有75%是华人,有人戏称为第三中国。因26年来各种族杂处,又继承了英殖民政府官僚体制,英语为唯一共同行政语,华校消失,遂形成“受英文教育者”与“受华文教育者”(包括老一辈华族移民),在华族精神文化上与民族凝聚力上分裂、割绝与对立的文化现象。一小部分受英文教育者要全盘西化,学英语,用刀叉,吃西餐,唾弃华人母族精神传统,反对华人语言文化,提出“新加坡华人非华人”,应成为“世界公民”的论调。他们崇尚英美生活方式,认同西方价值观,宣扬“文化”。另一方面,受华文教育者,包括老一辈移民却热爱华族优良传统,维护华人语言文化的传承。他们卑视异化了的华人,批评他们“变种”,不爱国,数典忘祖,成为“无根异类”。此情势发展至今年,益形尖锐化,在报章上互相攻讦,批评,互伤感情。华族精神与凝聚力至此被异化、分化而削弱、变异。新加坡华人产生这种分裂、异化的现象,正反映出200年来受到西方势力与文化冲击的结果。新加坡独立后,华人从同质的社会与文化,转变为异质、多元的社会与文化,其原因有:①英殖民及亚细安政治上的影响;②经  相似文献   

14.
《三宝垄华人编年史》原稿出自印尼爪哇三宝垄(Semarang)、塔兰(Talang)、井里汶(Cheribon)三地华人庙宇所珍藏的档案,实际上就是记载15-16世纪当地华人社会的档案。本文根据《三宝垄华人编年史》有关华人穆斯林活动的记载,并结合中外史籍的相关资料,对早期华人穆斯林在印尼伊斯兰教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索,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印尼早期华侨华人的历史,论述华侨华人对印尼历史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世俗化的主要表现是:传统宗教信仰内容的淡化;宗教崇拜形式的简单化和现代化;传统宗教的伦理化和当地化等.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宗教仍将继续在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中居主流地位,继续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和民族文化认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澳门即将回归中国,这是令全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事件。其实,澳门的回归,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重要的文化问题。从历史上讲,澳门文化与内地文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澳门文化是内地中华文化的传播及其在澳门的发展。历史上澳门文化的发展与转变,都离不开内地文化的发展及其向澳门的传播。这其中,从西方传到澳门的天主教文化和其他西方文化,虽然对澳门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于澳门的葡萄牙人和葡裔澳门人之中,而对占澳门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来说,来自内地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谁是海外华人?海外华人是谁?海外华人如何自我理解?我们如何理解海外华人?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心理分析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要素构成、表现方式及生成机制进行一个架构式的检讨。文章首先指出,文化认同主要由文化范畴认知、文化自我确认、文化价值承诺和文化价值卷入四个互为关联且相对独立的要素构成;进而文章提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在社会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乐意公开声称自己的华人身份,偏好中华文化的部分相关范畴,积极参与华人社会的公共事务,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为人处世,以及关注祖籍地及当代中国的发展;最后文章对影响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建构的若干社会情境因素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13日-23日,卓新平所长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学术考察团"一行6人,应"东南亚空中大道联谊会"的邀请,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实地考察华人(华族)及华社的宗教信仰及文化生态,进行华人社会之多元宗教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以期加深对于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形态的"心性之体认"与"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伊斯兰国家,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汉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口2626万,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马来人全部信奉伊斯兰教,此外,原住民、华人和印度人中也有比例不等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近现代以来泰国华人穆斯林的身份认同的变化,旨在阐明泰国华人穆斯林群体不能简单地被归为一个同质化的群体,对此类人群的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地方或国家的层面上,华人穆斯林在所处社会中的"同化"问题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