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耳其的伊斯兰主义运动极端化色彩较弱,但也一直面临极端主义的内外挑战。土耳其在政治参与、宗教体系、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构建了预防和遏制极端主义的柔性治理框架;近年来以反恐为核心的刚性去极端化措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耳其的反极端主义实践推动了国内伊斯兰主义主流的温和化,国内恐怖袭击得到有效遏制,在为世界各国提供有益启示的同时,其纵容极端组织发展却最终深受其害的教训也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伊巴迪教派源于温和的哈瓦利吉派,最早形成于巴士拉,其名祖为阿卜杜拉·伊本·伊巴德。公元8世纪,伊巴迪教派传入阿曼,形成独具特色的神学、法律与政治主张。阿曼伊巴迪教派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建国浪潮,为阿曼政治与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伊巴迪教派的政治治理原则奠定了阿曼部落社会的基调;传统伊巴迪国家的挑战型塑了现代阿曼苏丹国的统治策略;作为一种传统意识形态,伊巴迪教派的价值观仍然主导着阿曼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学诚 《法音》2014,(6):8-9
正佛教思想以其对世界规律的智慧和深刻洞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以慈悲和平的精神倡导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思想对抵御宗教极端主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宗教极端主义是极端主义盗用宗教旗号,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偏激的阐释,用绝对化的观点煽动宗教狂热,制造教派之间、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但由于它以宗教形式和宗教语言来包装,对一些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法国境内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暴恐频发,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在系统性分析法国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分析法国政府对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治理教训以及当前的治理思路。研究发现,开放式移民政策、移民融入失败造成法国穆斯林族裔分裂思想加剧,同时法国政府因疏于排查外部势力渗透、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宗教治理不健全、青少年教育保护缺失等,导致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在法国本土持续扩散。近年来,法国政府在增加情报力量投入、加强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转向,着力保障未成年受教育、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解决伊斯兰政治化等“根源性”问题,并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法国治理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积极部署针对性预防措施、依法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的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是美国基舀教新教中的保守运动,它开始于19世纪晚期。它特别强调的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和传统价值观:圣经无谬误、耶稣是室女所生、耶稣基督具有神性、他为人代死而赎罪、基督的复活并升天,并且将会再次来临、虔诚的义人死后会复活升天,等等。 基要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美国墓督教奋兴运动。到19世纪时,这一运动的基本信念几乎被所有正统的新教派,特别是福音派一律接受。有组织的基要主义运动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它是自1876年第一次集会以来的一系列圣经会…  相似文献   

6.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乃至国际政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为使人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泛伊斯兰主义与中国穆斯林的关系,使西部大开发中的穆斯林各民族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就泛伊斯兰主义的团结精神、新泛伊斯兰主义的要旨、中亚“新瓦哈比”运动与沙特瓦哈比教派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证方法方面都有创新。但是,在如何克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树立理性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超越相结合的价值观,显然是心理学价值观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国的功利主义、伊利都主义和宗教自由主义引发安立甘教派的身份认同危机。领导牛津运动的书册派试图通过回归大公传统,遵行中庸之道以重构安立甘教派的身份认同。他们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当今的英国安立甘教派和整个基督宗教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末英国爆发了要求废除大西洋奴隶贸易和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废奴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组织体系和目标选择,以及斗争和动员方式等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运动的所有典型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社会运动和第一次获得成功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本文将着眼于英国废奴运动初期阶段的1787至1792年,结合对社会运动这一概念的分析比照,探讨一些杰出的废奴主义者在废奴委员会组织体系内,发动民众请愿和抵制运动,并通过集会和演讲、文学和视觉艺术等手段传播反奴主义的信息,从而唤起民众的巨大的反奴热情.  相似文献   

10.
法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所长J·斯托泽尔根据‘欧洲价值系统研究小组’于1980—1981年对欧洲九国(除希腊和卢森堡两国外的八个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以及西班牙)所进行的价值观调查材料,编辑出版了《当代欧洲人的价值观调查》一书(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83年共309页法文)。从多样化角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西方生态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主义,是“新社会运动”的主流,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反现代性的政治思潮与实践。以E.拉克劳与C.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激进多元民主理论、生态主义政治立场、对启蒙运动的批判以及后结构主义方法,为生态主义实践的深入扩展提供了方法。一生态主义实践生态主义可以追溯到绿色和平运动在西方的兴起。生态主义深受卢梭和尼采等人为代表的欧美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及发展方向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生态主义被定义为在生态学中建立和嵌入(embed…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主义是一种看重个体所拥有的财物的价值观。本文回顾了青少年物质主义的成因、测量与干预方法。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同伴和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常用的测量方法包含青少年物质主义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以及消费者卷入度等自陈量表,操作性测量工具——拼贴画,以及想象、观看社会榜样视频等启动青少年物质主义的方法。干预活动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等渠道展开。未来研究值得关注下述两点,一是从新角度考察环境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二是开展本土化的青少年物质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抑郁问卷,对9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比较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都显著正向预测了大学生抑郁; 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正念在社会比较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抑郁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物质主义价值观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正念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30年代,福音派作为一种思潮从英国国教会内部产生,后来扩展到其他不从国教教派中。福音思潮的勃兴促成了一场持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英美基督教复兴运动(大觉醒),在此过程中,福音派逐渐形成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内在的转变。19世纪20年代成为一个分水岭,此前的福音派强调重生,其主流持正统的加尔文主义教义,促成了跨教区传教、跨教派联合等淡化宗派差异的新气象;而此后,福音派中的卫斯理循道宗社团发展迅速,他本人所持的阿米念主义教义也广为流传,循道宗成为之后复兴运动的主流和福音派的主要代表。福音派内涵上的转变使得复兴运动转为奋兴运动,失去了其早期的心灵冲击力。  相似文献   

15.
正"去极端化"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做好宗教领域"去极端化"工作,必须具备战略思想,采取多种方式,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极端主义由极端思想、极端主张、极端要求和极端的行为等要素构成,宗教极端主义也不例外。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不是教派或学派,而是打着宗教旗号的社会政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土耳其的宗教少数派,阿拉维派是许多信仰仪式和实践迥异的异端派别的统称,萌生于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冲突之中,诞生于奥斯曼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地区,长期处于受压制和迫害的境况,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种族特征的内婚制宗教群体。土耳其阿拉维派是一个将神秘主义、什叶派宗教神学、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乃至基督教神学相结合的宗教教派,所以其宗教信仰涵盖了苏非主义、什叶主义、基督主义与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思想,属于广义的什叶派范畴,并通过"赛姆"和"审问"等宗教仪式来实践宗教理念。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阿拉维派是凯末尔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与左翼政党结盟,反抗逊尼派伊斯兰主义。目前,维系阿拉维派的传统纽带进一步瓦解,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诸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虽然已超越土耳其国界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但还要为争取合法身份地位进行艰难抗争,要为彻底摆脱边缘化处境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以"反君士坦丁主义"理念为切入点,结合当代激进改革派神学家尤达及其耶稣政治的伦理观,展开对激进改革派神学的介绍与阐释,提出激进改革派神学以反君士坦丁主义为基本理论预设,强调自由"联合体"的教会观、宣告以"上帝国"对抗"基督教王国"的终末论、门徒伦理及和平主义等观念,是一种独具伦理性、实践性、教派性、民众性与批判性的神学建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持续升温的宗教文化复兴运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高等院校中面临着严峻的反宗教渗透压力。针对不同类型的宗教历史特征,反宗教渗透工作也有不同的重点。针对西藏、新疆等地的渗透,应当重点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思想;针对新兴宗教的发展,应当警惕其蜕变为邪教的可能;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应该及早警惕,全力抵御"和平演变"的可能。最后,对于宗教一般性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制定出一套多学科、多层次的教育方案,深刻地说明科学世界观的无神论属性。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9,(1)
在近代早期的法国语境中,"民族"(nation)一词原本指涉多种义涵,但随着17-18世纪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多元"的意象逐渐被统摄为"一体"。在外部,同"异族"的区隔强化了法兰西民族的特殊性;在内部,对地方的整肃明确了民族之体的完备性。"法兰西民族"逐渐作为整全唯一的政治体概念,形塑近代外交与国际法中的主权国家话语。在其背后,"历史书写"追溯了民族身份的"同一性"记忆,"政治意愿"强化了外部御敌与内部团结的"统一性"意识。1789年的大革命继承了这种统一的"法兰西民族"叙事,议会论辩既阐发了"民族取代国王"的现代主权法则,又确立了人民之间"政治意愿"的合法性。"法兰西民族是一个"既是革命论辩的核心,也是政治生活的共识。它构成了此后民族主义的基础,不仅塑造了现代民族国家的修辞方式与话语结构,还影响到了20世纪的中国政治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打倒"旧道德"和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先锋,他的"无后主义"是其反传统伦理的一个极端表现。这种主张虽然在"五四"时期尽显新异,但是却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困难。胡适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批评儒家的"后代"观念,通过否定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观念提倡社会不朽论,以一个娶妻生子并且躬行孝道的形象宣扬无后主义和否定孝道。无论胡适的无后主义还是非孝思想都是一种错位的思考,不仅他的学说本身内含无法化解的矛盾,而且他的理论与实践也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