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粤东古邑之称的潮阳县,文化遗存丰富。境内的大南山、小北山、海门山林木俊秀。垒垒青石之中,有历史久远的多彩的岩洞佛教文化遗跡。这些对研究潮阳佛教史有相当的价值。已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为县城郊西山的海潮岩。洞宽深各约四米,方志载:“唐大历初年(约公元766年)名僧惠照常棲止于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6,(5)
广东潮阳县灵山护国禅寺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它位于潮阳县西铜盂区界内的小北山麓,唐贞元七年(791),由高僧大颠倡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自然环境十分幽雅。寺后有座保护完好的开山祖大颠和尚墓塔。据明朝隆庆《潮阳县志》记载:大颠和尚“长庆四年(824)一日告辞大众而逝,年九十有三……墓塔在灵山寺左(因历史兴废、寺院改建、塔今处寺后)。至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  相似文献   

3.
潮阳地区的文化底蕴积累深厚,民间的文化艺术也是源远流长,不仅内容多姿多彩,也具有显著的特色,如潮阳的英歌舞、笛套古乐和剪纸远近闻名,被国家誉为潮阳的民间艺术"三瑰宝"。文章结合潮阳民族文化和潮汕饮食文化进行餐厅空间设计,研究其元素具体运用原则,使其能在日后设计中得以实践。  相似文献   

4.
宫观     
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节的处所,为道宫和道观的合称。古祀神之宫观,始见于《史记·封禅书》汉武帝令在长安、甘泉建观,以候神人。但均非道观。道教宫观盖源于张陵之二十四治。“治”乃五斗米道的传教点区,其治所亦道士祀神修道之所,多设在山中,“置以土坛,戴以草屋”,“治馆之兴,始乎此也”。至晋,或称治、或称庐,或称靖(又作“静”),东晋始称馆,北朝始称观。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7,(1)
广东潮阳市佛协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本刊讯1996年12月2日至3日,广东省潮阳市佛教协会在市佛协大楼隆重召开潮阳撤县建市后的第一次代表会议。来自全市的佛教代表96人参加了会议。汕头市佛教协会会长定根法师以及汕头、潮阳党政有关部门领导莅会致贺。心印法师代...  相似文献   

6.
(64 ) 1 0 85页 :“汝阳令 ,汉旧县 ,属汝南。何故属汝阴 ,晋武改属汝南。按晋武分汝南为汝阴 ,何所言非也。”按 :何所言不非 ,魏时本有汝阴郡。详下第 (65)条。(65) 1 0 85页 :“汝阴太守 ,晋武帝分汝南立。”按 :《晋志》豫州汝阴郡 :“魏置郡 ,后废 ,泰始二年复置” ;又本志豫州刺史汝阳太守汝阳令 :“何故属汝阴 ,晋武改属汝南” ;又《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三颍州 :“在汉则汝南郡之汝阴县也 ,魏、晋于此置汝阴郡 ,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田。……汝阴县 ,本汉旧县 ,属汝南郡。魏文帝黄初三年属汝阴郡。”然则魏时有汝阴郡明矣 ,后废 ,…  相似文献   

7.
(129)1145页:“郧乡令,本锡县,二汉旧县,属汉中,后属魏兴,魏、晋世为郡,后省。武帝太康五年,改为郧乡。何志晋惠帝立,非也。锡县令,前汉长利县,属汉中,后汉省。晋武帝太康四年复立,属魏兴。五年,改长利为锡。”按:西汉置锡县,治今陕西白河县东南汉江南岸、白石河西,西魏废;郧乡县,西晋太康五年置,治今湖北郧县,元初废;又长利县,西汉置,治今湖北郧西县西南,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复置,次年又废。本志以上郧乡令、锡县令两条述沿革疑有误。又《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太和二年(228年)二月,“锡县为锡郡”,景初元年(237年)六月,“省锡郡,以锡县属…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与医学关系密切,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特别是,古代道士多入山修炼,一旦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永年县道教协会筹备组于元月17日在榆林玉皇宫召开了第一届道教文化交流会,全县各宫观的道士、居士及信徒2000余人参加了首届文化交流会。县宗教局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观看了道教文武道场。这次道教文化交流会,促进了我县道教各门派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  相似文献   

10.
介休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那里繁衍生息。据史料记载 :鲁隐公五年(前 71 8年 )“曲沃庄伯伐翼 ,晋翼侯奔随”。随就在介休城东 ,为晋大夫士会的食邑。晋顷公十二年 (前 51 4年 ) ,境内始置邬县。秦代设界休县 ,与邬县并存。新莽时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北周置郡 ,唐代设州 ,1 992年撤县改市 ,介休之名沿用至今。介休历来地灵人杰 ,尤以春秋晋国功不言禄、功成身隐的介之推而名播四海 ;介休人文荟萃 ,蔡邕、李世民、张商英等众多名流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其文物古迹多达 1 50余处 ,其中不乏…  相似文献   

11.
(93)1120页:“黾阳令,何志不注置立。晋末平吴时,峡中立武陵郡,有黾阳、黔阳县,咸宁元年并省。”按:“晋末平吴时”有误。按晋起泰始元年(265年),及泰始八年,以王濬为益州刺史,濬造大船,准备伐吴。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伐吴,次年三月吴亡。又所谓“西晋”,止建兴四年(316年),至于所谓“东晋”,更延至元熙二年(420年)。如此,“平吴时”及“咸宁元年”都决非“晋末”。疑此处“晋末平吴时”当作“晋未平吴时”,“未”、“末”盖形近致讹。(94)1121页:“僮阳令”按:《水经·沮水注》:“沮水东南流,迳沮阳县东南。县有潼水,东迳其县南,下入…  相似文献   

12.
王一 《佛教文化》2009,(5):55-59
晋·明果大师 四川资阳人,生卒年月不详。幼年剃发,从师竺法护(月支人),云游名山,护法建寺。约在晋武帝太康年间(约290)回蜀,后到峨眉山宝掌峰结茅驻锡。大师博学经论,见多识广,在峨眉山中有很高的名望。驻锡宝掌峰时,往乾明观(今中峰寺)驱逐妖孽,因此被道士礼请为该观(寺)主事。大师随后将道观改为寺院,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道教协会原于1962年9月成立,“文革”中停止了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经省政府批准,于1993年3月5日至8日在成都青羊宫道观召开了四川省道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恢复了四川省道教协会。出席这届会议的代表72名(其中来自全省32座宫观的乾坤道士56名,道教居士和研究道教文化的学者16名)。特邀中央统战部,中国道教协会,省级和有关各地、市、县列席会  相似文献   

14.
尹志华 《中国宗教》2018,(12):76-77
道教与医学关系密切,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乐清县道协于1992年12月1日至4日,举办了正一清微派道士培训班。参加学习的道士117人,有入道60年以上的老前辈,也有初入道门的新道徒。温州市道协陈会长亲临培训班作了动员报告,乐清县委统战部施仁芬副部长作了学习“十四大”文件的辅导报告,县道协副秘书长马达民先生作了学习小结报告,并布置了今后任务。在短短四天中,学员们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的报告和《浙江省宗教管理条例》、《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温州市道教协会宗旨·会员守  相似文献   

16.
四月下旬,在上海市宗教局和上海市道协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走访了上海郊区的南汇、川沙等县,对正一派道士的活动情况作了初步的调查了解。上海市现有正一派道士千人左右,除市区100多人外,其余大部分分散在浦东一带的南汇、川沙、上海县和西北部的嘉定县。他们的年龄一般都在60岁以下,能做经忏活动的约占30~40%,即三、四百人。上海市、县宗教事务部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按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上海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胡阿祥 《学海》2005,(4):42
(81)1103页:“荥阳、晋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按:《晋志》司州荥阳郡“泰始二年置”。考《三国志·魏书·傅嘏传》,魏正始年间,傅嘏“起家拜荥阳太守”,则荥阳郡魏时已置。又《水经·济水注》:“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杨守敬《水经注疏》云:“《晋志》、《宋志》皆言晋泰始初置荥阳郡,《寰宇记》同。盖魏建郡旋废而晋复置也。《魏志·傅嘏传》,为荥阳太守,在正始末年。又《晋书·魏舒传》,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在晋文王时。”然则荥阳郡初置于魏正始三年,魏末暂废,而晋泰始…  相似文献   

18.
围棋作为一项古老的智力运动,蕴涵着阴阳哲学、象数系统、平等观念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更积极参与围棋活动,孕育出独特的围棋文化特质。一、道家棋缘在道教形成之前,秦汉的道家学派已开始涉猎围棋。而道教围棋文化正式诞生的时期当在两晋之际。此时王质观棋柯烂的仙弈故事已悄然传世,并被后世道士和好道者大力宣扬。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谦称"不知棋局上有几道",亦从侧面说明了道门中围棋活动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道教养生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越利 《中国道教》2001,(4):41-45,47
宗教最主要的功能是给人以精神慰藉 ,提供一种精神寄托。但道教不仅关注人的精神 ,还珍重人的肉体 ,重视医学 ,精通养生。这一特点在诸多宗教中显得很突出。文献记载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百岁道士还是著名的道士医生 ,均代不乏人。有人统计 ,六朝道医占当时全部医生总人数的 2 8.7%。在民间 ,过去百姓说“十道九医” ,道医董奉、鲍姑、孙思邈、韦慈藏等被奉为医神或药王 ,享受祭祀。因此 ,在近代道教学中 ,少不了道教医学一科。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医学的一部分。神仙信仰是促使道教医学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按照神仙信仰的说法 ,仙首先是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20.
五台自秦汉置滤县,迄今已二千余年,可谓历史悠久.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气候寒冷,地瘠民贫,再加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及五台山上层僧侣的剥削压迫,使广大人民生活无着,不断激起五台人民的反抗,历史上曾爆发过几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据《五代史》载:金朝天会四年(公元一二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