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思想或者哲学历来就是在人类的各文化圈内部成长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都要利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思想资料。没有思想、观念上的批判继承,也就不会有什么哲学、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这应该是一般的道理。但是,在讨论关于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与当代哲学和文化的关系时,所以产生一些问题,往往也是发生在这里。我们知道,所谓的传统哲学、传统文化总是在时间上相对先于现代的哲学和文化。但是,它们由于处于统一的历史发展长河之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明阶段,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命题来解释: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从那个时代开始,在这几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们已经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正是于这个时代建构在阴阳五行观念思维模式上的中行思想.即“以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以宗法制的伦理道德为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1].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关联思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念以及生发的哲学思想和态度,也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日本哲学     
主持人手记:石田梅岩(1685--1744)是德川时代(1603--1867)杰出的庶民思想家,他创建的町人哲学——石门心学,成为日本近世哲学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德川时代历时200多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从哲学思想史上看,此间创造出独自的思想体系的思想家辈出。儒学内部分化出朱子学、阳明学、古学等学派并开始本土化建构;神道在吸取儒佛思想基础上也着手其理论化论证,佛教则通过吸取世俗伦理道德而更加世俗化,国学、洋学等在理论上也都各具特色。在纷繁的德川思想谱系中,在野思想家的出现及其提出的具有活力的思想理论,给德川思想增添了奇光异彩。石田梅岩建构的町人哲学是其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相对主义萌芽于18世纪文化哲学思潮兴起的欧洲,其借鉴了当时的历史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理论资源,创造了新的哲学传统,坚持从人的创造活动出发,来构建历史本体论,并开启了与近代理性主义相对立的哲学传统。之后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思想武器。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是具有积极性与局限性的“双重”面向。我们在尊重、理解、平等看待各种文化时就要发挥这一思想的积极性,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繁荣。当然,对于一种思想理论而言,难免会有其不足的方面,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以其积极的方面来促进自身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同时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方面我们也要加以批评地吸收,达到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劲松 《学海》2002,(4):10-14
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出发 ,运用理论建构和实践建构的方法 ,对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体系的形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丰富、完善都与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紧密结合 ,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三个代表”思想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关注 2 1世纪的世界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源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专题化的表达方式和辐射式的逻辑构架 ,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孔子对天命的理解和体认,是在对殷周时期对天的基本价值观批判继承与创造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孔子的天命观,经历了一个由信仰、怀疑直至超越的历程,经历了由神学、道德天命观向带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念转化的过程。在人性论上,孔子作为“人性”理论的首倡者,奠定了以后儒家思想中对人性问题叙述和理解的基调,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后来的孟子、荀子将人性问题从善恶两个方面做了极端性的发挥。本文指出,由于受殷周以来传统政治思维模式的影响,孔子把其天命论、人性论作为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政治价值依据。如果说天命为孔子政治思想体系建构的外在价值依据,那么,人性则成为孔子政治思想体系建构的内在价值依据。孔子的思想体系正是寻找到了具有超越性的两大价值依据,因此,不但具有了超稳定的仁—礼政治结构模式,而且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社会与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强调,这种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这些表述主要从观念文化或知识文化的角度来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并揭示了这种文化建设无论历史任务、目标取向还是就其思想基础、社会条件而言,都具有新的属性。那么,这种新的文化形态究竟“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就一个国家而言,…  相似文献   

8.
叶南客 《学海》2004,(2):52-58
本文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我国经济先发达地区也应该成为三个文明率先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并就区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作出了较深入的理论探析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现代化的四个战略重点和深化文化体制、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等七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刘海军 《美与时代》2014,(11):98-98
摄影在传入中国的初期,绝大部分照片都是外国人在中国拍摄所得,而早期涉足摄影的中国人也不过是邯郸学步,依照西方的模子拍摄。随着国人对摄影的了解,摄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产生出了新的火花。西方摄影与中国传统艺术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形式,而中国美学意境论在西方摄影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上又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摄影艺术的萌芽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摄影艺术理论,也开始萌芽和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摄影意境也应该有新的解读,现代的摄影家需要到生活中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时代意境。  相似文献   

10.
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思想中,正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历经了许多演变。从希腊神话、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系的主流希腊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注入自然法的启蒙观念,汇合为自由主义的体系,并在此母体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影响,这构成了西方正义概念迄今发展的主脉。许多思想与观念都对正义的概念发生深刻影响。它的种种涵义是从它产生以来在整个西方历史中逐步增添、发展、补充进去的。在这些历史的嬗变中也不断产生新的综合形式。大致地说,在它产生于希腊思想之后,在基督教教义、自然法理论、近现代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观念基础上都产生着新的综合。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的理论是西方概念在当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西方思想中,正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历经了许多演变。从希腊神话、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系的主流希腊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注入自然法的启蒙观念,汇合为自由主义的体系,并在此母体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影响,这构成了西方正义概念迄今发展的主脉。许多思想与观念都对正义的概念发生深刻影响。它的种种涵义是从它产生以来在整个西方历史中逐步增添、发展、补充进去的。在这些历史的嬗变中也不断产生新的综合形式。大致地说,在它产生于希腊思想之后,在基督教教义、自然法理论、近现代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观念基础上都产生着新的综合。罗尔斯公平的正义的理论是西方正义概念在当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相似文献   

13.
神话一直是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研究方法、理论解释图式、思想方法及侧面发生变化,其热点也在变动着。本文认为神话是一种认知体系,是前科学的开端。此外,本文通过考察神话的创造特点、思维形式和方法论原则,考察其体系反映出来的认知模式及科学观念因素,阐明以神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与科学认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先进文化 ,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一个发达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社会 ,不仅要有先进的生产力 ,还要有先进的文化。文化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创造力的载体 ,是衡量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由积累和创造而成。今天 ,我们建设先进文化 ,必须在充分继承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不断创造出新的优秀文化成果 ,逐步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华优秀文化 ,是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提升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我们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当前和未来的维度,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来认识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它真正要传达的不仅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且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勃勃生机,为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心性文明"思想,是基于时代与实践的需要,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人文主义的基础上,积极吸纳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形成的以道德文明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内涵是丰富深刻的,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道德文明建设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管子》的社会保障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齐鲁文化的思想体系中,《管子》的社会保障思想最为丰富,其中的富民济贫、救灾赈济、鳏妻篓銎废疾善皆i所养、安老怀少等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今天也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佛教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间佛教就是近现代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佛教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探索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方法,发挥人间佛教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由香港佛光道场赞助,  相似文献   

19.
刘同舫 《哲学研究》2023,(3):5-14+126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大历史观,积极推动人类社会历史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在秉持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历史意识这一思想前提下指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叙事。唯物史观赋予中国道路以现代性理念,推动中国道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现自主创新,使中国在现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构建出现代化新道路的宏伟图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立足新的历史高度和时代起点,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展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之变”的辩证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基于世界历史理论分析全球现代化发展的多元路径,开启了世界历史时代转变的新起点,推动了当代世界共同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展现了现代化的崭新图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助于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及文化体系的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 ,也是现代化必要的观念基础。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领域生发的新伦理观念 ,对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根基产生了巨大冲击 ,也为现代道德和现代文化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 ,推动着传统观念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