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2,(10):29-29
法轮功邪教盗我佛教“法轮”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李洪志“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诬我佛教而自称“最高佛法”,恶紫夺朱,欺骗、蒙蔽了无数的海内外民众,祸国、祸教、祸民,其罪业、其危害罄竹难书,一时世人因谈“法轮”而色变,佛子因言“佛法”而蒙羞。这真是佛教亘古未有的大耻辱,天地不容之大邪恶。  相似文献   

2.
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各方寺院,诸山长老,四众弟子: 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奉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以“法轮”喻佛法,以“不杀生”为首戒。欣逢中华民族百年未遇之盛世,我佛教信众,莫不馨香祝祷国泰民安。 岂料“法轮功”起,逆缘陡生,李洪志出,噩梦骤临。何方屑小,竟敢盗我佛教“法轮”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其“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耶说。“法轮功”每每欺诓世人,世人遂因谈“法轮”而色变;“法轮大法”屡屡祸害天下,佛子竟因言“佛法”而蒙羞。这是佛教亘古未有的大耻辱,佛法万劫难容的大…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1,(3):1-1
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寺院,诸山长老,四众弟子: 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奉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以"法轮"喻佛法,以"不杀生"为首戒。欣逢中华民族百年未遇之盛世,我佛教信众,莫不馨香祝祷国泰民安。 岂料"法轮功"起,逆缘陡生;李洪志出,噩梦骤临。何方宵小,竟敢盗我佛教"法轮"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其"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法轮功"每每欺诓世人,世人遂因谈"法轮"而色变;"法轮大法"屡屡祸害天下,佛子竟因言"佛法"而蒙羞。这是佛教亘古未有的大耻辱,佛法万劫难容的大邪恶。除夕万家团圆,"法轮…  相似文献   

4.
李洪志是打着气功旗号起家的,名称开始叫“法轮功”,但他说他传的是“法轮佛法”。他的“法轮佛法”“不是低层次祛病健身的气功”,也“不是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为了与气功与宗教相区别,李洪志经常使用“法轮佛法”、“法轮大法”、“法轮修炼大法”、“法轮佛法大圆满法”、“宇宙根本大法”等名称,他的书也多以“法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2,(10):62-62
人民日报北京9月18日讯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今天通过决议,号召全国各地佛教团体、四众弟子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树立正信,倡导正行,广泛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同时深入揭露、批判“法轮功”邪教,用慈悲之心,感化冥顽,拯救迷者;以正义之举,除恶反邪,去伪匡正。决议指出,“法轮功”邪教盗我佛教“法轮”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李洪志“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诬我佛教而自称“最高佛法”,恶紫夺朱,欺骗、蒙蔽了无数的海内外民众,祸国、祸教、祸民,其罪业、其危…  相似文献   

6.
问:法轮功标榜自己是最高佛法,故又名“法轮大法”、“法轮佛法”,那么它与佛教是什么关系?答: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无论是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外在的形式上,法轮功与佛教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李洪志本人也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从佛教界来说,法轮功是一种附佛外道和邪教,根本就不是佛法,所谓“最高佛法”也就无从谈起!问:李洪志在其《转法轮》等书中运用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佛教名词概念,那又该怎样理解?答:李洪志不信佛教也不懂佛教,只是剽窃了佛教的一些名词,想利用佛教的影响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佛教的人民群众。问:听您这么说,…  相似文献   

7.
种菜小记     
闲云 《法音》2000,(8):41-41
随着中国僧团入住蓝毗尼中华寺,汉传大乘佛教的种子又重新播撒在佛陀的故乡。古德有言:法轮未转食轮先,修行进道、弘扬佛法,也要靠适当的营养来资养命根。 在佛陀时代,沙门释子依照佛制是托钵乞食或接受施供,今天的上座部佛教僧人仍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因地域关系,中国汉传佛教却有着不同的习惯。 汉传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素食。不过须根据人体需要,用丰富的菜蔬来补充营养的缺乏。如是吃菜又成了第一大问题。而尼泊尔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一种叫“摩色拉”的粉末调味,以土豆为主料炒制的混合菜,味浓而辛辣,再配上黄灿灿的尼巴利小豆…  相似文献   

8.
传静 《中国宗教》2023,(9):13-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精神。以下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一、佛教中国化的“守正”,是要在保持佛教的根本信仰、坚持正信正行的同时,适应时代、适应社会。佛陀为佛法的弘扬定下了“契理契机”的原则。“契理”是指保持佛法的核心理念和教法;“契机”是指实现佛法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应机施教。佛教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爱国爱教传统,  相似文献   

9.
相传释迦牟尼在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获得觉悟(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向曾经跟随他的五位传者宣讲了自己证悟的“佛法”,史称“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听罢佛法,便主动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他的首批弟子。而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也就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法轮”,为什么把释迦牟尼的说法叫做“转法轮”呢?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佛教在进入中国二千年来的时空条件中,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与时偕进。但可变的是佛教之“教”,不变的是佛法之“理”。不变谓之“契理”,可变谓之“契机”。一味的佛法,在中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发展,从来就是不平衡的。正是这种时空不平衡性,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范例。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以太虚法师和欧阳渐居士为代表的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反省和批评。这种来自教界内部的反省和批评,或侧重于转“机”,或侧重于洁“理”,由此产生“人间佛教”和“批判…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乘的佛法逐渐成为中原佛教的主流。中国都市佛教遵循的原则就是大乘的入世佛法。其核心是:不异世间而出世,慈悲才是成佛的根本,将目光放在有情众生的需要和现实苦难上,由利他之行而圆成修持的功德。正是根据大乘的入世佛法,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身体力行,大力倡导“人间佛教”,提出“建立人间佛教,庄严人间净土”的理念。人间佛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指南。  一、都市佛教将成为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从1996年起,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移居城…  相似文献   

12.
佛学文摘     
以佛法研究佛法 台湾佛教学者江灿腾在《现代中国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反省》一文中,回顾自己的治学经验,认为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的观念,解决了他在佛法内容上的困扰。《游心法海六十年》一书。  相似文献   

13.
李洪志的“法轮大法”能迷惑一些群众,重要原因之一是披着佛法外衣。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其仪式,都与佛教无关。李洪志的“法轮大法”不过是借用了佛教的某些词语,为自己涂了一层保护色。李洪志炮制的《转法轮》系列教材,打着宗教的旗号,贩卖自己的私货,其中荒谬之处,不胜枚举。为了正本清源,拨开迷雾,让我们逐步撕开其伪装。何谓“法轮”在佛教经典中,“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为达摩。原指“护持人间行为的规范”,又指价值、真理、规则、品德、属性、存在,为通于一切之语。在佛教密宗,“轮”是“…  相似文献   

14.
黄虬 《法音》1994,(12)
当我一走进枫林宾馆一间宽阔的大会场里,就看到一首耀眼的对联:“佛法本多情,愿三湘四水众生,同登般若;人间尽好事,看五颜六色建设,遍布潭州。”中间悬挂着金色的法轮,左右配以长方形的佛教旗。庄严肃穆,令人起敬。1994年8月8日至10日酝酿筹备达半年之久的湖南省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在此举行。我感到在当代湖南佛教史上这是一件大事。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有说不尽的高兴。肯定与否定在一起这次会议代表69人,他们来自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岳阳、常德、益阳八个省辖市,娄底、郴州、零陵、怀化四个地区和湘西自治州。其…  相似文献   

15.
在古印度神话传说中,有一位伟大的圣王,他刚刚即位不久,就使上天感动得降下一部辉煌的战车。这辆战车落到圣王手中,化作一只金光灿烂的轮宝。从此,圣王转动轮宝征讨四方战无不胜,建立起一个消除了一切邪恶的正义王国。佛教借用了这个传说,将佛法比喻为轮宝,称为‘法轮’。转法轮,即宣说佛法。在法轮之下,一切邪见、疑悔、灾害、都将消除。佛教最推重的是般若智慧,智墓法轮也就成为超凡入圣的象征。如今这个栏目命名为《智慧法轮》,并非自诩高明,而是表示对智慧的追求。我们希望各界善知识支持我们,或赐稿、或建议、或批评,都表示欢迎和感谢。对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新观点新见解,我们更希望能共同探讨。考虑到本刊初改版,以社会各界对佛教文化发生兴趣的读者为主要对象,所以,以通俗明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佛学的基本知识是当务之急。尽管这是看似容易实则甚难的一件事,我们仍愿尽力而为。一方面是我要使你懂,另一方面是我自己要懂,二者缺一不可。如果编者读者双方都做了努力,‘智慧法轮’还愁转不起来么?  相似文献   

16.
编后语     
《法音》1994,(7)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佛教的人生观,更是修习大乘佛法的根本点。“诸佛世尊,以大悲为体故”.“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萨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慈悲的流露,一切作为,都以慈悲为动力,以“大悲为上首”。离了慈悲,没有佛,也可以说,如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法,佛法是从慈悲而发挥出来的。本期《愿爱心之光遍照人间》一文,回顾了由赵利、初居士等八位老人倡议成立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十年的历程及其成就。倡议成立福利基金会这一善举,开辟了一方“广种福田”,“多做功德”的园地,也为我什l提供了“如法供养”,“长养菩提…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打下深厚的基础,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必须归功于佛教对人世间的长期奉献,惨淡经营。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够在中国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简略地说,佛教传布中国的成功之处,是在其以积极人世的态度成功地影响、改善了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佛教能够取得这种成就,是因为在其传入中国不久,佛教已成功地改造了自己,“从注重僧尼个人修行解脱的印度佛教蜕变为积极服务人间的中国佛教。”唐朝慧能大师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史中,两家经常借用对方的名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很多话语歧义。一般认为,法轮功邪教是抄袭盗用了佛教的“法轮”名词,笔者通过考证,发现“法轮功”邪教盗用的是道教经典中的“法轮”。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会首门泛滥成灾,它们大量盗用道教与佛教的教义和修持方法,李洪志从民间宗教、会道门那里学来一些东西,经过胡乱拼泰,编出了一套“法轮功”的歪理邪说。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环保     
道真 《法音》2001,(9):8-10
每当提起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她那冗长的历史,似乎佛教已经成了“古老”、“沧桑”以及“厌世”的代名词。往往要在佛教前面,加上诸如“传统”、“神秘”等等的定语,并将其视为佛教的特色。而此一特色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说佛教已经过时了,已经不再适应现实的社会。我想,这一点是人们对于佛教的最大误解。  众所周知,佛法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证悟的真理。正如所有人类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其他真理一样,并不存在古老或者年轻的区别。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把牛顿定律说成是“古老”的牛顿定律?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之所以…  相似文献   

20.
吴明 《佛教文化》1994,(3):20-22
所谓依法系而作禅定的分类,就是依照禅定法门自身性质结合法门流传体系按层次而来分类。这样,既能继承过去,又能适应现在,更能开拓未来。举其大者而分: 其分类一,即为佛教禅与非佛教禅,是以属佛法非属佛法而分类也。所谓属佛法和非属佛法,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佛法般苦,合乎般若者皆是佛法,否则都非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