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毛泽东同志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著作,是对于我们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不断取得胜利的伟大指导力量,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贡献和发展。今天,我们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2.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认识论研究会、武汉大学现代认识论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编辑部等十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现代认识论研讨会”,于1988年12月20日至25日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认识论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会集一堂,回顾和总结了1978年以来我国认识论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和透视了十年来认识论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索了我国认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的研究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认识论研究者深思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认识论繁荣的必由之路,就是迅速实现从普通认识论到文化认识论的转换,把人的认识当作认知文化进行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色审视所有古老的和新生的认识论问题,尽快构筑文化认识论的理论大厦。普通认识论是笔者使用的一个新概念,用以指称那种离开文化,从纯粹认知的角度研究认识(即把认识当作纯粹认知进行研究)的认识论。它一般探讨下列五个问题:认识的源泉问题,即物质世界与主观认识的关系问题;认识的可能问题,即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关系问题;认识…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科学认识论产生于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它是科学认识论的一种新形式,既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相联系,又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新范式。然而,由于其无法正确处理混沌与有序、决定论与非充分决定论、现实性与可能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范畴,而无法成为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新趋势。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是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最适当的选择。一、现代科学认识论向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转变现代科学认识论以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思想为基础,它着眼于对世界的袪魅以达到对世界的控制。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不同,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形成明显早于现代哲…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概括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科学认识论的范畴固定下来了,关于认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客观真正知识积聚起来了。说到这一方面,我们考察一下过去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观点,是很有教益的,他以明晰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原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武汉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研讨会”,于1988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长沙召开。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苏联认识论专家、《哲学问题》杂志主编列克托尔斯基发来了贺信。会议主题是,认识论研究10年回顾、认识论当前问题分析和认识论发展趋势展望。一、认识论研究10年回顾与会者在这方面大致取得一些共同的认识。 (1) 10年来认识论研究比较活跃。据统计,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有  相似文献   

8.
俞吾金:从抽象认识论到意识形态批判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研究的重心都落在认识论上,由于我们以抽象的态度研究认识论,认识论已被抽象化了。它不但忽视了马克思在这方面作出的极有价值的思考,而且通过与传统的认识论思想的认同,堵塞了通向这一思考的道路。首先,我们现...  相似文献   

9.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实用主义承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主义认识论与实用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美国思想大舞台上最著名和最具影响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奠定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调或理论背景。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的实用主义为自然主义认识论提供的理论承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主义认识论,厘清当前关于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争论,从而更好地把握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一、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三种纲领对于自然主义认识论,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自然主义与其说是一个体系或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和方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方法和方案”(Ra…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关于认识论去向的讨论中,有两种意见值得重视。一是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奎因提出的认识论科学化趋向。他认为,认识论应成为专门研究认知过程、规律、方式的自然科学。二是当代西德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认识论扩大化倾向。他认为,认识论要与整个人类文化融合。从理论体系上说,中国当代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有直接联系,其发展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继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基础,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研究成果,突破认识论即知识论的陈见,使认识论研究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各方面联系起来,在理论深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具有行为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原则。第二,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准确了解现代自然科学对认知过程、思维机制、智能模拟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注意吸取脑科  相似文献   

11.
自然化的认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识论关乎科学的基础.当这样宽泛地来构想认识论时,它把对数学基础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一个部门包括在自身之内.在本世纪初,专家们认为,在这个独特的部门中,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数学似乎都可以还原为逻辑.  相似文献   

12.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和正确性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这个术语是J.F.费里尔(Ferrier)在《形而上学概要》(1854)中首次使用的,他区分了哲学的两个部门:认识论和本体论。德语中认识论这个词是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Reinhold)在他的著作《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所使用,但直至E.蔡勒(Zeller)在《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1862)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之后,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由此决定了它所应具备的、与西方自然认识论不同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关于道德认识主体所应具备的认识条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基本的共识,就是主体必须静心、虚心、无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中。这种安排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来看,这种安排就缺乏科学根据,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不利于接受者搞清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真实关系,不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利于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来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由于它提出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哲学范畴——“道”;更重要的在于它比较深刻地、自觉地探索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某些方面,从而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神秘主义的认识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关于《老子》认识论的性质和特征。对《老子》  相似文献   

16.
个人认识论理论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认识论是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它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及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个人认识论研究中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个人认识论的各发展模型,多维度的认识论信念系统模型以及认识论“理论”的观点和认识论资源的观点。最后,该文指出个人认识论的未来研究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提出更整合的理论,并解决有关个人认识论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的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识论研究构想欧阳康社会认识论是国内外哲学界80年代兴起的新兴分支学科。我国的社会认识论第一期研究主要是围绕论题确立、学科界说、体系建构和特点探析来展开的,并在学术研究、研究生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均取得了相当有意义的成果,而对于进一步研究更有价...  相似文献   

18.
洛克开创性地提出了考察信念合理性问题的新思路,提出理性指导信念,提倡基础主义、证据主义和道义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有神论命题之上,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对神学命题合理性问题进行理性规范。在他看来,神学命题不具备知识的确定性,它属于信念,而不属于知识。对此,他将神学命题分为三类,即合乎理性、超乎理性以及反乎理性,并分析了每一类命题的合理性意义。他的认识论思想,尤其是宗教认识论思想,对18世纪及以后的西方宗教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元认识论的视角看,认识论既是反思认识的理论框架,又是启发认识行为的研究纲领。传统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以及某些受传统哲学影响的现代哲学)在本质上是思辨的,它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以社会为基点来解释认识问题,其实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本体性及其认识的社会性。“反思辨”是现代认识论的逻辑起点。由于“反思辨”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现代认识论又大体可分为四条思路,即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实用主义的。这几种思路有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关心社会、研究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因而本身就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认识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 建国以来,我们广大哲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