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等师范教育是为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服务的。中师心理学教材,应提供师范生作为一个合格小学教师必备的有关心理学基础知识。五十年代我们学习苏联,讲授普通心理学内容,毕业生难以应用心理学知识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教科书在体系与内容方面都存在不少难题。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公开批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体系不严,与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重复;教育心理学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学习理论不能贯串全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深,揭露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不多。然而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到重构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轨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着重于对主流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的揭露与批判;从80年代起,女性主义心理学将重点转向对心理学学科基础假设的挑战,试图重构心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陈沛霖 《心理学报》1983,16(4):102-10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朱智贤教授等翻译的苏联А.В.彼得罗夫斯基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1976年增订第二版),为我国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了解苏联心理学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的重要资料。这是一件大为有益的事。 苏联70年代的这本师范学院用的《普心》教材,与苏联50年代由А.А.斯米尔诺夫等主编的《普心》教材(1957年由朱智贤教授等译成中文出版,下简称为《斯书》)比较起来,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教科书的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对这种变化作些评论,至于这本书翻译上的优缺点,本文不作专门讨论了。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到三十年代末期,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观点分析、批判俄国教育心理学遗产,确定重建教育心理学的道路。维果茨基于1920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十月革命后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苏联教育心理学教材的里程碑。后来又写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00年)和《思维与语言》(1934年)。维果茨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现成篇章移入教育心理学,强调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来研究。他明确提出要重新审查教育心理学的  相似文献   

6.
近来,人们对心理学十分关注,不过与心理学本身的价值相比,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正是我要建议广开心理学教育的原因。尽管心理学的实用价值容易使人们联系到自己的行业,希望能直接学习专门性的心理学知识,但我以为广泛的心理学教育,仍应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主。现已出版的曹日昌的《普通心理学》、十院校的《心理学》、藩菽的《教育心理学》和朱智贤的《儿童心  相似文献   

7.
陈会昌 《心理学报》1983,16(1):39-48
苏联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加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了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十月革命到现在,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有必要进行一番评介。据苏联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如Д.В.艾利康宁~[1],包若维奇~[2],В.В.达维多夫~[3][4])等人的意见,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年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二次大战结束到五十年代末;从六十年代初到现在。本文即参考这种划分方法,根据所能掌握的资料,对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加以概略评述。  相似文献   

8.
正提到我国的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林崇德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师承我国发展心理学泰斗朱智贤先生,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献给了我国的心理和教育事业。他的个人专著《发展心理学》出版二十年来不断重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人,是我国当代发展心理学领域当之无愧的一部经典之作。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深入,对首版《发展心理学》进行修  相似文献   

9.
要把我国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必须运用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当前教改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有关的教育科学理论普及到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去,使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它.《3·3·3系列智能学具》就是一种把心理学理论“物化”的工具,即通过师生共同操作演示了“教与学”、“知识和能力”、“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方法体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具所“物化”的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作些简析.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学(School Pa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中各种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学科19世纪末期在美国萌芽,20世纪40—50年代成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则尚未正式建立这门学科。本文拟对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体系以及在我国建立和建设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可能性进  相似文献   

11.
徐秉煊 《心理学报》1987,20(4):107-113
本文综述了Kandel及其同事们在海兔的研究,以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展。全文分四个部份:行为观察、细胞机制、分子水平研究和敏感化与经典条件化的比较。各部份又分若干段落综述。本文认为他们的工作在细胞机制方面可说是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纪全 《心理学报》1988,21(1):10-16
本报告分析了小学生对应用题的框架结构、情节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方面的认知发展过程,和介绍了实验教学促进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就0-1.5岁婴儿的知识表征方面,该文主要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出婴儿的表征能力由感知表征向意义表征发展.即使很小的婴儿都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表征能力,能初步感知典型的变化,识别不同种类物体的物体,表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对动因有一定的理解,并逐渐形成概念和图示  相似文献   

15.
国内首次302m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中,用心理学测验和主观感觉询问对3名受试者的神经和心理反应现象进行了观察。加压到200m、250m、302m和302m停留1天后,受试者的简单视觉运动反应时较常压对照值分别延长了7.3%、4.5%、6.5%和6.1%。加压到200m受试者书面心理学测验失分率较常压对照值增加了156.4%。加压到250m受试者滚珠投递数和失误数较常压对照值分别减少12.2%和增加27.6%。302m停留1天后受试者滚珠投递数和失误数较常压对照值分别减少11.3%和增加56.2%,扑克花样分类时间较常压对照值增加8.7%,书面心理学测验失分率较常压对照值增加113.8%。减压后或减压毕,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均恢复常压对照水平。根据测试结果和受试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高压神经综合症的表现较国外同样深度的实验报道为轻,这可能与实验采用的缓慢加压速度和设置中间驻留站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不同背景照度条件下对不同大小、不同对比度的兰道尔环的辨认进行了实验。主要结果表明:(1)视觉作业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视标大小、对比度和背景照度这三个变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视觉作业水平一定时,视标大小、对比度和背景照度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代偿关系;(2)以中国人为被试的RCS结果与国外欧美人为被试的CIE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在低亮度范围内要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短时和长时记忆中的句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柏林 《心理学报》1988,21(1):40-4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中是否存在句式效应。实验选用汉语中的三类句式:陈述句、被动句和疑问句。每个句子由七个字组成。两个实验采用STM作业,一个实验采用LTM作业。STM实验表明,三类句式在STM中不仅都能得到贮存和输出,而且它们具有大致相等的短时获得量,并在有限的STM容量里占有大致相等的空间。由此可见,对句子的短时贮存加工很少受甚至几乎不受句子结构型式的影响,即STM中没有显示明显的句式效应。但在LTM中,句式效应有较明显的表现。因为不同句式在长时保持量和遗忘速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陈述句比被动句和疑问句更占优势。此外,在LTM中发生的句法错误上,表现了核心句(即陈述句或主动句)替代非核心句(即疑问句和被动句)的强烈倾向。本研究提出逆转换或还原假说,用以解释与说明陈述句在LTM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生理心理研究中的脑生物电方法及其微机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思陆 《心理学报》1988,21(1):60-66
本主讨论了生理心理研究中脑生物电方法学上的有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编制了一个实用的脑生物电信号微机处理系统PSBSB。它主要适用于生理心理或神经生理实验室的脑自发电位或诱发电位(尤其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处理,也可以发展成常规的检查系统。它不仅纳入了该领域中的主要方法,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都比较强,特别是,它在二次处理能力,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发展性,硬件的可扩充性,以及易普及性等方面,有更大的优越性,更能适应于生理心理实验研究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加工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舒华  张厚粲 《心理学报》1987,20(3):64-72
本研究对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被试为大学生,实验材料以形声字为主,研究方法使用命名潜伏期法。实验一研究了不同字形、不同字频的单个汉字的读音,发现被试读汉字有直接提取、声旁及类似推理三种加工方式。高频字的读音以提取为主;中频字读音时,声旁和类似推理的作用增加;低频字读音时提取基本不起作用。实验二中发现,声旁的发音一致性对低频字的读音影响很大。激活熟悉的类似字,以确定刺激字的读音,是低频字读音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德明 《心理学报》1988,21(4):74-81
0—20日龄Wistar婴鼠脑重增长速度曲线表示出“脑生长突发期”,并观察到曲线的高峰在10日龄附近。所完成的12—20日龄婴鼠Y迷津吸乳辨别学习行为发展的实验观察到,婴鼠学习行为水平的明显提高发生在16日龄(“脑生长突发期”的后期)。该结果表明婴鼠Y迷津学习行为的发展与脑生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实验证明,能被苯异丙胺(i.p.5mg/kg)诱发的旋转型婴鼠Y迷津学习行为表现优于不能被苯异丙胺诱发的非旋转型婴鼠,并发现与食物奖偿方向(R臂)相一致的R旋转型婴鼠学习行为表现最佳,此现象随婴鼠日龄的增长而明显。这暗示婴鼠左右方位辨别学习行为与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