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道教追求实现的目标是长生成仙,这种追求是道教信仰的特色。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道教长生成仙信仰的形成来说明这种信仰乃是人类渴望超越有限的心理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形式受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道教追求超越有限的途径是一种宗教的途径,但也受到人们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的系统学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学模式。 道教养生学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道教养生  相似文献   

3.
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徒的终极目标。在道教产生之前,神仙思想就已经非常流行。当时的方士和神仙家一般只热衷于个人成仙,或者帮助帝王、贵族成仙,而对救度普通人没有多少兴趣。道教产生后,这种追求“自度”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詹石窗在《哲学动态》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道教思想的根本是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作为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道教的教理教义正是以此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围绕这个核心道教从修道成仙的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探索和阐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修道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历史上道教的经典文献及教团活动,认为以往学界有关道教核心信仰的认识并不全面,即比较强调修炼者自己获得解脱的一面,而忽视了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人获得解脱的一面。事实上,"度己"与"度人"(度他)在道教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乃是"成仙"信仰的一体两面;"度人"(度他)不仅是"成仙"信仰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推动道教教团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道教崇尚素食为主之饮食方式。道教饮食尚素有坚实的义理基础;行之有效的道教戒律是道门饮食尚素之制度保障;扬善止恶的长生成仙信仰为道教饮食尚素提供精神动力;形式多样的道教斋仪,则是道教饮食尚素之重要体现。饮食是生命之基石,道教饮食尚素思想及践行是其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考察历史上道教的经典文献及教团活动,认为以往学界有关道教核心信仰的认识并不全面,即比较强调修炼者自己获得解脱的一面,而忽视了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人获得解脱的一面。事实上,"度己"与"度人"(度他)在道教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乃是"成仙"信仰的一体两面;"度人"(度他)不仅是"成仙"信仰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推动道教教团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尹志华 《中国宗教》2018,(12):76-77
道教与医学关系密切,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  相似文献   

9.
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长生成仙的热烈追求是道教最具特色的教义.元代道教戏剧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的手法对道教乐生思想进行了全方位地形象图解.面对成仙诱惑,凡人的怀疑、拒绝与诘问,正是因为对生的热切渴望对生命的价值强烈认同感使然.情欲乃是人之常情,道教贵生,当然包括对生命基本需求的尊重,对世俗情欲的眷恋与渴望是元代道教戏剧对道教乐生思想的又一诠释.元代道教戏剧着力展现体道之人对山水的乐好,而其乐山好水的审美情趣又与澄心遣欲的宗教追求和隐逸归真的宗教旨意一脉相承.本文以全新的角度阐释元代道教戏剧中体现出的道教乐生思想,以期在加深对道教生命意识的认识的同时,彰显元代道教戏剧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勇 《中国道教》2005,(2):30-32
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徒的终极目标。在道教产生之前,神仙思想就已经非常流行。道教产生后,这种追求“自度”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精致的、对成仙充满自信的“自力本愿”的神仙思想。作为一种旨在济世救民的宗教,为扩大宗教影响,于是,“他力本愿”,度人成仙的神仙思想开始流行起来。①六朝时期,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思想的灵宝派兴起后,度人成仙思想在道教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针对只重视个人修炼成仙思想的局限性,灵宝派指出:“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  相似文献   

11.
正道教与医学关系密切,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特别是,古代道士多入山修炼,一旦  相似文献   

12.
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特别是,古代道士多入山修炼,一旦生病,只能自我疗疾,这种情况促成了道士们自觉研习医术的传统。此外,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广行善事,积功累德,只有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而行医施药正是积德的重要内容,这也促使道教中人去研习医术,并将方药纳入道法之中,去实现其济世利人的理想。由于道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历代有不少高道成为著名的医药学家,他们在其虔诚的宗教信仰驱动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种种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  相似文献   

13.
北宋末年兴起的神霄道教与长生大君信仰兼有政治与宗教双重内涵。作为上清派的传经神,长生大君既与南宫炼度有关,又与东晋时期风行道教的终末论主角——金阙帝君有关,是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的信仰符号。本文指出,长生大君与宋元间以《度人经》为中心的新生道法(派)的交涉,表现为前者作为一种信仰元素寄寓于后者的身神存思与炼度法事之中,这种寄寓与《龟山玄箓》有一定关联。理清长生大君与宋元新道法(派)的关系,对研究宋元道教史和道教仪式的发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尸解"是道教的重要信仰之一。通过分析修道人尸解成仙的身体表征及变化,将早期道教神仙传记中的尸解故事重新分为"肉体死亡,灵魂飞升"和"肉体不死,蜕而成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学、人类学、美学三重维度解读这两类故事背后的道教信仰、原始思维和美学意义,同时论证道教思想对原始信仰的传承、修正及创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杂而多端"包容广大,其宗旨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早期道教继承古代"长生成仙"的信仰,推崇肉体"不死"。隋唐之后,内丹学倡导的"性命双修"成为道教理论与修行的重心之一。金元之际出现的全真教发扬丹道"性命双修"传统,以心性清静、保全真性为先,以成真合道为旨归。自此以后,"成真合道"成为修道的基本主张。上述演变过程反映了道教宗教信仰与理念的日渐成熟,也显现出其向先秦道家复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丽英 《管子学刊》2005,(4):111-113
岭南殊异的地理环境适合道教的生长和发展。一方面,岭南秀异的山川,为道教长生成仙提供了理想乐园;另一方面,岭南瑰奇的物产,满足道教炼服仙药的实践需要。汉晋之际,道教得以传人岭南,其地理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18.
《十戒功过格》及其伦理思想特色陈霞道教劝善书最能体现道教伦理思想的特色,是道教宗教道德在宋元明清时代的主流。道教劝善书的总体伦理思想是教人行善立功、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功过格”是道教劝善书中的一类。“格”即量度的意思。李善注引《仓颉篇》说:“格,量...  相似文献   

19.
修道成仙成真,是道教的信仰追求;获得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长生久视之神仙,是修道者积极而美好的理想.成仙成真才是得道的标志,所以道教又称为神仙道教,尊称得道者为真人.  相似文献   

20.
再论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兼与韩国学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韩国学者提出的道教核心思想“神仙思想”系从“韩国传到中国”的论据,展开了道教成仙信仰形成的再讨论。首先论证了韩国“太白山”不是“三神山”,燕齐方士仅是中国古代神仙思想中的一支代表。其次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虽与古代中国神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曾受到古代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发达的宗教观念及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养生实践等之深刻影响,这几方面的因素,缺一都不足以导致道教成仙信仰的建立。由此可知,韩国学者所说的神仙思想“首先传到同韩族疆域相近的大陆山东省、河北省,接着传到全中国”,是站不住脚的。结论是,道教乃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