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哲学堂》200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本质上和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初是以列宁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为中介经由斯大林主义和苏联模式来完成的。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共有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杰出代表,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非一帆风顺,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将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它要求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关系,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各流派的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更新其内容改变其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资源。其中,国外理论资源既包括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葛兰西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典型。它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要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3.
说某一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际上指的是这一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即“怎么样”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逻辑上看当然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而形成的。因此,判定“实践”是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首要的基本观点,根本上不是看“实践”在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的作用即着眼于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成为它自己,而是得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么样”的。就此而言,得出“客观实在”或“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便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乔茂林 《哲学动态》2023,(7):32-40+126-127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是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谱系的关键之维,近年来受到学界密切关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关键理论家的相关思想成果,从而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研究主题以具体规定性,是将此项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继承性三大理论特征。其创造性体现为对“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区分,对“两个决定论”的创新性解读,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系统性阐释。胡绳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两种身份”,前者为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理论”,属于一个“历史事实”;后者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案”,属于一个“历史事件”。其中所蕴含的独立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意识、对教条主义束缚的破除、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释,均体现了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特征。其继承性体现为这一新知识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论、生产力发展论、社会进步途径、人类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深刻理解,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一脉相承,共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5.
龚庆  王莉婧 《现代哲学》2004,(2):121-123
2003年12月20—22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研讨会于广州隆重召开。研讨会中,与会代表基本上都认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视角,在如今西方实践哲学复兴和中国自身现代化进程的双重背景下,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问题给予重新的审视和探讨。积极的探讨使问题的展开不断深化,和清晰化,会议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精彩纷呈现就会议的主要内容从四个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分别讨论了这一哲学“意识形态化”过程中的七个方面和随之而来的这一哲学“泛意识形态化”过程中的九个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化”与“泛意识形态化”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泛意识形态化”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来说,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应该高度重视和值得充分研究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蔡婉琪 《哲学动态》2022,(11):16-25+128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潘梓年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锁钥——唯物辩证法。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地基,潘梓年所作出的卓越的哲学贡献包括:创新性地构建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体系,明确提出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阐明了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他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的阐释和探索,是中国本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和创新唯物辩证法的优秀典范,其哲学贡献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理论形态提供了可能路径,为唯物辩证法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和实际运用提供了经验借鉴,并深刻影响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建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本论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它的最高形态,同时暴露出严重问题。对此,马克思没有采取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等)仅仅改变“本体论哲学”的某种理论形态的做法,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思维方式,使哲学找回了具有双重生命本性的现实的人和由人参与开拓的现实生活世界。即使如此,也不宜把马克思的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追问,是一个关于哲学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哲学到底是什么的“元问题”。哲学作为对形而上学或者说本体的追问,由于思维态势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对本体”与“自本体”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决定了中西哲学各有其不同的基本特征,即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是主客“二分”的,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是“天人合一”取向的;西方哲学借助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论证,中国哲学则强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主体间性;西方哲学运用定义精确的概念语言,中国哲学则采取含义丰富的“意像语言”。未来中国哲学学术范式的创新,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质,并在融会中西不同哲学范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邹永图 《现代哲学》2000,(1):104-10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为“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学说。从其诞生至今,已成为世界上一切共产主义政党和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然而,从理论形态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哲学,却仍然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求在吸收已有道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现代哲学观念,对道教的价值关怀予以分析说明以建立符合现代学科要求的道教哲学形态。由于目前的工作仅是初步提出自己对道教哲学的一种理解,希望能够对此正处于建设中的学科的进展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2.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fundamentally,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disputes over philosophical view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ve been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such aspects as “what kind of philosophy Chinese society needs,”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to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s an idea to reflect on one’s life.” These explorations have provided us a significant ide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is,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t philosophy, as a doctrine of the liberation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exists not only as a kind of “doctrine” or “academy” but also as a kind of widely accepted “xueyuan (academic cultivations)” among people. Translated by Zhao Zhiyi from Jourmal of Jili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5:1  相似文献   

13.
关子尹 《现代哲学》2005,68(2):69-90
本文分引论、通论、分论和结论四部分。在“引论”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康德和黑格尔对哲学史的看法,但作者认为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问题,就是康德把哲学史看得太轻闲,而黑格尔则把哲学史订得太封闭。在“通论”中,为了探讨哲学史撰作的意义根本,作者列举了一些要目,作为反省的据点,其中包括:康德就“学院意义的哲学”与“世界意义的哲学”的区别、哲学活动的“处境”问题、哲学史撰作涉及的处境差距、哲学史的过去与未来导向、哲学史的主动性和进步问题、哲学史的分期和标名及种种有关的复杂性、哲学史的发展与脉络问题等等。在“分论”中,为了说明上述要目对哲学史的撰作和理解的深远影响,作者列举了西方哲学史各种最具代表性的分期和标名,以显出其中所可能涉及的种种复杂性,并作出初步的批判的反思。在“结论”中,作者带出“实质”和“虚灵”两种哲学史撰作风格的区别(前者为史实导向而后者为意义导向),并指出必须能于前者之上进一步发展后者,哲学史家才能于哲学史的撰作中取得方法上的主动和让哲学史的意义空间得到有创意的开拓。  相似文献   

14.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began in 1978,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has undertaken the double mission of enhancing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in society and of realizing its own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It has gone through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from “extens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uth” to “reform of philosophical textbooks”; from the proposal of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to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and from the carrying-out of dialogues among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 to the exploration of “new forms of civilization.”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has shifted its way of doing research with practical materialism as a core conception, and it changed such modes of thinking as the intuitive theory of reflection based on na?ve realism, the theory of linear causality based on mechanical determinism, and the reductionism of essence based on abstract substantialism. As a result, it has boosted changes that were already underway in Chinese philosophy, worldviews, theories of truth, conceptions of history, and views of development, and it has further endowed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laudable subjectivity and originality.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走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探索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创新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话题。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中,著名学者张立文先生的“自己讲”、“讲自己”的观点尤其引人瞩目。张先生在此方面的系列观点,对于增进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主性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张先生关于“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转生规律”以及“和合学”的论述尚存在诸多待改进的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讲”、“讲自己”的哲学史观,对于提高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水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Mark Day 《Philosophia》2008,36(4):417-427
The approach that philosophers have taken to history has too often been one-dimensional. It is my aim in this paper to map out a future multi-dimension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by invoking the notion of a relation with the past, and by arguing for the philosophical relevance of multiple such relations.
Mark DayEmail: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古典范式、近代范式到现代范式的转型,“哲学范式转型”意味着哲学重心的转移和透视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迁。20世纪上半叶,可以称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转型的最初阶段。应当说,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与历史事件分不开的。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有两个基本的转型路向:首先表现为由意识形态向学术资源或知识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范式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变革,确立了它的现代形态。其次是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做了准备,表现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清理,并以新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整体框架给以全面审视。20世纪初的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自此以后,传统哲学从语言表述到问题视阈,从内容到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四端七情”的问题在中国儒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心性论方面占有核心的位置 ,但并没有被朱熹以后的性理学者们继续关注 ,却得到韩国朝鲜王朝 ( 1 392— 1 91 0年 )的性理学者们的吸收及发挥。退溪与栗谷并称为韩国性理学的双璧 ,虽然他们都受到朱熹哲学的影响 ,不过在朱熹哲学的基础之上两位学者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栗谷的“四端七情说”在理气之妙、理通气局、气发理乘等理气论的基础上发挥了朱子学 ,他反对退溪理气互发的观点 ,对朱熹哲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The 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even som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arxism have been used and abused to fit their advocates' purposes. More specifical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has been subject to a dual development. First,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has come to denote an increasingly violent regime. Second, the term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 a rule exercised by an ever smaller seg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and elucidate this much disputed and frequently misunderstood Marxist concept. In the first part Marx's use of the term is examined.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how the same concept was explicated in the writings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rst generation Marxist thinkers and "practitioners" like Engels, Lenin, Kautsky, Bukharin, and Stalin. Following the summary of my findings I attempt to formulate some meaningful generalizations about the usage of the concept by Marxist thin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