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俊 《法音》2006,(12):33-34
200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惊天噩耗传来,我们的尼和尚、亲教恩师隆莲法师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弟子真如幼子失母、大海失航,我们再也看不到慈母般的尊颜,再也聆听不到严父般的教诲。弟子心中的痛苦,岂能用文字来表达!恩师,您老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我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孺子,仍需要您老的调伏、教诲。弟子怀着沉痛的心情、无尽的悲伤,从洛阳匆忙赶到成都爱道堂,礼拜您老的遗容。师徒永别,悲恸不已。回想起您老为培育僧才、创办尼众佛学院,可谓呕心沥血。自大教传入东土,女众出家,只是剃发染衣,从师修行。尼众受具足戒,是从晋净检尼…  相似文献   

2.
正哲学家罗素临终前,把三个弟子叫到身边,用烛火将灭般的虚弱眼神看着他们:"我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临走前,我想吃一个苹果。河对面有一棵苹果树,你们能去为我摘一个苹果来吗?"大弟子眼含热泪:"师父您放心,我一定去给您摘一个最大最好的苹果。"二弟子握着罗素干枯的手:"师父,您教了我们很多道理,我一定满足您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寒梅初绽,枫叶飘香,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初冬季节,和熙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给我们带来祥和般的温暖。中泰两国的弟子们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至诚顶礼膜拜在伟大佛陀的金莲花座下。让我们共同忆念生命中每一次的灵光乍现,让我们一起珍惜修行中每一滴的甘露醍醐。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独白     
当我的双手再也握不稳那双纤细的木筷时,我不得不承认,我老了。我原本宽阔挺拔的后背不知何时已在岁月的风沙中弯折。我再不能给你当木马,为你换取一泓如秋日清泉般的欢笑。  相似文献   

5.
独立名格     
台静农先生有个名号,叫鲁迅嫡传弟子。这名号含金量极高的,顶着这帽子去开讲座,最少可开出一小时1万元的身价来。只是这名号,既非鲁迅所喜,鲁迅先生一向不太喜欢以粉丝数冲大v;也非台先生所愿,鲁迅逝后,台先生再也不“遥想当年”,将曾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忘得一干二净”了。  相似文献   

6.
寒梅初绽,枫叶飘香,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初冬季节,和煦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给我们带来祥和般的温暖。中泰两国的弟子们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顶礼膜拜在伟大佛陀的金莲花座下。让我们共同忆念生命中每一次的灵光乍现,让我们一起珍惜修行中每一滴的甘露醍醐。缅怀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在那落英缤纷的蓝毗尼园,一个风和日丽的四月天,是您,我们尊敬的佛陀!示现降诞到人间的吉祥日子。朵朵莲花在清净池里绽放,双双飞鸟在无忧树上团圆。太子步步脚踏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着救度苦难的众生,用您慈悲智慧的金口,道出了第一句圣…  相似文献   

7.
《弟子职》是上古时期的有韵之文。由于汉语语音的变化,后人读起来已有许多地方失韵。于是有人提出叶音说、方音说,牵强附会以使其合韵,这些方法在之前有可能得到认可。但随着近现代音韵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对上古语音系统产生更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利用国际音标对上古音进行拟音。而拟音的结果,完全证明了其上古有韵之文的事实,从而也证明了叶音说、方音说是错误的。清代学者对《弟子职》用韵问题做出一些探索,但良莠混杂,需要我们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8.
佛门中流传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指有住持三宝的区域)、佛法难闻(即听闻正法)的说法,这并非无病呻吟,更非无知妄说,而是佛陀金口亲宣。最早译成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解说颇详。关于人身难得,佛有过生动的开示,他曾指着身边的一只蚂蚁对弟子们说:这只蚂蚁在迦叶佛时就堕在蚁类,直到我今出世,仍未脱此蚁身。可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诚不虚也。佛还告诫弟子: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我们是否知道,人身难得的后面,隐藏着比这更可怕的暗流呢?人身的确难能可贵,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道的。但地  相似文献   

9.
印度佛教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这个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这个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弟子尝后,大师问道:“现在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10.
孟子弟子考辨杨泽波《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后人考据孔子弟子,较有根据。《孟子荀卿列传》本身已很简略,更无关于弟子的专门记载,后人考据孟子弟子,甚为不易。虽然前人考证孟子弟子者不乏其人,但混乱处亦很多。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历史上纳为孟子弟子的二...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我们能看见什么?”大师问。 弟子们纷纷回答:能看见蓝天、白云和彩霞,看见江河、湖泊和海洋,看见鲜花、青草和树木,看见世上一切美好而温暖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正>道风是什么?对于道门有着怎样的意义?而身为玄门弟子的我们又该如何践行道风的真意?这些是我在中国道教学院的这次"道风月"活动中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玄门弟子在未来的教门生活中永不止息的课题。道风是我们玄门弟子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言行举止、教门气质,也是区别道俗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他有兄长般的友爱,又有老师般的教诲,更有牧人对羊群的呵护。记得年前我们村一位教友病危,我带着他家的嘱托和紧迫的责任感去找他———管我们村的一位堂区神父。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下午,剌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我赶到离我们村还有40多里远的许堡,他住的本堂。我...  相似文献   

14.
16岁时,她遭遇了一场车祸,从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现在27岁了,爱神还没光顾她。她很清秀,有着新月般的脸庞和一头光滑柔顺的头发,她的眸子闪闪发亮,散发着好奇探询的光芒。她帮助哥哥打理着  相似文献   

15.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既注重弟子在全真教“宗旨”下的统一性的发展,又注重在“个性”指导下弟子差异性的发展。本文从王重阳的师生观和教育弟子的方式、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期对我们当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禅意人生     
一 弟子跟师父学习乐器演奏,尽管学得很努力,但收效甚微。一天,弟子疑惑地问师父,是不是自己还用功不够?  相似文献   

17.
说的是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个个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师傅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名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  相似文献   

18.
再也没有比心路更长的路了。无论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间小路,还是象征着文明与速度的公路、铁轨,我们的脚步都可以测量。时间能抵达任何遥远的地方。而心路,脚步无法测量,时间无法穿越。  相似文献   

19.
那天,阿建的爸爸从乡下来,他穿戴破旧,黑脸膛上爬满了刀刻般的皱纹。我们宿舍的几名男生急忙请他坐下,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20.
真理的寓言     
有一位哲人,他带了许多的弟子。他教这些弟子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辨别真理与谬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