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7,(2):16-17
本文系一位从事生物研究的博士的见证与分享,为读者提供一个寻求真主的路径.旨在引导读者.认清人生的真正意义和做人方向,今世得平安喜乐.来世得天堂永远真福。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自本刊更名以后.得到广大读者真切的关心和极大的支持,许多读者和作者纷纷来信对本刊的更名和办刊方向表示支持.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对此,我们杂志社的全体人员深为感动,我们向这些热情关心《思维与智慧》的读者和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深知,一份刊物的成功与发展,取决于它能否了解广大读者的心声,把准读者的脉搏,我们将不断为此而努力,力求在思维与智慧领域中成为众多读者厚爱的朋友。在此,我们选登了一些读者的来信.同时也期待着更多朋友的关心和来信.祝杂志办好、为推进思维科学、开发智慧做出贡o!—…  相似文献   

3.
阅读速度与提要位置对不同认知方式学生信息保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信军 《心理科学》2001,24(3):300-302,279
本研究主要探讨阅读速度与提要位置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信息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读者认知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文章不同类型信息的保持.但对文章总回忆量没有显著影响。提要前置使场依存型读者对文章结构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场独立型读者对从属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提要后置使场依存型读者从属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阅读速度对文章不同类型信息和总信息量的保持均有显著影响.但在提要前置的情况下,对文章结构性信息的回忆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插图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宝霞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96,29(2):154-159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章所描述物体的参照表征,在建立参照表征的过程中,插图有利于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有关参照表征信息的整合;3.插图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低的读者理解重要概念以及整合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编读热线     
编者按:新年伊始,我们推出“编读热线”这个栏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力*强本刊编者与读者的联系和交流,广泛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读者对本刊的需求。“为读者编杂志”,或者说杂志要适应读者的需要,这是我们办刊的立足点,也是我们每一位编辑的座右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收到了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也曾在“读者心声”中选登过一些。从众多来信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读者朋友对本刊的真诚支持和喜爱之情.您们大多是被本刊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许多读者在来信中都找到,对本刊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其中有的读者是…  相似文献   

6.
魏道儒研究员主编的《世界佛教通史》,经过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通力合作,十年寒窗,辛勤耕耘,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共14卷15册,836.6万字,可谓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这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创举,可喜可贺,应予评介推广,让更多的读书爱好者拥有此书,成为此书的读者和藏家。  相似文献   

7.
国内“宗教学界”对西方宗教的兴旺颇多张扬,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情有独钟.以至在国人中制造出一种假象,似乎西方文明,包括科学与民主,都是由宗教滋养出来的.至今仍然炽热,统治着一切。这不仅篡改了西方全部近代史。也严重扭曲了当前的西方现实。为了校正此类偏颇,我刊开辟了《国际视窗》、《无神论在西方》、《阳光书系》(西方无神论著作介绍),报道和反映西方世俗人文主义、新无神论运动等近期信息和主要思潮.以助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由于人少力微,欢迎学者赐稿,欢迎读者指导。  相似文献   

8.
构成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记叙文篇章时,试图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情景参照模式以表达读者的目标、篇章连贯性以及解释文中为何提到所描述的行为、事件及情景,其中推论生成是一个重要环节。而推论可分为十三类,有六类属线上生成,五类属脱线生成,有两类难以确定.需考虑语用因素,其中有些推论因读者目标不同而有特殊性。构成理论还认为,除了局部推论和整体推论外,其它推论都与读者的世界知识有关。该者目标满足,局部与整体连贯实现,以及外显信息解释决定着对记叙文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不同阅读水平与文章熟悉程度条件下文章标记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先友 《心理科学》2004,27(3):595-597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读者的阅读水平与文章熟悉程度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文章标记与文章主题熟悉程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文章标记对熟悉文章的信息保持无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对不熟悉文章信息保持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文章标记对不同阅读水平读者的文章信息保持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阅读水平高的读者的促进效应大于对阅读水平低的读者的促进效应。文章阅读中的结构搜索加工的观点得到初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
青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个《柳叶刀译丛》,其中的《熊掌与鱼》吸引了我。这是一部1969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S.E.卢里亚自传的中文版。这部15万字的译著把一位著名的西方科学家的一生生活的主要侧面透明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通过这位意大利裔的美国...  相似文献   

11.
敝人不才,然界为佛弟子.一直关注着《佛教文化》这几年来的成长和发展。本人不揣浅陋,提出以下一些办刊的思路和建议,请予指正。一、关于《佛教文化》刊物的定位我认为,《佛教文化》杂志的“界面”应该比《法音》、《禅》以及其它的佛教刊物大得多、广得多。其读者群应该非常广大.从外围向内可粗分为四个圈:①对入生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性灵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圈;②对宗教问题特别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圈;③初入佛I“〕(指正式皈依)但对佛之正知见多不知晓的读者圈;④已入佛门有年,对伟之知见有较多的了解,但知见不…  相似文献   

12.
成蹊 《法音》2009,(6):32-32,33-53
2009年4月4日至29日.香港西方寺举办了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共有162位戒子参加,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内地的13个省市以及中国香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笔者作为大陆戒子中的一员.有幸亲临盛会.纳受如来戒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沙弥成长为菩萨比丘.内心有很多感触.愿用我这支拙劣的笔.把在戒会中的见闻觉知记录下来.供养给诸佛菩萨、各位大善知识以及护持戒会的各位居士,并与读者们分享。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中的一篇新闻报道,对其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语篇和社会意识形态及权势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新闻话语形式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提醒读者应提高自身的批评话语分析意识.  相似文献   

14.
阳光书系     
《科学与无神论》2010,(5):F0004-F0004
这是一部无神论的杰作!它2009年12月出版,作者David M.Brooks博士在书中毫不客气地抛弃了传统宗教,认为无神论是必然的。作者坚信在这个时代理性和逻辑一定会战胜迷信、神话和宗教信仰。这本书引起读者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成为《读者》杂志的签约作家之后,好运接二连三.先是被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然后,从一名小出纳,摇身一变,成了文学院的教师。那一年,他28岁.已有近60万字见诸报刊。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部分群众对于各种宗教所规定的禁忌不甚了解,伤害信教群众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使读者对我国五大宗教规定的基本禁忌有一些初步了解,本刊特别邀请了六位有关方面的人士,从不同角度介绍五大宗教的禁忌规定,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相互尊重,举止得体。  相似文献   

17.
骆振芳教授《弘道集》的内容涉猎面颇广,有“圣经研究”、“神学思考”、“教会问题”、“灵修讲章”等。而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圣经》展开的诠释和表述..作者表达的观点比较新颖,既有时代性又有现实性,相信能博得更多读者的爱慕与认同,耶稣基督的真道更能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为四个时期记述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1950─1994);使读者对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和近十多年来的状况有一概括的全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2011,(2):62
近期有居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读者朋友致函致电我刊,询问在香港地区和海外地区怎样购买和订阅《中国道教》杂志。为此,我刊敬告读者:海外地区的读者可通过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相似文献   

20.
在熟练的中文阅读中,个体阅读效率越高,词汇加工效率是否越高,目前还缺少直接证据。本研究通过记录快速读者与慢速读者在阅读含有高频或低频目标词句子时的眼动轨迹来考察该问题。结果发现,在第一遍注视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上,快速读者对高频词与低频词的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都短于慢速读者;而慢速读者对低频词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高频词。即快速读者的早期词汇识别和后期词汇整合效率都较高,不受词频影响;而慢速读者的整个词汇加工效率较低,受词频影响较大。这些结果表明两组读者的词汇加工模式具有本质差异,符合个体差异性观点与词汇质量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