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理想回应——《学衡》派文化观辑释李毅(南开大学马列部300071)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学衡》派是以其二十年代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兴之后,《学衡》杂志的诞生确有其特殊的思想意义。它是由吴宓、梅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出发论证哈耶克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首先介绍1950年代发生在自由意志主义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三次重要辩论,从思想史的角度厘清哈耶克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动机;然后通过引入亨廷顿关于保守主义的三种定义(贵族式的、自主式的和情境式的)辨析哈耶克与保守主义的关系。本文认为,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的神秘主义、反智主义、等级制以及推崇权威与特权的倾向时,他反对的是"贵族式"定义的保守主义,当哈耶克批评保守主义因为缺乏"政治原则"所以会被社会主义拖着走的时候,他反对的是"情境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虽然哈耶克与"自主式"定义的保守主义——这也是保守主义最富哲学意蕴的部分——具有相当的重合度,但这依然不足以支持他成为一个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与现代化所伴生的意义危机和文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新一轮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冲击 ,文化保守主义问题在中国凸现了出来。当国内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和它仍将持续存在的必然性以后 ,文化保守主义很快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就近代文化保守主义[1] 而言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至今 ,学者们对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现将国内 1 0余年来的主要研究观点概述如下。一、内涵与特征“保守主义者”来源于法语LeConsercateuer,最初是一个富含政治色彩的名词 ,所以当保守主义被用来探讨文化问…  相似文献   

5.
在那些从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哲学总潮流中分出来的为数众多的流派中,新康德主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之一的新康德主义,产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全力支持的新康德主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获得了特别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刘黎红 《哲学动态》2001,(11):2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与现代化所伴生的意义危机和文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新一轮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冲击,文化保守主义问题在中国凸现了出来.当国内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和它仍将持续存在的必然性以后,文化保守主义很快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就近代文化保守主义[1]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对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国内10余年来的主要研究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程中原研究员著的《张闻天传》,用朴素平实的笔调,在自本世纪初到70年代中期国际国内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真实全面、历史具体地叙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的光辉一生。这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的一个新收获。在怎样客观、真实、饱满地评述传主张闻天“这一个”特定人物方面,这部传记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成功的探索,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笔者拟从这方面对《张闻天传》作一番品评,管窥蠡测,难免偏颇,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8.
<正>在"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同志们:《医学与哲学》杂志是一批优秀的医学哲学家前辈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创建的一本杂志,对我国医学哲学的开创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今,一本医学哲学杂志能够生存到现在,而且不  相似文献   

9.
颜岩 《现代哲学》2023,(6):11-18
《历史与阶级意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卢卡奇在书中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但由于未能完全洞察和拒斥黑格尔和韦伯思想中的保守主义成分,最终在理论上陷入了悖论。深刻剖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法哲学以及韦伯的合理化和官僚制思想,揭露其中内含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因素,不仅是正确评价卢卡奇思想的根本前提,也是阻断《历史与阶级意识》理论错误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关键。梅扎罗斯对《历史与阶级意识》思想遗产的评估可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但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性方法的积极影响,因此他对卢卡奇思想中保守主义成分的评估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0.
<正>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同志们:《医学与哲学》杂志是一批优秀的医学哲学家前辈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创建的一本杂志,对我国医学哲学的开创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今,一本医学哲学杂志能够生存到现在,而且不断发展,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后来这本杂志由大连医科大学承办,继承了以往的好的传统,越办越好,这不得不说与杜治政教授的才华和奉献是不可分的,当然也是与大连医科大学和编委们的支持分不  相似文献   

11.
从银雀山汉简看王念孙对《晏子春秋》的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念孙《读书杂志》对于古籍的校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但一些具体结论也多有争议。由于70年代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中有一部分是《晏子春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王念孙校勘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有深刻政治背景的。当时中国正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的转折时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复辟势力最后展开公开较量,宗教问题特别是“孔教”问题成了革命与复辟的中心议题,由此而引发这场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文化问题论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每周评论》、《劳动界》等刊物。这些刊物是  相似文献   

13.
何谓道德革命把中国近代道德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文献甚少,就笔者所见,只有张锡勤的《略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道德革命》一文。张文认为,“所谓道德革命,就是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它发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道德革命论者有两派,即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他们提倡的新道德是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其中,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4.
莱布尼兹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为“单子论”,他自己常称之为“前定和谐系统”。这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是在和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较先进国家新兴资产阶级的机械唯物主义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系统》一文中,他概述了自己思想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浙江日报》、《北京日报》、《破与立》杂志等报刊相继发表文章,批判“四人帮”及其“理论”追随者编造和大肆宣扬的所谓资产阶级发展“三阶段论”的反动理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五行》篇研究的学术史检讨,从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出发,依据郭店竹简出土后研究的新发展,可以推定《五行》篇经部为子思作、说部为孟子作,这一结论呼应了荀子的所谓“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4月12日,一代大哲、当代新儒家硕果仅存的思想前辈、当代中国思想界最后一位保守主义大师牟宗三先生,于台北病逝,这标志着当代新儒学乃至中国哲学一个发展过程的结束。牟先生是新儒家阵营中最具思想力度和最富有创新性的哲学家,几乎很少有人否认这一点,甚至包括他的批评者在内。但是,若落实地说,牟氏思想之所谓“新”主要是形式意义上的新,而非思想内涵本身的新。此方面牟本人有清楚的说明,他在其巨著《心体与性体》“序”中写道:“在生有云:‘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吾所作者亦只辩示而已。”在牟先生这里,所谓…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在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了,它所发生的积极作用也增长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著的《现代客观唯心主义》一书,也是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在这本书中分析了新黑格尔主义、现象学、新实在论和批判了实在论、美国和法国的人格主义以及现代的托马斯主义。作者们还考察了胡塞尔、哈特曼、怀特海和桑塔亚那的哲学学说,揭露了他们与最新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联系。这本论文集是以Г.А.库尔沙诺夫和Н.С.尤利娜的导论开始的。在这篇导论中分析了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危机,揭露了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洛克的政治学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1632—1704年)从事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年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时期。洛克的全部理论活动、特别是他的政治学说,典型地反映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他的主要理论著作差不多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一两年内出版的。1689年出版了《论宗教宽容的书信》(写作于1685—1686年),1690年出版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自觉地把他的理论著作服务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下面,我们来谈谈洛克政治学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内,新康德主义哲学在德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傅播。著名的新康德主义者魏亨格尔(Vaihinger)于1896年创办的杂志《康德研究》和在1904年建立的“康德协会”,积极地促进了新康德主义思想的傅播。资产阶级哲学界在1904年和1924年特别隆重地举行了纪念康德的活动。康德和新康德主义在当时处于德国哲学思想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