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体能动性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是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是理解认识主体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1 要弄清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问题,首先必须对能动性作出科学的理解。 一般地说,强调主体的作用并非始于近代。早在古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提出过有关思想,如柏拉图将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然而,只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主体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强调主体(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往往就是“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能否一概地视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2.
<正>自笛卡尔哲学出现后,主体性哲学便开始成为西方哲学一个主要的话题。这个话题在遭遇主体死亡论的挑战之后,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的《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超越》一书正是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而提出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此书由杨祖陶先生亲笔赋序。杨先生认为,这本书"对主体性的形成、发展、内在机制和发展的终极趋向做了跨越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系统的考察、论述,逻辑地、历史地和辩证地阐释了‘主体生成'的诸多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本书结构严  相似文献   

3.
现代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因素愈来愈增强,并对认识论发生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目前有许多同志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汪信砚同志在《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哲学研究》1987半第1期)一文中,对此问题及其哲学意义,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概括。这对于深入了解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认识论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有的同志已著文发表了不同见解。我想就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不是没能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主体因素的增强是不是否定了认识中的客观内容等问题,同汪信砚同志商榷,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认识主体性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哲学界已展开了对认识的非理性因素的研究。现将讨论情况作一概述。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哲学界多数人肯定:人的认识既不同于一般动物对环境刺激的简单反射,也有别于计算机对输入信息的程序加工,而且有主体能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非理性因素有关。但对非理性  相似文献   

5.
哲学对主体的思考,并非从现代开始。中国传统哲学在不断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很早就注意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因而历代哲学家都这样那样地接触到主体问题。船山哲学十分博大,他关于人之作为主体或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虽其理论形式带有历史的特征,但其思想内容不但总结了这方面的优秀成果,而且作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对于现代哲学如何把握主体也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体及其双重实践特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前沿,国内近十余年的讨论,已将问题集中在关于主体性的概念规定及其本质特征上.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即实践的特性,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这个观点突出了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如何深入论证能动与受动、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还需要找出深层分析的突破点.我认为这种突破点应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简讯集纳     
青海省哲学学会1987年年会于十月中旬举行。会议讨论了哲学发展趋势问题。有人认为自1978年以来我国哲学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主体性的觉醒”,这表现在历史观和认识论两方面。历史观的“觉醒”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实践的需要,而认识论的“主体觉醒”则是由于吸取了当代科学新成果和西方先进思想成果,加强了对“认识选  相似文献   

8.
略论道德的本质——兼与肖雪慧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哲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客体向主体的转换。因而,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既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或许是受一般哲学研究对象重点转移的影响,道德哲学界即伦理学界,也有不少同志对道德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明日报》今年2月3日刊载的肖雪慧同志关于《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9.
面对西方近现代的主体瓦解危机,利科坚持主体存在论,秉持批判与新构的态度对各流派进行调和,通过自身性主体、诠释、语言、反思、迂回、他者和中介等核心概念,走上了蕴含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下降”之路的主体求索,完成了对主体哲学的三重超越,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在于:首先对传统和现代的主体概念进行批判,重新构思出自身性主体的在世存在;接着从反思的原则、形式和内容等层面进行革新,视主体形成于与他者的在世交互活动中,须对蕴含在世生存经验的语言进行意义诠释才能通达主体的反思与认识;最后,利科构建了承载意义的语言中介来承担具体且迂回的主体反思任务,逐步抵达主体存在之本体的初衷。这在断裂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诠释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开启了诠释学的第三次转向,使得动荡的主体哲学有了坚实的此在生活世界之根,并为始源性的存在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哲学研究》1987年第7期刊登了高惠珠同志与张曙光、邹明武同志商榷的文章《历史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之我见》(以下简称“高文”),对社会规律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作了论述,读后颇受启发。我同意高惠珠同志关于“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含任何主观成分”的基本论点,但对高惠珠同志所论社会规律的一些特点,及认识社会规律的一些方法,却很难于接受,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唯物史观认识社会规律的一般方法,因此觉得大有提出来商榷的必要。现将我的意见说明于后,就教于高惠珠同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逐步展开,方兴未艾。笔者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述评。 1 针锋相对的争论始自何祚庥在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上发表的《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以下简称何文)。何文首先针对国内学术界近些年来的认识主体性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其中确有一些人坚决主张一种怀疑知识的客观性的“认识的主体论”,其特点是往往引用相对论或量子力学为论据,国内现代物理学的哲学解释中的确存有唯心主义思潮,其根源在于国际物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影响和没有正确把握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客观内容所致。何文接  相似文献   

12.
源于理论和现实对于现代主体性原则确证的强烈诉求,黑格尔不但对此作出了引领性地回应,而且精准地把脉了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主体性原则的实证理性本质。一方面,他将无限反思的绝对精神确证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从而通过反思理性而实现了艺术、宗教及哲学的范式同一。另一方面,他又基于这一原则的交互主体性内涵而将其置根于公共生活共同体(伦理实体),进而借助和解理性而勘定了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的实践视界。尽管在这一确证过程中,囿于理性意志的本体论预设及其理念论构造,而造成形而上学主体性的意识理性范式本身的实证化倒退,并一再陷入"实体与实证"、"主体与本体"、"哲学与现实"等重重悖论,但是,这些悖论又无不成为滋生其后各派的思想资源,以及新的哲学把握新的时代的动力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汪信砚同志的《认识的主体性探讨》一文(载《哲学动态》1987年第3期),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很好的意见,但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即离开实践去论述认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方法就是事物本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论题经历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近代以来,主体性论题日益成为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我思的思维主体作为西方近现代哲学中一个不证自明的基点被凸显出来。然而,在围绕主体性所展开的研究的背后,隐藏着另一种更为深刻同时也深为哲学家所头痛的问题:此一我思思维主体如何对彼一我思思维主体成为可能?以及众多的我思思维主体如何沟通并实现共同意谓?与此同时,对这种问题的解答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检验着各种哲学观点的合理性。胡塞尔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在晚年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主体间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主体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一方面逐渐地从主体性是什么的问题转向主体性如何获得的问题,特别是关注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们认识主体性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另一方面则开始对人的主体身份的缺失表现了极大的关切,并进而深入地思考人的异化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试图在技术哲学视野中讨论人的主体性的获得、缺失与重构问题。一、技术产生与人主体性的寻求事实上,人类在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主体身份并未成为人类存在的一种标志。但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当古猿…  相似文献   

16.
费希特耶拿时期的哲学是从自我的本原行动出发的,主体的绝对能动性是知识学用以说明一切知识的依据,由此确立的最高原则是人的自由原则。然而,费希特对人的主体能动性(尤其是在道德实践领域)的高扬是从"脱离了自然的精神"片面地出发的。在这一时期费希特的思想中,一切存在、客体都不过是意识的对象而由人的认识能力加以规定。费希特哲学思想的致命弱点也恰恰就在于此。在"无神论事件"及外界的批评下,费希特开始反思知识学的基础或本原,进一步探寻自我或本原行动的实在性的根据。这就导致了费希特哲学向宗教的回归。这在当时对德国哲学及宗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建基于对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反思与批判之上。他将"理解"作为交往行为理论的奠基性概念,展现了交往理性的生存论向度。而对于实践哲学、语言哲学和解释学的反思与借鉴,能够阐明交往行为理论的生存解释学之维。  相似文献   

18.
汪传发 《哲学动态》2006,(10):42-47
近年来,资本哲学及其研究的意义、资本与现代性、主体性资本与主体性哲学、资本概念的当代诠释、资本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等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杂志社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于2006年5月26~28日在上海联合主办了“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哲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70余人与会,并就上述诸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和反思。一资本“脱域”的时代需要哲学的反思“脱域”一词,是借助吉登…  相似文献   

19.
郭萍 《周易研究》2022,(3):101-112
当今建构中国哲学话语的一个重要根由是为了摆脱近百年来西方话语对于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宰制,而福柯的“话语理论”就对话语宰制主体的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揭示与批判。不过,与福柯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立场不同,中国学界大多基于中西对峙的民族立场而批判现代西方话语的西方性,这也成为近现代儒学话语建构的底色。然而,包括儒学话语在内的任何主体话语都不具有自明性,而是有着前主体的共同本源,即前主体性言说,其本源地生发着主体话语的实质内容,同时也引导着主体话语的时代更迭。因此不论中西,都需要以当下的现代性生活本身为共同渊源,建构与之相宜的主体话语。据此而言,传统儒学话语并不是落后于西方,而是落后于时代,故当今建构儒学话语的根本在于实现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即以儒家的思维方式言说现代主体价值。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应时代的积极意义上持守儒学话语的独特性,才能在发展现代主体价值的普遍意义上有效地批判现代西方话语。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人在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自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实际上就是主观性,是人作为某种活动的主体发挥出来的功能、影响、作用等等。被打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烙印的东西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很窄,它适用于人和人类社会、人的一切认识及人化自然,但不适用于非人化自然。它不是一个本体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