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周易思想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表象研究方面,继表象认知理论之后,新近提出的表象活动周期理论对表象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它重申表象在问题解决中对目标计划、管理和调控的促进作用;更强调表象活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动态过程。同时,文章把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古传统文化周易等思想做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某些一致性,在表象研究方面中西方文化将趋于高度融合,其研究成果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The 2012 China-Germany Symposium on Modern Development in Computabil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was concerned with new developments in computability theory,and aimed at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German computation scientists.It was held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China,during 17th to 22nd,September.During the symposium,scientists shared their recent works,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听觉表象开始得到关注,相关研究包括言语声音、音乐声音、环境声音的听觉表象三类。本文梳理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上述三种听觉表象所激活的脑区研究,比较了听觉表象和听觉对应脑区的异同,并展望了听觉表象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563-1571
长期以来, 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 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 旨在确定有意义的同质性个体类别或亚组。个体定向的方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原则, 具体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聚类分析、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以及配置频次分析等。发展心理学研究需综合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与变量定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颜色知觉恒常理论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早期颜色恒常理论、系数理论、计算理论和 Octant模型作了简要回顾 ,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对影响颜色恒常性机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知觉经验、记忆、认知决策等高级意识活动对颜色恒常知觉的作用 ,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描述颜色恒常知觉过程的一般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6.
“心理理论”是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迄今已积累了大量行为研究的证据。心理理论具有领域特异的模块化认知机制,脑成像研究中也发现心理理论任务激活前额叶皮质等多个模块区域。论文阐述了真实表征与错误信念、心智互动等心理理论推理的神经机制,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计算障碍是一种影响算术技能获得的特定的学习障碍。截至目前,有关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尚存分歧,有关诊断与鉴别标准也未统一。近年来,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理论假设有从一般认知因素取向到数学特定因素取向发展的趋势。而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也从针对单个脑区的特异性功能发展到从功能连接网络角度进行研究。并且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开发基于数学认知基本理论的干预方法,并采用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的新方法。基因-脑-行为的整合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揭示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发生机制,而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经过科学评估的干预手段将可能有效促进障碍者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Piaget Jean,1896—1980)不仅是著名心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所创立的日内瓦发生心理学派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在以儿童智慧、言语和思维为中心课题而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探索性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之后,皮亚杰以发生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和基础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发生认识论是发生心理学基本原理在科学认识论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香港和澳门地区近年积极提倡素质教育 ,美国学者加德纳 (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TheoryofMultipleIntellgences)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期望这理论可以作为适性教育的指导思想。本文旨在阐释人类心灵的生物构造 ,以及从神经心理学 (neuropsychology)角度分析心灵 (mind)发展的三个层面 (感知的、创意的、统整的 ) ;继而介绍加德纳如何通过介定智能的八项基准 ,来建立至目前为止关于人类认知发展最完整的理论 ;最后尝试根据心灵发展的三个层面 ,辨别“智能”和“智慧”的涵意  相似文献   

10.
"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来自脑成像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岩  张蔚  陈晶  高艳霞  王益文 《心理科学》2007,30(3):763-765
"心理理论"是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迄今已积累了大量行为研究的证据.心理理论具有领域特异的模块化认知机制,脑成像研究中也发现心理理论任务激活前额叶皮质等多个模块区域.论文阐述了真实表征与错误信念、心智互动等心理理论推理的神经机制,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表征动量是指由于诱导物理动量的作用, 人们对先前运动刺激最终位移的记忆将沿着运动的方向向前发生偏移的现象。诱导物理重力、摩擦力、万有引力同样影响运动刺激最终位移的定位, 扩展了表征动量的概念。相关的表征动量理论模型有:内化理论、朴素物理理论、预期理论、网络模型、眼动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计算理论。未来的研究应分别从普遍性和特殊性方面继续探讨表征动量的理论模型, 并加强神经机制的研究, 以便更好的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内隐运动。  相似文献   

12.
依据Rayleigh颜色匹配方法研制人眼颜色视觉定量测量实验装置,并对20名色觉正常和30名色觉异常大学生的颜色视觉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色觉异常被试在Rayleigh匹配中点和匹配范围测量值上均与色觉正常被试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海宏  孙秀如 《心理科学》1997,20(3):239-242
本文简单介绍了各种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色觉异常在颜色匹配、光谱感受性、色差辨别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色觉检查方法就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异常者的某一色觉缺陷设计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和色盲镜等。一般来说,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所长,并应用于临床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ABSTRACT— Should psychologists care abou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Within the field of visual perception,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an emphatic "yes."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close interactions betwee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in the study of vision. In the 1980s, vision researchers developed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combining the two fields, and that framework still supports much current research.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cover this general approach and then will illustrate how neuroimaging allows the framework to be applied to human perception. In short, fMRI can measure how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in sequential stages of processing. These same representations can also be measured behaviorally. Theories of vision specify how the sequential representations participate in well-defined computations that underlie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16.
    
  相似文献   

17.
视觉表象是在记忆基础上产生的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 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之一。本综述介绍了该领域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表象计算理论模型, 并进一步归纳了视觉表象生成系统的成分及其对应的神经基础。分析结果强调了初级视觉皮层作为“视觉缓冲器”是生成表象的主要机能结构, 以“视觉缓冲器”为基础的表象生成系统的机能受多重因素影响。本综述有助于对视觉表象生成系统形成全面的认识, 促进视觉表象实质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颜色词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折衷的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影响,又受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还受语言和文化影响.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颜色认知包括物理-生理、认知-智力、社会-文化三个水平,涉及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和文化六个因素;三个层次、六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