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杰 《中国宗教》2014,(7):20-21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城隍"商标争议行政纠纷诉讼案做出终审判决,宣布驳回原告上海城隍珠宝有限公司(下简称城隍公司)上诉,维持原判,"城隍"商标被撤销在第14类"宝石、金刚石、珍珠(珠宝)、翡翠、玉雕、戒指(珠宝)、手镯(珠宝)、项链(宝石)、贵金属耳环、银饰品"等商品上注册。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起因伤害宗教感情而被撤销的驰名商标案例,对宗教界的依法维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无为、淡然恬静、与世无争,是道教和道教徒留给社会大众最直接、最根深蒂固的印象。那么,作为宗教团体的中国道教协会,为什么执意与企业对簿公堂?其初衷和目的又是什么呢?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城隍"商标争议行政纠纷诉讼案做出终审判决,宣布驳回原告上海城隍珠宝有限公司(下简称城隍公司)上诉,维持原判,"城隍"商标被撤销在第14类"宝石、金刚石、珍珠(珠宝)、翡翠、玉雕、戒指(珠宝)、  相似文献   

3.
正从此次"城隍"商标被撤消,我们看到了中国道教界运用法律武器,捍卫神圣信仰、维护合法权益的希望。法律和信仰之间,法律是庄严的,信仰是神圣的。庄严的法律和神圣的信仰,不可侵犯,不可亵渎,应该捍卫。日前,为了维护城隍信仰的神圣性,中国道教协会拿起了法律武器,用庄严的法律捍卫了神圣的信仰,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和精彩的维权路。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城隍神"劝善消灾集福"的思想象征詹石窗在《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由于生活的需要,有关城隍神信仰的经典应运而生。《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就是  相似文献   

5.
民俗活动     
正上海城隍庙举行城隍华诞庆典活动3月18-24日,甲午年城隍华诞庆典之祭城隍大典在上海城隍庙举行,各界人士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第四届广府庙会举行城隍爷巡游活动近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四届"广府庙会、幸福相约"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在广州市城隍庙前忠佑广  相似文献   

6.
正法鼓隆隆贺城隍华诞,玉磬声声祈国泰民安。农历甲午年二月廿一日(2014年3月21日)上午九时,甲午年城隍华诞庆典之祭城隍大典在上海城隍庙隆重举行,八方善信会聚,共襄盛举,恭贺上海城隍尊神华诞喜乐。祭城隍大典分为上香、行三献礼、颂祭文、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城隍信仰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信仰——这是一种地方信仰,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与该地的历史、文化及习俗关系紧密,城隍老爷一般是与当地有关,甚至本籍的名人,例如上海的秦裕伯、奉贤的周正鋐、淞江的李侍问,均为原籍人士,襄阳谷城的肖何则因与历史渊源有关。而其信徒则为本城居民。各地城隍庙的庙宇,其规格大体均为仿当地人间衙门设计的,有大门、仪门、寝宫、役房、化楮炉、钟楼、鼓楼等等。各地城隍庙往往以它为中心,形成一个商业圈,它的庙会规模也比较大。城隍信仰的宗教色彩,往往也渗透到这个商业圈和庙会中。过去各地城隍…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09,(3):61-61
詹石窗在《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由于生活的需要,有关城隍神信仰的经典应运而生。《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就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关于城隍神信仰的经典。通过《城隍经》的种种描述可知,城隍神在道教中乃是“劝善消灾集福”的思想象征,这种思想象征既是道教劝善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也是社会道德需求的具体表现。由于城隍神信仰深植人心,道教通过特有的艺术表征方式,塑造了“赏善罚恶”的城隍神形象,从而在民间社会产生了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10日至11日,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德国新教教会联合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EKD)和德国新教福音事工协会(Evangelisches Missionswerk in Deutschland[EMW])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德跨宗教对话——不同文明共同未来"跨宗教对话会在上海铭德大酒店成功举行。这是继2016年5月"中德宗教对话——和平与共享"跨宗教对话会在德国汉堡成功举办之后,双方举行的第二  相似文献   

10.
教务活动     
正温州市龙湾区道教协会开展玄门讲经活动3月23日,温州市龙湾区道教协会在海城街道东岳观举行第三次玄门讲经活动,区民宗局、区道教协会、区各场所负责人及信众等500余人参加。上海城隍庙隆重举行丙申年"祭城隍"大典3月29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上午,上海城隍庙隆重举行丙申年"祭城隍"大典。在城隍华诞庆祝活动期间,城隍庙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每天在戏台唱戏酬神,表演节目,并向来庙信众、游客免费派发城隍寿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慈善公益组织中的一名"老资格"成员,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是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笔者认为在宗教慈善组织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可以从宗教慈善的实践模式和文化模式角度来建构宗教性慈善组织的身份认同模式;而增强公信力,形成"玻璃口袋"效应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最具优势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城隍经>的种种描述可知,城隍神在道教中乃是"劝善消灾集福"的思想象征,这种思想象征既是道教劝善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也是化解社会道德危机的迫切需要推动下形成的.由于城隍神信仰深植人心,道教通过特有的艺术表征方式,塑造了"赏善罚恶"的城隍神形象,从而在民间社会产生了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欣 《中国宗教》2021,(2):64-65
《道教中国化研究》为《当代道教研究》丛刊第2辑,由上海浦东道教文化研究所组织编撰,2020年12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道长主编,是道教中国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年,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国内顶级佛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杜继文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上海师  相似文献   

15.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丁光训主教5月6日在南京会见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秘书长威廉·温德利及其高级助理杉野恭一先生。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简称世宗和)是联合国认可的非政府宗教组织,成立于1970年, 是美国注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宗教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其宗旨是倡导各宗教信仰互相尊重,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该组织自1973年起与我国宗教界建立联系,并与“中宗和”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希望通过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不同宗教信仰团体之间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作为专指敦煌城的"城隍"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敦煌城及周边城市不时地遭到外族入侵所致.而敦煌的城隍神信仰并不甚流行,原因是敦煌盛行毗沙门天王信仰,毗沙门天王已经代替了城隍神,担当起了护卫敦煌平安的使命,成为敦煌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7.
郭朝华 《中国道教》2003,(3):43-43,48
笔者有幸曾于上世纪50年代时亲眼目睹上海城隍庙大出会,记得出巡的队伍中就有“四司”。后来作为上海黄浦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一员,对文史资料频繁接触,曾在美国《世界日报》发表《上海城隍庙四司考》(1996.3.26),现仅就此“四司”再作论述。据史载,过去每逢上元、中元、下元三节出现时,“四司”均由大轿抬着随上海城隍出巡,可见其地位的特殊。各地城隍庙内所供冥界管理系统,城隍上属有东岳大帝、阎王、玉皇大帝;下属有判官、拘魂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皂隶、土地等。“四司”似乎仅属上海城隍庙内特有的地方神,笔者发现它带有鲜明有上海色…  相似文献   

18.
城隍神本为民间俗神,道教将之纳入神灵系统。城隍信仰起源很早,至少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如班固两都赋序云:"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①经过历代的发展,城隍信仰从明代开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朱元璋"于临御之初,与天  相似文献   

19.
香港主要宗教组织简介□刘金光●香港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地区,而且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即已传入香港,天主教、基督教则是随着殖民主义者的炮舰进来的。现在,香港经政府注册的合法宗教共有10多种,除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回教、孔教六大宗教外,还有印...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2日至3日,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会刊协办,上海市佛教协会和上海玉佛寺承办的"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宗教媒体在国家宗教工作部门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肩负社会责任,紧跟时代需要,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