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赴法讲学记     
正临别时,威廉用手机软件翻译了一句话,递给我看:"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我用我有限的英语词汇笑着对他说:"我亲爱的朋友,在中国这句话平时是不说的,只对要上天堂的人讲。"今年7月,正是骄阳似火的季节,带着些许的兴奋与好奇,我来到千里之外的浪漫国度——法国。此行,是应法国经络太极协会伊丽莎白·理查德女士和郑曼青太极学校威廉·尼尔森先生的邀请,作短期讲学。在遥远的国度,中国道教的养生功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太极拳的热爱又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宗教文化。位于法国南部lembrun的亚洲武术度假中心,是当地人了解学习中  相似文献   

2.
道教东派祖师陆西星是明清时期内丹双修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双修原理的论述是其对内丹修炼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他从太极一气而分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精炁互藏其宅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对陆西星双修思想进行了概括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太极拳通过身体运动形式阐释"道"的内涵,是道教"动功"修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为修炼者提供悟"道"的实践途径。太极拳遵循"太极生两仪"的阴阳变化原理,强调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将虚实、动静、刚柔、开合种种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于一体。在道教的修炼当中,通过太极拳运动来体会拳道合一、"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的"道理",达到养心定性、聚气敛神的功效。太极拳运动在设计上遵循道教哲学理念,行拳尤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早在老、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道教。老子、庄子、列子所代表的是当时的道教神秘派。他们以精神修炼为主,同时也不反对道教对身体的修炼。道教神秘派是当时诸多道教流派中的一个。文章后半部分对道教神秘派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秘主义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尹志华 《中国宗教》2014,(10):38-39
道教起源于中国,在古代曾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华人移居海外的增多,道教传播到了世界上许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一度出现过探索东方哲学和神秘主义的思潮,不仅学术界兴起了道教研究热,而且出现了传播道教信仰的社团。进入新世纪,来中国学道的人逐渐增多。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道教信徒先后成立了道教协会。美国和德国有不少道教修炼团体。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于2007年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都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其中以唐代女道士胡最为典型。胡,精通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8.
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运用<周易>的卦爻象和"河洛之说"来解释道教内丹修炼的原理,提出了"药之与物,二八河图.五贼运火,皇极洛书.法象羲<易>,按爻摘符"的道教易学思想;认为<易>的"河洛之说"及"卦爻之象"揭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这对于道教内丹修炼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注用<周易>"河图"、"洛书"等理论,对道教内丹学中最重要的药物、鼎炉、火候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内丹术要循天地自然之道而行,法天地人三才之道才可以论还丹,并以<易>理来统摄天、地、人三才之道,从而增强了道教内丹术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为将道教内丹术转为道教内丹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混元气思想是道教在道论、元气论、精气神论基础上,在道教内丹修炼盛行的宋元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修道理论.在指导生命修炼上,混元气论比元气论和精气神论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文从混元气的思想内涵、混元气是内丹修炼的根本和它的理论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在道教生命修炼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孟亚明 《学海》2004,(3):167-171
本文探讨了南宋金初传统道教发展面临困境之际 ,道教新教派全真道的开创者王立足三教圆融 ,对道教神仙思想进行了根本改造 ,亦在变革道教之修炼方法与传播方式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王的努力下 ,全真派道从草创而走向兴盛 ,为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的民众提供了有效的心灵庇护之所 ,出色发挥了宗教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本文同时通过对全真教著名的定制之作《重阳立教十五论》一文的思想评述 ,对全真道的成仙思想和修行理论做出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1.
道教     
本文从对道教产生之前社会的生死、灵魂观念及种种人神交往巫术的分析入手,对道教特别是早期道教的组织结构、宗教生活、斋仪、修炼方法及其发展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俞琰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和邵雍《先天图》,来阐发其丹道易学核心理论——"身中之易"的思想。其将《易》中"太极"演化之道引入人体丹道修炼中,提出丹道修炼亦有此道,赋予了"太极"新的内涵,认为丹道"太极"生化演绎之进程即人体丹道修炼之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裴 《宗教学研究》2006,1(4):51-55
道教的修炼思想中,对于环境的选择,一直是一个十分慎重而关键的问题。北宋时期,钟吕一系的道士施肩吾,继承和发挥了道教这一传统,在修炼思想中,尤其是在对环境、传人的选择原则中,体现了道教特有的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以神秘主义为特质的环境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道教内丹修炼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深受研究者的注意。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是汉代魏伯阳《参同契》以后的又一本重要的丹经著作,可以说同为丹经之祖。本文对《悟真篇》的作者、基本内容、理论渊源、修炼实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在欧洲尚未有一处大型的道教中心,也没有一个场所能够让人全面完整地了解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宗教、哲学和修炼方法。明山中心的创建,将成为道教文化在欧洲的一个标志性场所和弘法胜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但就目前来说,在欧洲尚未有一个大型的道教中心,也没有一个场所能够让人全面完整地了解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宗教、哲学和修炼方法。相比之下,仅在法国一地就已经有44处佛教中心。但是,道教信徒或喜爱道教哲学的人在西方社会却不在少数。欧洲有很多人在学习太极拳、《易经》、吐纳打坐,以及风水术数等,中医馆也  相似文献   

16.
张宇初是明以后最杰出的道门领袖和教内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弘道兴教,对明代道教尤其是正一道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张宇初的生平活动、道教思想。文化建设、道术修炼以及加强教内规戒建设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性命双修指身心全面修炼,是道教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道教养生家一贯倡导精神修养、形体锻炼与呼吸修炼,即"形、息、意"三者兼顾的养生健身方法。然而,目前在大众健身过程中,很多人偏重于心性磨练而忽略形体变化;抑或重视呼吸与形体修炼,却忽略了个体特异性需求及修炼程序的渐进变化,在"通脉正骨"认识方面多有误区。  相似文献   

18.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养生     
苏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养生家。他将传统的中华民族养生方法与中药调养和道教修炼相结合 ,形成了自己的养生体系 ,养生内容非常丰富。他的养生理论杂揉儒释道三家思想和中医理论 ,而道教色彩最浓。宋代社会有用道教养生的风气 ,苏轼是俗家用道教养生开风气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20.
道教房中术的性医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房中术的性医学思想及现代价值盖建民房中术是道教的一种重要修炼方术,与医学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拟就道教房中术中的性医学思想及其房事养生法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求教于方家。一、道教房中术的渊源及其流变房中术也称“男女合气术”,是道教一种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