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形式逻辑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首先是一种寻求更好的大学逻辑教学方式的努力。进而,非形式逻辑学者们逐渐开始触及和探讨越来越多的理论议题,即发展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关于论证以及好论证的理解方式。在1998年世界哲学大会上,布莱尔和我阐释了非形式逻辑为哲学所带来的理论后果,其中一点我们称之为“演绎主义的终结”。那时我们并未给出演绎主义的定义,而只是把它等同于麦金泰尔的那个精炼的说法:“任何推理,不是演绎的,就是有缺陷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在当时就作出“演绎主义的终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因为演绎主义似乎至今都还很有生命力,甚至在那些倾向于非形式逻辑的学者那里它也能得到支持:恩尼斯长期以来都辩护演绎主义是一种论证重构策略,格罗尔克更是致力于辩护它是一种论证评价理论。在本文中我将论证,非形式逻辑最好被理解为一种不诉诸于演绎技巧和演绎规范的逻辑研究。当我们意识到演绎和演绎主义已经如何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哲学发展史中,并且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关于逻辑研究的理解,我们就能明白非形式逻辑这一理论努力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我将首先澄清“演绎主义”的意思,然后再分别考察那些赞成和反对演绎主义的论证,最后,我将表明非形式逻辑是从演绎主义中挽救逻辑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2.
论证是一个用理由支持观点以及回应其所受攻击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论证已经成为哲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哲学方面,十九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图尔敏和佩雷尔曼对形式逻辑的批判,促进了非形式逻辑这一学科的产生,它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非形式模型。在人工智能方面,论证的形式模型也发展成为常识推理和多主体冲突解决的基本模型。本文将讨论后一领域中所研究发展的形式模型如何能够用以澄清一些哲学领域、以及非形式逻辑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争议。本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图尔敏和佩雷尔曼时代的形式逻辑只关注数学化的推理,但那些非数学化的推理形式其实同样也能够被形式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实践的逻辑”要求的不断增长和数理逻辑对日常思维中逻辑问题的无能为力的日益显著,非形式逻辑越来越引起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的关注。非形式逻辑以论证为中心,力图回答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论证的分析,语言预设的特征以及谬误的类型等。其中对论证的分析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蒙诺·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采用图表的形式来分析论证的结构以帮助人们对论证进行评估,这种图表经过斯蒂·文·托马斯(S·N·Thomas)和诺尔特(J.E. Nolt)的发展和完善,就形成了所谓的  相似文献   

4.
非形式逻辑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产生于欧美的一个新的逻辑学分支。它的历史虽然十分短暂,但很受人们关注,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学者较一致的看法是,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论证。这一看法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公认。自然,对非形式逻辑研究对象所作探索的角度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本文拟就非形式逻辑的产生及主要理论作一简要介绍。非形式逻辑的萌发,与逻辑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相关。最初,逻辑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逻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形式逻辑在对归纳和演绎作了长期的研究之后,达到了下述的成果:确定了归纳和演绎的一般规则,分析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或逻辑结构,规定了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所遵循的公理,并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非形式逻辑这一术语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北美一些学者提出的。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主要是为了解决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论证问题。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非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新的逻辑学分支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为什么在符号逻辑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在西方一些国家非形式逻辑却倍受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对逻辑科学的发展作一初步的探索。一、对形式化方法的思考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传统逻辑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传统逻辑是指: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经过中世纪的演变而发展至十九世纪(乃至今天)的逻辑。它  相似文献   

7.
英国怀疑主义经验论者大卫·休谟提出的归纳问题一直影响着归纳逻辑的研究。本世纪以来关于休谟问题的解释与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人们常常希望陈述出归纳推理(一个归纳逻辑)的精确的陈述。从休谟对归纳的批判来看,通常主观的归纳论证需要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更多的前提,或者通过把归纳结论改成概率的陈述。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期望归纳结论的合理性是演绎地从前提中推出的。归纳逻辑被构造成应用的演绎逻辑的一个分支。为了使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但作为一思想,逻辑还存在于古印度和古中国。一方面,虽然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绎逻辑或形式逻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逻辑,但亚氏当时提出三段论理论的非形式动机相当清楚,那就是要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论证与论辩。不过,亚氏之后,由于(形式)逻辑学的发展壮大,这一动机逐渐被逻辑学们淡忘了。另一方面,以真实论证为对象的古印度逻辑(因  相似文献   

9.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学习形式逻辑,一定要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每条规律的基本内容、逻辑公式、逻辑要求以及违反这些逻辑要求所产生的各种逻辑错误,同时还要弄清各条逻辑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別,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在各种思维形式的具体逻辑规则中的体现和作用等等。总之,要准确理解,要融会贯通。但从这次自学考试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这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次逻辑试题中有一题是:“什么是同一律?它的  相似文献   

10.
逻辑的范围     
人们在作出陈述时,可能提供论据以支持它们,也可能不这样。一个被论据支持的陈述是一个论证的结论,而逻辑则提供对论证进行分析的工具。逻辑分析所涉及的是结论和支持它的论据之间的关系。人们思考时,作出推理,这些推理可以转变为论证,而逻辑工具这时就应用于这些得出的论证之上。这样,就可以检验产生这些论证的推理。逻辑研究论证与推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区别逻辑上正确的与不正确的论证与推理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