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榕 《心理学报》1984,17(1):18-23
本实验采用大声思惟的方法,研究了八名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 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三种不同水平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以灵活性为主要特点的“活动型”思惟模式,以刻板性为主要特点的“经验型”思惟模式,以碰试性为主要特点的“盲试型”思惟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对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飞  张大均 《心理学报》1999,32(1):53-59
实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完全随机化等设计。实验组采用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教学模式,控制组在同等时间内,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作相同的习题练习。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对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完全随机化等组设计。实验组采用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教学模式,控制组在同等时间内,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作相同的习题练习。实验结果表明:(1)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可显著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中等生受益最大;(2)该模式训练效果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3)学生对该训练模式持肯定态度,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5.
問題 学生正确地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題需完成一系列的思維活动。查明这些活动是什么,它們是怎样連續进行的,对于算术教学实践无疑很有意义。这个問題的解决会給应用題教学方法的制訂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有人曾用实驗証明,解答应用題的过程象解答其他思維課題的过程一样,也是分析和綜合的过程。但是,她們并沒有完全解决这个問題,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男女生智力有没有差异?这是心理学界长期来有争论的问题,也是教育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它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广大教师与家长对此更感兴趣。我国教育界曾有一种传统的看法,即中学里男生优于女生,小学则相反,是女生优于男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即使是小学生,也往往是男生聪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个2(成功与否)×2(提示与否)×2(题型)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解决和差应用题的表征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比较应用题的表征相类似,小学生对和差应用题的表征也存在着直译策略和问题模型策略;(2)不成功组解题者在表征和差应用题时倾向于运用直译策略,而成功组的解题者更倾向于运用问题模型策略,这导致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列式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不一致题型上表现得更明显;(3)在读题前给以“请注意理解这道题的意思”这样简单的提示,对不成功的解题者对和差问题的正确表征并不能起到作用;(4)成功的和差应用题解题者和不成功的解题者在列式正确性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课题类化?据藩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指出:“课题类化指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鉴于人们解决任何问题,均需以已有知识为背景,因此众多研究均指出,能否进行课题类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课题类化虽在已有研究中引起了高度重视与评价,不过,课题类化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即对课题类化过程的研究尚少。本文以期通过对小学生解题中课题类化方式的探索,寻求提高小学教学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取个别交谈临床法研究了76名五、六年级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的过程.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可划分为三级水平;2.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认知图式从分数图式发展到份总关系图式;3.分数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受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制约;4.问题表征和解题结果存在表征正确——结果正确、表征不完全正确——结果正确、表征错误——结果错误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不同视空间能力、场认知方式以及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有一定视觉提示的问题呈现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提高,但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不同被试影响情况不同;低空间能力-场依存型被试在图形提示的呈现方式下解题水平提高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实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本知识,数学难题三测验,将小学六年级九十四名学生配对分组,作等组实验。实验组学生接受解题思维策略训练,而控制组学生在同等时间内,作相应的习题练习。实验结果表明,专门开设解题策略的思维课,在较短时间内,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且训练的解题方法能迁移,尤其是中等生受益最大。  相似文献   

12.
学生FDI认知方式与力学应用题解答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君  王欣 《心理科学》2001,24(3):373-373,351
认知方式“表明一个人知觉、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典型的方式。”场依存性一独立性(the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ee简称FDI认知方式)是得到最多研究者注意的一种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进展评议处1979年对中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得分进行了系统评定。认为要提高儿童的成绩,首要问题之一是确定哪些是成功地解答算术应用题有关的综合能力.权威们赞同解答算术应用题中计算能力是必需的论点但他们并未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艾肯(Aiken)在1972年认为阅读能力在解应用题中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巴洛(Balow)和尼峰(Knifong)、霍尔顿(Holtan)却得出阅读能力只起微小作用的结论。但巴洛的结论(1964)并不可靠,他只挑选了IQ 值某一部分的六年级学生。而IQ 已包括了言语与数学能力,控制了这些因素再作判断,就缺乏鉴别力;尼峰、霍尔顿也并未对35名被试学生直接评定,而是根据他们所做题目中的错误类型及与被试交谈而推论得来的.  相似文献   

14.
鄭祖心 《心理学报》1964,9(4):69-76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关于十年制学校二年級小学生掌握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应用題的心理学問題。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应用題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对于这一类的应用題如何才能理解得正确,如何才能給予正确的解答,这是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的問題,同时,又是以后学生学习分数与倍数的基础。关于小学生理解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应用題的心理特点及外部化活动对人智力活动形成的作用,前人均有一定的研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字词概念综合性分类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小学生对字词概念进行综合性分类,考察他们思维的概括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并探讨分类材料、文化背景、个体经验、教学状况等对分类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对字词概念的综合性分类能力有明显的年龄特点。他们说明分类根据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分类能力。小学五年级中有少数学生具有初步的组合分析分类能力。分类材料,文化背景,个体经验,教学状况的差异,均对分类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海东  董妍  王晓平 《心理科学》2004,27(4):867-870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决的认知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自编的应用题解决问卷对183名小学生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情境理解、问题表征、问题归类、解题计划和自我评价是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决的主要认知因素。其中,情境理解首先影响问题表征、问题归类、解题计划和自我评价,后四个因素又进一步影响解题成绩。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表征应用题的元认知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四种不同形式的应用题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应用题表征的元认知监控测试,结果证明,优中差学生之间元认知监控能力有显着差异,加强元认知监控训练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应用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郭成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4,27(2):274-277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292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三种思维训练方式(元认知内隐训练、元认知外显训练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对三种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中间型)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思维策略的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元认知内隐训练比一般思维策略训练能蜓有效地提高场依存型、中间型和场独立型三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2)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内隐训练对于场独立型和中间型学生同等重要。但元认知外显训练更有助于场依存型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成为该类学生的优势圳练方式;(3)在小学五年级.场独立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明显优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1 研究目的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它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师能力自我概念、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及学生的思维品质等方面探讨了角色改变、摄象自我评价、现场指导三种方法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角色改变、摄象自我评价、现场指导三种方法的合理结合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较好方法;教师课堂能力的不同维度其发展速度不同,依次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监控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受其自我概念发展水平影响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