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案背景澄澄10岁了,是个五年级的女生,长得比较高大,看上去很文静。父母都是国企中层干部,生活无忧,两人个性都比较要强,对孩子的管教也比较严格。澄澄和母亲更亲近。澄澄学习成绩优良,喜欢阅读,学习基本不用父母操心。据班主任反映,她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能够遵守纪律。但澄澄在控制情绪方面有困难,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她的大爆发。  相似文献   

2.
佛图澄是神僧,麻襦是神人,二人留下了一段对话,历来被认为是无法解释的.麻襦和佛图澄的对话是韵文诗歌体而不是散文.用诗歌体裁来看麻襦和佛图澄的对话,确实能使这不解之语变得可以理解.习凿齿和道安初次见面时,各自一句话,就传扬天下.麻襦和佛图澄这次见面的两首诗,也同样值得传扬赞叹.麻襦和佛图澄对话应该对道安思想和行为有深刻影...  相似文献   

3.
清凉寺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庙之一.自北魏孝文帝兴建以来,受到武则天、唐玄宗、唐代宗、宋仁宗、金帝完颜亮、元世祖忽必烈和明神宗、清圣祖、世宗、高宗等的扶持,出现了灵辩、德感、和希、成觉、善慧、信明、澄芳、老藏丹贝、源修、灵众、了常等著名高僧,使其寺佛教经历了一个元魏兴起、隋唐鼎盛、宋元中兴、明清有所发展;日寇侵华时期,遭受严重破坏;全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在大兴土木,建寺塑像,清凉寺佛教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步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2,(4):F0003-F0003
思澄堂是杭州基督教会现存唯一的一座古老教堂,坐落于解放路132号,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1868年由华人牧师张澄斋在皮市巷租屋为布道所,后因信徒增多,于1927年移至解放路建新堂。该堂为砖木结构三层呈十字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为纪念张澄斋牧师,同时寓意基督徒当有清澄信仰的追求,故取名”思澄堂”。  相似文献   

5.
圆仁,日本佛教史上有名的“入唐八家”之一,俗姓壬生氏,生于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当唐德宗贞元十年,即公元七九四年。他幼年落发为僧,十五岁时,至日本佛教圣地比睿山,投入日本天台宗开宗大师最澄门下。最澄也是“入唐八家”之一,曾在公元八○三年泛海入唐求法。八○五年,最澄返  相似文献   

6.
一、佛图澄生平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之地位二、佛图澄的理论活动三、佛图澄的社会政治活动四、几点思考学界对于佛教在中国立足的适应性多从思想性角度探讨,往往忽视其政治适应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佛图澄的解析就此作初步思考。一、佛国澄生平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之地位佛图澄,(232—348),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县),出身王族,本姓帛氏’‘’,自幼在乌其国(在北印度)出家,曾两度到根宾学法。晋怀帝永嘉四年(3ic年),来到洛阳,想建寺弘法,适值匈奴刘耀攻陷洛阳,地方骚乱,只得暂时潜泽草野,以观世变。永嘉六年(312),石…  相似文献   

7.
此次升座荣领金山寺两序大众的心澄法师,早已是近在咫尺的焦山定慧寺的方丈。法师生于1963年,字应观,号镜观,籍贯江苏东台。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以及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 心澄禅师幼年受家庭熏陶,笃信佛教。于1983年7月来金山江天禅寺依慈公上人披薤。师见其勤奋好学,送南京栖霞佛学院就读、后继续深造于中国佛学院直至研究生毕业。心澄禅师在校期间,学修并重、品学兼优、攻专三论、精通书法。将近毕业前夕,中国佛学院请市宗教局转来公文一件,决定心澄留校任教。当时慈舟禅师见爱徒学有所成,实为心喜,但因寺  相似文献   

8.
明代镇澄批判《物不迁论》“宗似因非”引起了一场丛林论辩。镇澄认为《物不迁论》以“性住”为因的论证方式不符合性空之义,又依据华严四法界理论构造了一套论证不迁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回应对其批判的反驳意见。通过深入考察镇澄的批判,可知镇澄所理解的“性住”非《物不迁论》的“性住”。《物不迁论》以“缘之如如自在”而称“性住”,符合性空无常之义。  相似文献   

9.
桑吉扎西 《法音》2010,(6):32-32
<正>本刊讯5月18日,重庆市南岸区慈云寺隆重举行正澄法师升座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佛教协会会长、原慈云寺方丈惟贤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心澄法师、印顺  相似文献   

10.
明代五台山名僧镇澄(1547—1617),别号空印,俗姓李,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人。15岁时出家于北京西郊广应寺。36岁时,应憨山与妙峰之邀至五台山,于此住了35年,于71岁圆寂。镇澄的后半生是在五台山度过的,其一生的作为主要在五台山。在五台山。他曾“三演华严”。  相似文献   

11.
圆澄是明末著名禅师,曹洞宗二十七代传人,禅锋敏锐,应机迅捷,紫柏大师曾自叹弗如地说:“我下语不及此公。”相传澄师主持修建阿育王殿时,亲自赴福建购木,乘船回来时遇海盗袭击。海盗见大师相貌庄严,凛凛不可侵犯,便请教姓名。当闻到大师名字后,即五体投地,请求忏罪。澄师离开时,还特授号矢护送,可见澄师之名家喻户晓。下面即其开悟因缘。圆澄,字湛然,别号散木道人,俗姓夏,会稽人。据传其母梦僧而娠,怀胎十四月才出生。生后连哭七日不止,有一僧人路过其家,对婴儿说:“自誓不昧,止借宿于此,还啼哭什么?”啼声遂止。澄师长大后,聪颖伶俐,辩说无碍。父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德国哲学与老子哲学的对观中,反思无在两种传统中的出现方式,澄显无之为无的先验性。无的追问,关乎哲学的核心问题,既标示出理论理性的界限,更给出实践理性的根基与可能。无意味着对自然整体的否定性敞开,以及基于自由对人生世界的肯定与创造。无与自由根本上是同时一体澄显的世界的终极可能性和秩序性。  相似文献   

13.
正西亚沙漠腹地有一种澄眼鼠,它们有一对清澈无比的大眼睛,可西亚环境恶劣经常起风沙,这样一来,它们的眼睛便遭殃了,遭遇一次沙尘暴,就像遭受世纪黑暗一样。沙尘暴过后,澄眼鼠一般会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继续如往常一样快乐地生活,而另一部分则像得了重病,整日无精打采,有不幸的被火狐遇见,很快便成为火狐的美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极端呢?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扛过沙尘暴的澄眼鼠,在沙尘暴铺天盖地袭  相似文献   

14.
唐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络绎不绝,他们取经学禅,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僧对日本禅宗的影响,对研究和认识入唐求法僧以及日本佛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入唐僧最澄和圆仁学习以及接触的中国禅来考察其对日本禅宗的影响,认为最澄和圆仁对禅宗在日本的确立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5.
人生悟语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处世断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相似文献   

16.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在杭州解放路和丰乐桥畔交叉口,有一座中西风格的老教堂——思澄堂,迄今已有80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 本刊讯 2010年5月18日上午,重庆市南岸区慈云寺隆重举行正澄大和尚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佛教协会会长、原慈云寺方丈惟贤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心澄法师、印顺法师、增勤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副教务长理证法师、研究室主任圆慈法师,四川省  相似文献   

18.
在全真道士每日必做的《早坛功课经》中,有一首被老修行称之为“澄半年”的经韵,这就是《早坛功课经》开卷第一韵——“澄清韵”。既是“澄清韵”,老修行为什么给它起个别名叫“澄半年”呢?原来,过去道士学习经韵靠的是师徒间的口口传授方式。音乐部分没有现成的可供学习的乐谱。师父传授时,以右手代“铛子”,左手代“钗子”,唱一句,手拍老三板“当当,请”。徒弟一句一拍地跟着学。依传统的教授方法,加之“澄清韵”音乐结构较难掌握,故需半年时间才能学会并唱好此韵。因此,“澄清韵”便有“澄半年”之别称。  相似文献   

19.
人能弘法,讲到佛学史话自然离不开人.本刊前几期谈过竺法兰、摄摩腾、安世高、鸠摩罗什、朱士行几位都是佛教传人东土或西行求法的重要历史人物,今天要讲的是竺佛图澄. 竺佛图澄是西域人,本姓帛氏,九岁出家.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已近八十岁.他知见超群、学识渊博、热忱弘道,引得各地名僧高士都来从他学习,<高僧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4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七七”四十九天念佛法会于呼和浩特观音寺安养院隆重举行。在观音寺住持澄还法师的筹备、组织和带领下,法会盛况空前,四众弟子欢喜无比。除每天念佛外,澄还法师还日讲《普贤行愿品》和《随念三宝经》,使听众法喜充满。法会吸引了黑龙江省、长春市、大同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区众多信众。法会期间恰逢文殊菩萨和释迦牟尼佛圣诞,澄还法师带领信众举行了隆重的供万盏智慧佛灯和浴佛节法会。6月8日,念佛法会在盛大的放生仪式中圆满结束。内蒙古自治区举办首届“七七”四十九天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