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央关于取缔“法轮功”的英明决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斗争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反对、揭露、铲除伪科学的斗争仍还任重而道远。李洪志搞的那一套歪理邪说和江湖骗术并非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正像中国科学院反伪科学的杰出斗士何祚庥院士在《科学时报》撰文中指出:“要特别看到一个新的情况,就是‘法轮功’的许多手法有相当多的气功组织在学着采用。”因而何祚庥同志在反对“法轮功”的同时,还要在电视上高举标牌,大声疾呼“青少年不要学气功!”对何院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科技博览》编辑部负责同志: 贵刊1999年第4期登载的何祚庥文章《我不赞成青少年练气功》,我们看到后,认为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该文违反了国务院1990年确定的关于人体科学工作“不宣传、不批判、不争论”的方针。在党中央一再强调安定团结的形势下,该文公然违背这一精神,挑起  相似文献   

3.
一、法轮功邪教对高校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 近年来,不断有高校学生因沉迷邪教而断送前程甚至自毁生命的现象发生。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才生陈果和王博。陈果已为自己追求的“天国”而牺牲了自己的容貌和艺术生命;王博虽及时悔悟,但也付出了三年的青春年华留在劳教所里。又如何祚庥院士在《我不赞成青少年练气功》一文中和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肇西教授在《毁于法轮功的一名研究生——我的学生因修炼法轮功而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实情》中提到的中科院的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上看到署名“中国法轮功天津市数十万学员“、落款“1999年4月18日“的“致《青少年科技博览》编辑部的一封公开信“(见本刊《法轮功真相》专刊号——编者)才发现“法轮功“的政治水平之高和法治观念之强! 人们已经知道,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天津教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9,(8)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今天表示,作为一名藏传佛教活佛,他坚决拥护中央关于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决策。帕巴拉·格列朗杰说,最近几天,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中...  相似文献   

6.
黄克剑同志的《我是在什么意义上“借用马克思的话”的?》(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一文,就我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一文的某些涉及他的批评意见提出反批评,我表示欢迎。我觉得其中有些是双方行文不  相似文献   

7.
蒲鹤年发表《“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说,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他最常给出的回答竟是三个字——“不知道”。而“何祚庥院士所到之处,都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蒲文用两相比较的方法说事,用二人在学术成就上的差异隐喻两者人格的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根本法典,阿拉伯文“古尔阿尼”,本意是“诵读”,只有理解地天天诵读,才能知道“这是一部节文精确而且详明的经典。是从至睿、彻知的主降示的。”(11∶1)才能知道,“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觉悟。”(38∶29)安拉派遣吉卜利勒天使把全部《古兰经》分阶段下降给安拉的最后使者穆罕默德(祈主赐他平安),安拉说:“这是一部《古兰经》,我使它意义明白,以便你从容不迫地对众人宣读它,我逐渐地降示它。”(17∶106)先知穆圣周围的弟子们,一旦听到有安拉的启示传来,大部分人争先恐…  相似文献   

9.
北青网的青年论坛上有一篇署名“闲言”的文章——《我为什么批评司马南、何祚庥?》,被很多网站转载(有些网站上署名“冼岩”)。此文从三个方面为特异功能论进行了辩护,这三个方面正好也是我国特异功能论吸引信众的三个重要因素。下面就对它们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贵明同志的《再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一文,对我与他商榷的文章《也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提出反商榷,认为“在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一个历史地形成的社会”,而我提出的观点则“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人为”的“臆断”。王文的观点对于深入研究原始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在总体上难于成立。本文再就这些观点就教于王贵明同志及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于2006年9月7日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当前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文(下文简称“拙文”)。《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上发表了王锐生先生的一篇商榷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下文简称“结束”)。我用心读了数遍后,深感获益极大,很多我原来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结束”一文都提出来了,并且做了正确解答。但我经反复研读后,又觉得“结束”一文并没有提出使我放弃原来观点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2.
刘永川同志的《一个辩证命题的形式化》(简称《化》文,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6期),对我的《“矛盾”命题的无矛盾形式》(简称《矛》文,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进行商榷。《矛》、《化》二文均以将辩证命题“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Ω)”形式化为宗旨。围绕此宗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云:“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教做你们的宗教。” (5: 3)。   “法轮功”是一个邪教组织,“法轮功”的所作所为不但扰乱了社会,也扰乱了宗教领域。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真理、提倡科学、追求道德的宗教,作为穆斯林应该明辨是非,防止邪教蛊惑,抵制歪理邪说的侵袭。   一、坚持伊斯兰教信仰,抵御邪教侵袭。 伊斯兰教的信仰内容富有活力、有利于人们的理性生活,因为他是反对偶像崇拜而信奉真主独一的宗教,其信仰超越了物质崇拜,进入了哲学范畴,正如《古兰经》云…  相似文献   

14.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了笔者的《伦理是一种智慧》一文之后 ,彭启福先生撰文与笔者商榷 (《伦理与智慧》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9期 ,以下简称“彭文”)。在此 ,我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彭先生 ,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我在上文中所表述的观点 ,但是他毕竟阅读并思考了我在上文中所提出的问题 ,这对于一般的学者来说已是莫大的安慰。彭先生对我文中观点的质疑主要有两点 :第一 ,认为我对于“‘伦理是一种智慧’ (这一 )主题的理解与诠释 ,未得要领 ,陷于偏狭”[1 ] ;第二 ,认为我“以一句‘他律阶段的伦理道德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相似文献   

15.
5月10日,《佛教文化》期刊社迎来了几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们是本刊“梦想成真”栏目中《我梦想:发明专利和慈悲怜悯救我家出苦海》一文的作者徐永亮及真亲属,”为感谢各界读者对他一家五名残疾人的慰问和捐款,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八个大字:“广结善缘 利乐有情”。期刊社在家的成员都出席了赠旗仪式,并将读者的近五千元捐款和数十封慰问信——交付徐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所刊夏伟东同志《略论道德的本质》一文(简称夏文)针对我的《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一文(刊于1986年2月3日《光明日报》)提出不同意见。对此我表示欢迎。但是夏文没有根据地指责我在把主体性问题引入道德领域时“以占领‘空场’为理由”,“把道德的规范性与约束性”“置之度外”,采用了一种“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曲解原意,强加于人的讨论方法令人遗憾。因篇幅所限,我不想就夏文对我的指责进行辩护,只想就一些原则分歧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何祚庥同志在《再谈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践标准問题》一文中,认为“經由实践检驗并证明它是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何祚庥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题,涉及到怎样理解实践标准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真理等問题,是很值得研究的。現在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請何祚庥同志及其他同志指正。一实践检验是“由个别来检验一般”嗎? 何祚庥同志为了給自己提出的經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的观点,寻找理論根据,便在实践标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限的实践,不能对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无限性的理論做出确切判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王锐生同志在《关于人性概念的理解》一文(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中说:“人性就是人的本质。”我反复细读数遍,终未找出关于这一命题的论证。大概他是把这一命题作为已知前提运用的,以为是不证自明的公理。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人们是在什么意义上用“人性”一词的。二千多年前孔子有过“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法,他的弟子宓子贱、漆雕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逐步展开,方兴未艾。笔者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述评。 1 针锋相对的争论始自何祚庥在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上发表的《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以下简称何文)。何文首先针对国内学术界近些年来的认识主体性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其中确有一些人坚决主张一种怀疑知识的客观性的“认识的主体论”,其特点是往往引用相对论或量子力学为论据,国内现代物理学的哲学解释中的确存有唯心主义思潮,其根源在于国际物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影响和没有正确把握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客观内容所致。何文接  相似文献   

20.
厚爱时间     
“时间会使最亮的刀生锈,岁月会折断最强的弓弩。”(司各特《修墓老人》)巴尔扎克生前曾说过:“我要发誓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但时间过得真快,尽管《人间喜剧》尚未完成,而他已到了生命弥留之际。巴尔扎克希望自己再活6个月,哪怕是6个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