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道教总会朝圣团一行15人,在以主席林泽连为团长、副主席陈国显为副团长的率领下,于1997年4月16-17日到龙虎山天师府谒祖参访,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16日下午2点,风和日丽。朝圣团在天师府道众夹道迎接下,在锣鼓和炮竹声中步入天师府大门。首先,来到天师殿谒祖进香,参拜了祖天师张道陵、30代天师张继先,43代天师张宇初等神像。接着,龙虎山道协会长、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及秘书长等道协主要负责人在接待室会见了朝圣团一行并进行了座谈。龙虎山道协张青剑副会长介绍了天师府近年来的情况和即将重建"法篆局"等有关工…  相似文献   

2.
<正>农历十月十三至十六,即11月24日-27日,正逢下元节期间,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在圆满完成"对台千人专场授箓活动"后,又迎来"乙未年对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箓活动"。本次活动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嗣汉天师府承办。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天师府承办的第26次对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箓活动。授箓程序基本上以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撰序、光绪二十八年(1902)朱鹤卿录写的《天坛玉格》为依据,结合当代实际依科进行,由天师府  相似文献   

3.
"道"、"心"、"性"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天师道自建立伊始,就对此进行了关注,但真正十分系统地阐发,却是在儒释的影响下进行的.隋唐以降,在儒释道融合的趋势下,天师道领袖一改只重符斋醮之传统,对道教哲学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也无不带有三教融合的特征.本文对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道"、"心"、"性"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明正统前后,正一道张天师继承制度从兄终弟及制转变为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转变"与明代皇权的强制性介入有关。为了处理两次天师位争夺事件,明正统、成化皇帝延引宗法,强制性地确立了张天师的嫡长子继承制。皇权的强制性介入,导致天师直系与旁系决裂。张天师不但难以得到天师旁系的支持,反而屡遭其欺凌。明代皇帝为此不断完善赞教制度、赋予天师祖母或母亲对天师的护持权、颁赐禁约等,以确保张天师的嫡长子继承制能够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5.
彝族先民曾生活在四川西部的蜀山,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天师道与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天师道科仪"三官手书"与彝族先民的天崇拜、地崇拜、水崇拜等有相似之处;天师道"二十四治"是政教合一的雏形,彝族山神信仰具有政教合一的色彩,天师道有可能借鉴了彝族先民的政治制度。早期天师道创教的地方是彝族先民的聚居区,天师道科仪与彝族原始宗教存在同源同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法职"是一种由道士担任的宗教职位,在汉天师时期就已经出现。天师道的"法职"开始是一种"政教合一"的职位,后来演变为单纯的宗教职位。在宋代,道教各派又出现了一些新"法职",这些法职不但继承了天师道的法职传统,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山人 《中国道教》1994,(2):40-40
62代天师张元旭,字晓初。清光绪三十年(1904)嗣教为62代天师,1924年羽化于上海,灵柩护送回龙虎山葬于上清通桥蒋村之山麓,面东南座西北,名曰洋塘观。1993年。  相似文献   

8.
<正>《西游记》里多处写到的张、葛、许、邱四大天师,在通明殿值班,负责转达奏章、引领陛见、宣布谕旨等事宜。那么,这四大天师有何来历?明代小说《西游记》里多处写到四大天师。如第六回载:"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调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  相似文献   

9.
6月10日,天师府内龙灯飞舞,锣鼓喧天,天师府道众热烈欢迎由台湾省高雄市林园乡汕尾村“嗣汉天师府”主持黄清河率领的一行20余人的进香团来道教正一派祖庭进香谒祖和迎请祖天师神像。上午,进香团首先在天师府道众和龙灯迎接下,由头门直接来到“天师殿”举行了进香谒祖仪式。接  相似文献   

10.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内的“天师八卦宴”在国内是颇有名气的筵席。它起源于哪朝哪代,哪一代天师,目前尚无确凿的文字佐证,但据上辈老人所传,至迟在清代中叶已十分盛行。“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张天师宴请贵宾或举行重大活动必备的筵席,名庖众多,制作精细,风味独特,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天师道文化得以恢复和发展,发掘和恢复“天师宴”也就成了热门的话题。1988年,当时鹰潭市的“龙山大酒店”(现为国贸商厦)有一姓黄的厨师,据称其祖父和父亲都在天师府当过厨师,熟知“天师八卦宴”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明张正常《汉天师世家》有云:“天师之号,见于《素问》、《庄子》,盖谓有道者之极称。”~①“天师”为道教内修道之人的最高称号,地位尊崇,非寻常可得。《太平经》称:“天师者,乃天地凡事教化之本也。”~②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则言:“有受命而居天职者,天师之谓也。”~③一般而言,能称为天师者,需道法高超、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5日上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江西省宗教局局长陈卫民的陪同下,来到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进行视察,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在视察中,叶小文局长听取了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关于天师府近二十年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接着又参观了天师府各殿堂。叶小文局长在看到嗣汉天师府修复以前的旧照片时,不禁感慨万千,连声说:“我们这里发展真快,变化真大”。同时对天师府优雅的绿化环境表示满意。视察期间,叶小文局长一行还参观了龙虎山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等景点,对景区秀丽风光表示赞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视察天师府$龙虎山天师府@…  相似文献   

13.
自 1 991年和 1 995年天师府恢复对国内外正一派授传度以来 ,由于天师经资料不全 ,一直是授职而未授。对此 ,中国道协领导极为关心。 2 0 0 0年 6月中国道协张继禹副会长、袁炳栋秘书长及袁志鸿副秘书长视察天师府工作时 ,希望天师府应着手对“天师经”整理 ,尽快改变现在授职而未给的现象。按照中国道协的指示 ,去年 7月天师府成立了以住持张金涛挂帅的“天师经”整理小组 ,先后到江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地搜集资料 ,得到各地道友善信的热心支持。在浙江乐清、福建泉州、江西修水、波阳、贵溪等地搜集到了大量“天师经”资…  相似文献   

14.
我读天师府     
正我喜欢在天师府幽幽的古木中徜徉,更多地是把她当成一本书。那屈曲迥环虬龙般的巨樟擎起遮天蔽日的巨伞令人震撼;一阵阵馥郁的花香引人飘出片片遐思;静静地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自会感受历史和时光的气息。天师府中的古木"不摆架子",高兴时还可以在小屋般的树洞中煞有介事地玩一个自拍。古人讲望气,从远处向天师府瞭望,红墙中仿佛翻腾着一片绿色的云海,充满着无限的生机。这里的竹  相似文献   

15.
正自张道陵起,历代天师撰述者不多。早期的《老子想尔注》,是目前传世的三张一系最重要的著作。其间从张盛以降,至于北宋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方见到有影响的撰述和语录。及元,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推出一本《道德真经章句训颂》,方填补了张继先以来的百年空白。但此书的影响主要在教内,学界不甚重视。实际上,其重要性具有时代意义。盖即使三张和后起的诸派领袖,都无确切的"教主"之号,只有  相似文献   

16.
正《说文》解"师"为"两千五百人为师";《尔雅》则有言"师,众也"。"师"本意指人数众,后抽象化为集结众人智慧之人。唐人韩愈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天师"一词首见于《南华真经》卷四《杂篇·徐无鬼》,黄帝迷途遇牧马童子,感其神异而问为天下之道,而后"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1。"师"本就表尊敬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天师道在汉中一带兴盛发展,后曹操迁封天师部众,第四代嗣师张盛率部重返老祖天师修道炼丹旧地。从张道陵开始,天师世系已六十三代。前三代天师活动中心主要在陕西、四川的一些地方,后六十代天师的活动圣地则在贵溪龙虎山中。唐、宋以降,天师世家重新得到统治阶层的承认,并倍受尊崇。历代王朝对张天师也多有封赠,许多朝代的天师曾经官居一品,挂金印,着蟒袍。其封号有:法师、国师、先生、真君、大真人、大夫等等。并修建宫观,赐予良田。尤其是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朝廷以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主领三山符箓,并为正一教主。于是南方符箓道派遂合流为正一道派,与全真道派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25日,上海社科院教授陈耀庭应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的邀请,专程自千里之外来到天师府,向天师府全体道职员工讲授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写的《道门十规》。陈耀庭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张宇初天师撰写《道门十规》的历史背景和明初道教组织的基本状况以及张宇初作为掌管天下道教的领袖,对全国道教徒的殷切期望。接着,又逐章逐句地讲授了《道门十规》主要思想、基本内容以及在当代继续学习《道门十规》的深刻意义。通过这次学习,嗣汉天师府道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了祖庭意识,精神风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宗教局授权中国道教协会制订的《关于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对境外正一派道士授暂行规定》,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作为全国唯一对海外正一派道士授场所。嗣汉天师府抓住这一机遇,加紧基础设施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信士、宾客前来朝拜、观光。 嗣汉天师府住持张金涛介绍,近两年天师府的建设投人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投入,新建面积占整个天师府建筑面积的近一半。嗣汉大师府除原有的玉皇殿、天师殿、万法宗坛等大殿外,这次又有玄坛殿、法局两座大殿将竣工验收,殿内新塑了24尊神像。一栋规模较大、供旅客游览的陈列室也正在建设…  相似文献   

20.
祖天师:张道陵东汉张陵骑鹤游,南国龙虎云锦露;山水人鸟壶天图,天师依恋宝地修。结炉炼丹修性命,三十六年至诚真;道途通达龙虎见,创教弘道功德深。 第四代天师:张盛张盛遵祖回信州,修治玄坛妙运筹;教演宗传龙虎宗,世袭千年传悠悠。龙虎天师颂@聂亮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