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超群 《天风》2017,(5):16-17
<正>他们都有一颗"真"心,亦是"真"信徒陈民和邱仁强弟兄是福建教会的信徒,他们因着信仰及相同的生命经历而一起合作,一起追求、同心侍奉。虽然年龄不同、性格迥异,但他们都有一颗"真"心,亦是"真"信徒。一、真实的生命见证陈民弟兄:受苦于我有益。"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陈弟兄是福建福清人,父亲是传道人,他从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熏陶。陈弟兄自1977年开始担任福建省南平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2,(5):49-51
在福建省漳浦县,陈志红弟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于1999年担任漳浦县祥龙石英砂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该公司是全国"ISO标准砂中砂"的唯一生产基地,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防科技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建设局等部委和单位的表扬和嘉奖。他又于2003年创建了福建省华福石英砂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的两个公司都曾被评为重合同守信义的企业,华福石英砂有限公司还是2010年开始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3.
李世峥 《天风》2022,(9):36-37
我去农贸市场买菜,顺道看望在这家市场经营副食的弟兄.我礼节性地问候弟兄:"生意很好吧?愿主赐福你!"听过我的话,弟兄的脸居然红了起来,支支吾吾地对我说:"唉!求主饶恕吧,我在贪爱世界,实在对不起上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等到孩子成家立业,我就什么都不做了,好好爱上帝,专心服侍主!"我对弟兄的问候发自内心,绝对真诚,他怎么把我的话当做对他的"旁敲侧击"?我的祝福,居然被他当做针对他"贪爱世界"的"冷嘲热讽"?我能看得出来,弟兄在经营商店时,时常背负着"贪爱世界"的负罪感.  相似文献   

4.
向宇 《天风》2004,(11):45-45
山东青岛崂山区南北岭教会信徒陆正森弟兄自幼因脑膜炎后遗症而右腿残障,尽管如此,他每天仍拄着拐棍往返3趟到700米远的邻舍孙德利家,帮助瘫痪在床的孙德利做饭、洗衣、接屎、接尿,照顾他整整8年,风雨无阻,此事在青岛南北岭教会传为美谈。 有弟兄姊妹问起陆弟兄自己生活都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去照顾别人时,陆弟兄充满感恩的心说:"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我虽然残障,但也要做点荣神益人的事,是主耶稣给我力量去服务别人的。"  相似文献   

5.
李秦升 《天风》2015,(4):24-25
他,身材精瘦干练,经常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背一个军用帆布包。他就是被称为"民间和平使者"、"民间爱国人士"的孙思高弟兄。孙弟兄生于1952年,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办五图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活出了不凡的精彩人生。宝石工艺兴经济,赤子之心念统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昌乐发现了蓝宝石,轰动世界,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  相似文献   

6.
许志武 《天风》2008,(15):27-28
编者按:由旅美华侨基督徒许俊珽弟兄创建,退休教师许志武弟兄无偿服务的克清图书馆,是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个乡村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刘行 《天风》2016,(8):21-22
正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是,有这么一对普通的夫妻,在大难来时没有各自飞,却选择了携手比翼双飞。他们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这对患难与共、风雨并肩的恩爱夫妻就是林四弟兄与蒋霞美姊妹。林四弟兄与蒋霞美姊妹是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下沙镇胡书村人,他们从小在一起长大,不仅同村,且同龄、同信主。两人到了谈婚论  相似文献   

8.
无非是执事     
何介苗 《天风》2008,(21):16-17
保罗说自己"无非是执事",这不是自卑,而是出于对主的敬畏与甘心。他不但这样想,也这样告诉教会的弟兄姊妹,他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教会的负责人——李宝松弟兄,他原是福州市亭江人,从小随父母在长乐长大,后来在这里安家。妻子岳母是基督徒,他是在这里信了主,并奉献身心给主用。 他蒙恩信主是在1974年,虽然那时教会关门,但基督的大爱势不可挡,他表哥的蒙恩见证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表哥怀着主的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08,(24):30-31
几年前的一天,我到农贸市场买菜,顺路看望了一位在附近经营副食品商店的弟兄,其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我一进门,弟兄便起身倒茶,很是客气。喝着他倒的茶.我们谈了起来。"弟兄,你干得不错.愿上帝祝福你!"我如此祝贺.完全出于真诚.因为我知道他的商店在那一带拥有很好的口碑。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11.
张崇助 《天风》2014,(2):I0004-I0004,49-51
<正>在一次牧区祷告会午餐时间,同工们吃饭时觉得今天的米饭特别好吃。这时有同工介绍说这是今年刚收获的新米,是陈庆福弟兄奉献给教会的"初熟"果子。并且得知他还是不一般的农民,是温州种粮"状元"、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为此笔者萌发了采访的念头。亲友带领归信基督陈庆福弟兄今年49岁,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参加过温州基督教培训中心的栽培,女儿也热诚信仰,全家信靠基督。  相似文献   

12.
在临泉县范集乡,提起张国强弟兄,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张弟兄用他的生活见证了基督的大爱,也大大荣耀了主的名。 张弟兄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被主的爱所激发,他很早就有一颗火热爱主的心。他从淮南音乐学院毕业后,蒙主的恩召和带领。就积极地在当地教会中服侍。由于农村信徒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教  相似文献   

13.
徐殿民 《天风》1995,(6):35-36
说起鄂万良老弟兄,在我们新城教会没有人不知道的,在七台河市各教会当中,也有大部分人听说过他的事迹。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仍然在我们中间传颂,他一生敬拜神,事奉神,效法基督,他的事迹也常常激励着许多弟兄姊妹,像他那样走主所走的路。  相似文献   

14.
拥有一项专利技术貌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北京市基督教崇文门堂信徒刘荣虎弟兄却有两项洗衣方面的专利技术,且两项专利技术均载入《中国发明家大辞典》。对此,刘荣虎弟兄说:"两项发明对于我本人来说,只不过是靠着上帝恩赐而有所发现而已。"刘弟兄为什么会这么讲,他两项专利技术的取得与信仰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刘弟兄。  相似文献   

15.
郭克光 《天风》1996,(2):26-27
陈武钦弟兄是我们聚会点教唱诗歌的弟兄。他的音乐造诣非同一般,在教唱诗歌时,从简谱、歌词、节奏、语气感情上,都讲解清楚,引导弟兄姊妹们用灵、用悟性歌唱(林前14:5),心被恩感、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他是我所在聚会点全体弟兄姊妹所喜爱的人。他不但富有艺术才华、音乐恩赐。  相似文献   

16.
“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 (利25:35—37)(请注意”渐渐贫穷”四字,这是提醒选民不要等到弟兄陷于一无所有的境  相似文献   

17.
初见何方舟弟兄是在他舅舅被主接走后的第三天追悼会上。当时,仅知道他是来武汉做印染小生意的,经常参加教堂的礼拜。几年以后,他在武汉市创办了方舟科技开发利用公司,64岁的何方舟弟兄正步人他事业的春天。 1989年何弟兄在湖南某纺织厂退休后,只身来到武汉。他出身在三代基督徒的家庭,祖母为其取名为“方舟”,一生蒙神带领。在湖南他是从事锅炉改造设计安装的工程师,立志为主作盐发光,也为家乡教会的自养工作尽力。 1992年10月,他曾委托在武汉的亲  相似文献   

18.
房赢 《天风》2008,(10):44-45
这是一位看似平凡而又极其不平凡的弟兄。平凡的是他与我们大多数弟兄姐妹一样,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不平凡的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督徒、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他不断地在用他那弱小的身躯传扬着环保的精神。他就是被许多媒体誉为“科研痴人”、“环保狂人”、“新时代的铁人”的刘宝敬弟兄。  相似文献   

19.
袁世国 《天风》2010,(1):26-27
<正>认识高顶弟兄是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他的信心和见证感动了我,在此愿意将高顶弟兄的见证付诸文字,以此坚固更多弟兄姊妹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行善于暗处     
计文 《天风》2011,(3):1-1
几年前的一天,有一位开出租车的弟兄,在载完客人后突然发现车后座有一个黑色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两万元现金。此时已经很晚了,也记不清是哪位乘客丢的。怎么办呢?他只好把这个包交给一家报社,让报社刊登失物招领启事,不久失主找到了,报社的记者来采访这位弟兄,说要写篇报道表扬他,弟兄先是推辞,但见记者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