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无锡市堰桥中学创办于1902年,是无锡地区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之一。学校秉承"诚、勤"校训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让师生同创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成绩斐然,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特色30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无锡市堰桥中学,经历百年的办学历程和百年的文化积淀,学校积累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诚、勤"的校训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师生同创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学校拥有气势恢弘的教学大楼,设施一流的艺体馆,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学生餐厅,现代化的田径运动场所,还有博士亭苑,假山池沼,紫藤长廊,胡氏钟楼点缀在绿竹翠柏,树丛草坪,四季鲜花之中。优美的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明志的理想场所。学校充分发挥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  相似文献   

3.
<正>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创办于2008年6月,是一所新组建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位于开化县城关镇钟山路59号。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位师生与成功有约",办学精神是"励精图治,永不言弃",办学目标是"办成高效能的现代化学校",校训是"争取做到最好",校风是"团结、自律、文明、向上",教风是"合作、求实、专注、创新",学  相似文献   

4.
《大众心理学》2020,(3):F0004-F0004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源于1805年的正谊书院,始创于1907年,时名"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故苏州人称其为"双百书院,百年一中"。现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学校。学校以"正谊明道"为校训,以学习、研究和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办学特色,坚持"为和谐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加压力,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实现"为人生而教育"的办学境界和教育情怀千年紫藤下走出了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等一大批文化英杰和33位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正>光明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始名"法文书馆",由法国人创办,后改名为"中法学堂",1951年易名为"上海市光明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仅6336平方米,但地处上海市中心,是一所大都市中心城区精品型学校。这所历经沧桑的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祖国、为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在社会上有着相当的知名度,是中法两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中学法语教学"执行单位之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谐发展、人文见长"。学校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办于1929年,初名为"私立武进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定名为"常州市第四初级中学",1970年学校更名为"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人数1939人。学校崇尚"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精细,师资队伍优良,学生发展全面而深受  相似文献   

7.
《大众心理学》2020,(2):F0002-F0002
上海市山阳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艺术育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艺体见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切合本校实际的特色育人之路。近年来学校围绕市级课题《"艺术育人"办学特色的深化研究》,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培能,以艺促美,以艺养心的整体架构学校工作。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将艺术育人融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正>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是九年一贯公有制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其前身十约小学始创于1932年。2001年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学,2012年,成立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下设麒麟中学、荔林中学、南头小学、麒麟小学、鼎太小学、荔林小学、麒麟幼儿园。集团秉承"卓越发展,接轨未来"的核心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四会六能十素质"的未来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致力于建设一  相似文献   

9.
《大众心理学》2020,(1):F0002-F0002
上海市建平中学成立于1944年,197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重点中学,2003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秉持"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与"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幸福服务"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模式,以"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作为学校育人目标。上海市建平中学是上海市最早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之一,于1994年起陆续引进心理系毕业的专业心理教师,从此走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校长论坛”是本刊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们提供的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我们期望借助这个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们能够一起共谋中小学教育改革大计。共商中小学教育发展大事,明确学校办学思想,更新学校办学理念,规划学校发展前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教育均衡、规范、特色、优质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我们诚邀川内外校长们踊跃投稿,为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内涵发展,不吝赐教,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立足办学精神去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一条重要途径。办学精神是多年来学校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历史传承和人文情怀,深刻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学校都十分注重办学精神的提炼、渗透、浸润、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9,(1)
从1977年的拨乱反正、1985年的分级办学,到新世纪的"以县为主"和学校大撤并,中国乡村的办学制度在四十年间经历了三次改革,追求的分别是乡村教育的正规性、"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以及办学效益和规模效应。由于改革的逻辑本身存在漏洞,政府间关系的事权—财权严重失衡,以及其他制度环境的联动作用,三次改革都带来了很大的未预期效应:首先是减少了教育机会供给,随后是加大了农民负担和城乡教育差距,最后是将乡村学校直接夺走、形成对乡村人口和资金的双重虹吸效应,加剧了乡村的凋敝和城市对乡村的剥夺性。  相似文献   

13.
在客观分析医学院校新增专业"热"之变化趋势的正面意义基础上,要冷静看待其负面影响。新增专业"大跃进",使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与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去愈来愈远;影响了学校科学定位,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使学校失去了专业特色,淡化了医学教育使命;影响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市朝春中心小学是普陀区一所大型公办小学,是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自主学习,追求进步"的办学理念,坚持唱响"优质、均衡"的主旋律,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学有所长"作为师生共树的育人目标,在"实事求是、和谐发展;乐于创新、善于工作;互相欣赏、合作共赢"的朝春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深化德育、优化教学、构建和谐校园。学校一直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97年我校已成为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的实验校。我们以科研课题为中心,以建设心理辅导室为基础,以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6.
<正>青岛24中是青岛市首批市级规范化学校,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首批重点建设初中,200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冠名为"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学校先后获市规范化学校、市文明单位、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市绿色学校、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亦荣获第三十届世界头脑奥  相似文献   

17.
“校长论坛”是本刊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们提供的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我们期望借助这个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们能够一起共谋中小学教育改革大计,共商中小学教育发展大事,明确学校办学思想,更新学校办学理念,规划学校发展前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和精神氛围,其核心是在办学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师生共同价值观。而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其倡导的学校文化应是一种积极健康、和谐向上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氛围及物质环境,是涉及学校内涵发展的制高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当前中学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战略。怎样在素质教育视野中审视学校文化,切实解决素质敦育在向纵深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中如何提升办学效益,需要我们科学论证与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教科院梅陇附校以"为学生创造幸福有为的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夯实基础,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将"人口导入区优质学校创建的研究"龙头课题作为抓手,以"阳光少年教育"为德育的工作主线,建构"智慧教学"的新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理想、有自信、有责任、有礼仪、懂感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到:一方面,要继承发扬学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要继续不断打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化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日益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