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论知识 先有人和物,其后才有人和事。在人和事所接触、关联之中,才产生各样经验、领悟、知识。 等到经验、领悟、知识增多了,再经过提炼、升华,就产生真知灼见。那个真知和灼见就成为真道或真理。这个认识过程存在于属世的事上,也存在于属灵的事上。  相似文献   

2.
(七)论“恩”与“肯” 读《圣经》,我们可以读出神的言论,神的心思,神的工作记录。在这一切中,我们可以发现或者说,可以归纳出一条属灵生活的大法则,那就是: “本乎恩,因着肯”。 一切属灵的追求、胜利、收  相似文献   

3.
绍光 《天风》1998,(8):42-43
宇宙中有一位独一真神,他创造并掌管万有,这位神又显明为三种不同的身份(或称位格)——圣父、圣子耶稣、圣灵,但他们不是互不相干、独立的三位神,而是一位神。这就是我们常说神是三位一体的神。初信的弟兄姊妹常对这一真理感到疑惑不解。的确,这一关乎神自己的真理是超乎我们头脑所能完全了解的,是神的奥秘,但我们又是可以认识的,因为圣经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严锡禹 《天风》2000,(5):13-13
智慧的奥秘 “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伯11:6) 人们惊呼:现在的小孩真聪明。的确,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人是要聪明了许多。有朋友曾夸我的女儿聪明,我对他说,聪明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共性,不再由某几个孩子所专有。现代人的智力已普遍提高,但这是不是说现今的人就一定比古人有智慧了呢?我看未必。聪明不等于智慧,它属于智力的范畴。一个人的智商无论有多高。  相似文献   

5.
盛足风 《天风》1998,(11):26-27
诗篇104篇的第1段,有这样的话:“耶和华神……用云彩为车辇,……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诗104:1—4)诗篇的119篇第91节进一步发挥这一真理说:“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万物都是你的仆役。”  相似文献   

6.
敬畏作为宗教知识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可由敬畏关系而衍生出特定宗教的道德心态。儒教是一种人本敬畏,基督教则基于神本敬畏。比较而言,儒教的人本敬畏以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三大敬畏为主要框架,构成性善论的信念预设、成圣希贤的价值目标、修身涵养之道德行动而形成强调“诚”的道德心态;而基督教的神本敬畏则以上帝或唯一至上神的敬畏为法则,并以性恶论的信念预设、因信称义之价值目标、遵守律法之行动形成强调“信”的道德心态。通过儒教与基督教两种敬畏框架及其道德心态比较,可以更深入而具体地理解儒家道德心态的主要特征,为其现代转型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