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6)
<正>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基督教的中国化并不是要用中国文化同化基督教文化,当然也不是用基督教文化改造中国文化,而是通过阐释基督教文化中适应社会进步的内容,实现与中国文化的融会。基督教文化只有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才能得以生长和更新,同时又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增添新的色彩。(王作安《我们愿意看到的基督教》,张志刚、唐晓峰主编《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周宁: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是基督教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基督教亦概莫能外。因族源、地缘与文化跨境共享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基督教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中国化呈现出历时性与共时性差异。从认同与交融角度切入基督教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中国化实践的研究,可为今后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基督教的进一步中国化提供历史经验,也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3.
正作者:唐晓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版基督教作为一种具有异质文化色彩,且在当前中国拥有3800万庞大信众群体的信仰体系,其中国化的进程较早便受到学界关注。2013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编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宗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及《基督教中国化研究》年刊陆续出版问世。"基督教中国化"概念一经提出,亦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杭州市基督教两会自觉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以“三融”推进文化润教,努力形成中国化的基督教信仰表达方式,在神学思想、释经讲道、崇拜礼仪、信仰生活等方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之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引导全市基督教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杭州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论坛与会代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全面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安徽省基督教两会于8月5日至7日在黄山举办论坛,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论坛得到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近些年来大力推动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学术界代表人士,如卓新平、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神学思想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扎实推进中国化的思考与实践。"宗教中国化"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宗教能否中国化将决定宗教能否在中华大地扎根与发展。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7.
岳清华 《天风》2018,(4):10-12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基督教在这新时代要一展宏图,就必须与新时代相互辉映,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基督教中国化包括中国教会牧养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和价值实践,而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督教圣乐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结合四川基督教会实际,就中国基督教两会《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和《四川基督教会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进行了思考,就基督教中国化粗略地谈几点看法。基督教中国化,关键在于如何稳步推进,重在落实,有果效。一、以文化建设为关键,厚植中国化根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根本,坚定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圣乐作品贵在能够被接受、传播,还蕴含信仰内涵及教义真理。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基督教在这新时代要一展宏图,就必须与新时代相互辉映,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基督教中国化包括中国教会牧养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和价值实践,而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督教圣乐中国化。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放眼新时代,谈论基督教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8)
正三、问题意识是神学研究的导向神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基督教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将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在推进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当下实践的进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做进一步的解析思考,着力推动解决中国基督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伴随着茶文化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基督教中国化实践探索的一个切入点,一种新尝试。藉着茶事工的开展,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达更具有中国特色,更适应中国式思维,更易被国人理解和认同。一中国人喜爱喝茶,茶文化也在中国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唐卫民牧师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河南神学院院长会议通过的关于落实《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决议意义重大,指出了未来中国基督教的思想建设和工作方向,需要各地教会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基督教中国化,关键要在"化"字上下工夫,对圣经、教义中有关中国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诠释,把我们的信仰化作实践,化为正能量,使福音能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沃土里生根成长;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循序渐进开展,不仅体现在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过往的多数研究认为,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是对其原生宗教的否定与取代。通过对基督教传入前后中缅北界怒族支系怒苏人的信仰观念、仪式主持者与丧葬仪式的历时性变迁的考察、比较,发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本土化,实质上是新生代教牧人员引领信众在对其原有文化传统进行选择性扬弃基础上的基督教文化重构式的中国化。从基督教与民族原生宗教关系切入对怒苏人基督教中国化背景、动因、表现与功能、影响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基督教通过对民族原生宗教的扬弃而形塑其民族文化特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洋教”到“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转型的中国化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处境,随后探讨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和教会实践,最后总结概括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想和实践既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神学素材,同时他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思索和实践方法也颇富启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杨永纯 《天风》2022,(3):15-17
当下,基督教在中国化道路上不断努力探索,各教会如火如荼地在建筑设计、文化建设、管理模式、信徒牧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中国化的尝试.牧养是教会事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在牧养上让弟兄姊妹更深入地理解、接受和认同中国化,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工作十分关键的一环.而如何通过日常的牧养工作探索中国化道路,笔者所侍奉的广州基督教锡安堂在全体教牧同工、堂委执事、广大信徒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于此斗胆分享,乃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由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文化出版社和香港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协办的“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九龙国际宾馆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陈红星等12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2位讲者做了演讲。一、酝酿良久各方关注由国家宗教局所属的宗教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出版社与香港基…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面地、深入地、有效地、具体地促进基督教中国化,真正建立一个有自己特色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荣神益人的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9.
苏志明 《中国宗教》2017,(10):80-81
茶文化和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平民布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体现着茶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喝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品茗则是高尚的精神享受。茶文化是修身养性的文化,是清心和谐的象征。茶兴盛世,盛世品茗。茶文化因着与儒释道文化的关联,形成了不同内涵的茶道哲学和茶道美学;同样,茶文化也可以与基督教文化相关联,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因素与基督教文化内涵的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20.
国内新闻     
《天风》2017,(6)
正各地消息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于2017年4月12日,在山东神学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山东省调研基地暨齐鲁神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基地和中心的揭牌,标志着山东基督教对基督教中国化道路的实践与探索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随后,为推进中心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省基督教两会在济南举行齐鲁神学研究中心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