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曾远播海外很多国家。对于海外道教的研究,学界曾取得过一些成果,如民国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即有"道教之流传海外"一章,专门介绍道教在新罗、日本、真腊的流传情况,朝鲜学者李能和也于1933年撰成过《朝鲜道教史》。1949年以后,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亦曾关注道教在海外传播情况,而陈耀庭著《道教在海外》、孙亦平著《东亚道教研究》与宇汝松著《道教南传越南研究》则属有  相似文献   

2.
清代以来 ,道教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省心录》、《照心宝鉴》、《卫济真诠》、《太上宝筏图说》、《指淫断色篇》、《劝世归真》、《除欲究本》、《全人矩》、《起心丹》、《寿世慈航》、《白话劝戒录》、《天津纲纪》等等 ,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其中功过格如《十戒功过格》、《警世功过格》之类 ,尤有很大影响。以上书均收入《藏外道书》。这里介绍一种未收入《藏外道书》的功过格。孝字功过格 (原文无标点。此处酌点断。为方便读者 ,格式有所改变。)晨昏定省 ,致敬尽养 ,一日五功。代受一劳苦 ,一功。教一善必从 ,一功…  相似文献   

3.
《十戒功过格》及其伦理思想特色陈霞道教劝善书最能体现道教伦理思想的特色,是道教宗教道德在宋元明清时代的主流。道教劝善书的总体伦理思想是教人行善立功、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功过格”是道教劝善书中的一类。“格”即量度的意思。李善注引《仓颉篇》说:“格,量...  相似文献   

4.
《神霄玉格攻文》是自后黎朝至今在越南民间流传的一部道教授箓奏职仪式文书,它的发现表明:越南道教的传承发展并非无源之水,也并非无体系,越南道教一直以一种严肃的方式传承延续,并保持着道教的正统性。但同时越南法师在灵活吸收中国道教科仪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对“授箓奏职”仪式文本内容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了重塑和重构,推动了道教在越南传播的地域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方圆 《道德与文明》2018,(3):147-154
功过格是盛行于晚明清初的通俗劝善书,功过格的流布,引发了一场关于劝善理念的争论。推行功过格的士人宣扬善恶报应、行善求福,其在吸引普通民众的同时,遭遇了正统儒士的批驳,他们反对功过格的功利色彩,强调善本当行、改过迁善。这两种劝善理念的差异既反映出士人群体不同的道德教化立场,也凸显了世俗功利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之间的价值张力:其一,在道德劝善上,推行功过格的士人主张善恶报应,更多地是面向一般民众的方便教化,正统儒士坚持善本当行,主要是勉励学道之人修身成德;其二,在德福观念上,普通民众深信善恶报应,希望积德行善能获得世俗福报,精英士人则基于良知自觉,以礼义为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杨博 《孔子研究》2023,(4):124-129
安大简《仲尼曰》和荆州王家嘴《孔子曰》,体现西汉之前《论语》类文献流传的多样。汉代《论语》类简册的“单篇别行”,揭示出《论语》在定本之前的文本形态。经校理后的诸家《论语》文本,两汉时期一直在西北地区流传。魏晋以降,《论语》定本亦在西北地区的出土文献中得见。由战国楚地的前文本形态,至西汉时期的单篇复本流传,再到定本后的白文与注解普及本,出土文献已可基本恢复《论语》典籍萌芽、演生、定本至普及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安荣 《中国道教》2006,(3):22-25
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一、道教劝善书伦…  相似文献   

8.
《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的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的祖本。1601年的单刻本《省身录》,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的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的原型;1607年的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的雏形;1701年的和刻本《阴骘录》是一部"准汉籍",其底本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的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的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孔子圣迹图》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兼及《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所载孔子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的连环画,被西方艺术史领域纳为"圣人画传"(pictorial biography/hagiography)或"叙事画"(narrative illustration)。它是研究孔子图像和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文献。其艺术风格受早期中国圣贤画像、讽谏画以及宗教画传等影响,大约形成于唐宋以后,成熟于元明时期(学术界说法不一),传世作品多见于明清以降。《孔子圣迹图》学术史与其艺术史一同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中国、海外日韩儒家文化圈、欧美均形成区域性学术史。本文对《孔子圣迹图》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存疑、争议、局限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回顾和展望,包括:(1)创作主题与研究范畴。(2)最早的《孔子圣迹图》。(3)风格起源与演变。(4)媒介与版本。(5)文本来源。(6)资助者、创作意图与受众。(7)收藏与编目。(8)海外制作与传播。(9)研究方法与视角。(10)研究局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杨曾文,1939年12月生于山东即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生导师。杨曾文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日本佛教史研究,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任继愈主编,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等。主编和参与撰写《佛教文化面面观》《当代佛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等,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新版敦煌新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主办、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越南核心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20~22日在广西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广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探索与争鸣》、《探索》、哲学中国网等单位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其中越南学者15位)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25篇学术论文(越南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宗教史研究的迅速发展,地域宗教史的研究日渐得到重视,并取得可喜成果,濮文起先生主编的《天津民间宗教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正是这一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天津民间宗教史》研究与阐释的对象,是民间宗教在天津的流传历史。该著在体例方面,首先对所研究的对象,在时空概念上加以界定。在时间上,以史料记载的始有天津民间宗教活动为上限;在空间上,凡是明清时代属于天津管辖  相似文献   

13.
<正>杨大业,回族,北京人,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1935年生,1953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58年毕业。任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讲授课程有明清史、北京史、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医古文、美国史和历史专业英语等。著有《明清回族进士考略》《清代北京牛街志书冈志研究》《杨敬修传略》《中国伊斯兰导目》(英文版,与莱斯利合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发现的材料入手,指出宝卷的刊印、流传与民间教派活动关系甚深.在活态的宣卷仪式中,《五部六册》宝卷衍生出了《大乘经开香本》、《大乘经解经本》等一系列新文本,《销释金刚科仪》等宝卷也频繁地被采用.《大乘经开香本》、《大乘经解经本》等新文本是《五部六册》宝卷仪式化、术数化的产物.宝卷不仅是书写的文本,更是活态的仪式文本.宣卷仪式倡导的是一种“吃斋”、“念佛”的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15.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以其所具有的融合性、阐释性、实践性,道教善书在当代伦理重建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为在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寻求建构普世伦理,并将其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佛教文学中,本生是有固定的格式的。通过对有关《六牙象王本生》的巴利语、藏语、各种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历史上一直流传至今的失译《杂譬喻经》之《六牙象王本生》存在错简现象;同时,这个文本与巴利语Chaddantaj仭taka更一致,因而二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克所从事的“管子”研究,大约开始于40年以前。他的12篇译注刊登在《管子:中国古代之思想宝库》一书的第一卷中(香港大学1965年印刷)。现在这本书是由以前出版的九篇译注文本的大约一半文章组成的,它是研究古代中国学者长期来一直热切地期待着的一本书。此书是不会使这些学者感到失望的。曾经被著名的汉学家马伯乐视为今存伪书,而加以摒弃的《管子》,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与原文相比出现许多错讹,而且又包含了许多有广泛  相似文献   

18.
次央 《法音》2012,(2):59-61
佛教诞生于距今2500多年前的印度,后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其中,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系经典,称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汉语系经典,称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等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以及不丹、蒙古、印度北部  相似文献   

19.
《北溪字义》版本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淳的《北溪字义》,作为解读理学,尤其是程朱哲学的重要参考书,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自南宋问世以来,历代屡经刊刻,流传颇广.十六世纪以后,朝鲜和日本多次以汉文翻刻,并有该国文字的通俗注释本出版.后来,该书被编入《性理精义》的部分内容,也被译介到了西方.近些年来,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又分别出版了便于本国学者阅读的文本.《北溪字义》的再版,为理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版《道藏》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官修的《道藏》,也是唯一存世完整的《道藏》版本。自明正统初年《正统道藏》刊刻完毕,即陆续颁赐天下名山宫观收藏,万历续修后再次大规模颁赐,庋藏《道藏》的宫观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南、湖广各省。至于明清各地庋藏《道藏》的数量,除陈国符先生考证的53部外,根据现存明清方志、文集等史料,补遗明清各地宫观庋藏明版《道藏》30部,加上明清亲王所藏9部,共得92部,估计明版《道藏》的刊印总数当在100部左右,而明清时期《道藏》庋藏的地理分布也一并了然可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