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潇悦 《美与时代》2022,(8):110-112
城市形象作为大众对城市多种要素综合化的主观印象,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作为大型国际会议,在举办地昆明构建和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COP15在昆明举办的原因入手,阐述通过COP15塑造怎样的城市形象,分析COP15举办期间昆明城市形象的主要宣传途径,并提出了在宣传城市形象中需充分利用多元媒体和加强国际化传播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0月20日举行的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的。2006年12月29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正式批准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部国际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这部新的国际法于2007年3月18日生效。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代办张双鼓表示,中国希望以缔约国的身份参加将于2007年5月召开的第一届《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1992年联合国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中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来保护和恢复破坏的生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是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为了有效保护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1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世界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际公约的保护.中国政府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抢救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和加强国际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名列榜首;2003年11月7日,在第二批28个代表作名单中,中国古琴艺术名列其中;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又入选第三批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5.
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道德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百个国家终于意识到保护地球刻不容缓.尽管应对气候变化符合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但事关各国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权益.每次气候谈判的分歧焦点再次警醒全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依然颇受争议,保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地位.本着气候公正这一根本宗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道德和理性主要体现在:遵循了可持续思想,体现了各个国家的历史责任,考虑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现实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气候变化谈判的基本共识原则.过去,它促成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的签订,它还将指引全球在气候谈判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穆斯林》2013,(1):I0001-I00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修正稿)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在第九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6—2 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初步审议后提出,并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缜密考虑基础上产生的。全体大会回顾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两个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与公民和政治权利公约,由联合国和联合国体制中专门机构通过的其它国际人权文件,尤其回顾了1997年11月11日通过,并于199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上批准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以及1999…  相似文献   

8.
《法音》2022,(10):4-6
<正>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相似文献   

9.
清真文化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界,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才保持了生态平衡,才有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长生不衰;在人类社会,由于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才使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才使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地球犹如诸文明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无神论》2017,(6):F0002-F0002
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大会 鉴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日益影响我们对生活及生命本身的认识,为此非常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应对这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影响,意识到人类具有独特的能力反思自身的存在极其所处的环境,感知不公正,避免危险,担当责任,寻求合作,并表现出体现伦理原则的道德观念,认识到在研究由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时,应当充分尊重人的固有尊严,应该普遍尊重并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决定国际社会有必要及时提出一些普遍原则,为应对科技发展给人类和生物圈带来的日益增多的难题和矛盾提供解决问题的基础,忆及1948年12月10日的<国际人权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1997年11月11日通过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以及2003年10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注意到联合国1966年12月16日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关于公民及政治权利的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1965年12月21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联合国1979年12月18日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的<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92年6月5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国际劳工组织1989年6月27日的<独立国家土著和部落居民公约>(第169号),粮农组织大会于2001年11月3日通过并于2004年6月29日生效的<粮农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11月27日关于种族和种族歧视的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11月12日关于当代人对后代人责任的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11月2日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作为"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附件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2001年11月14日的<有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公共卫生的多哈宣言>以及联合国和联合国系统各专门机构,特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的其它有关国际文书,还注意到生物伦理方面的国际和地区文书,包括1997年通过、1999年生效的欧洲委员会在<生物学和医学应用方面保护人权和人的尊严公约:人权与生物医学公约>,生物伦理方面的国家法律和规章,国际和地区生物伦理方面的行为准则与指导方针以及其它文书,例如于1964年通过并于1975、1989、1993、1996、2000年和2002年分别修订的世界医学联合会关于以人为对象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的赫尔辛基宣言,1982年通过并于1993和2002年分别修订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化<关于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导原则>,考虑到教科文组织应发挥的作用是基于共同的伦理观念制定普遍原则以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并以当代人对后代的责任为前提,认识到伦理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问题,应当遵循<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和<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中已经阐明的原则,不仅考虑到目前的科学背景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在此基础上明确科技领域正在出现的各种挑战,认识到人类是生物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在保护其它形式的生命特别是动物,起到了重要作用,承人基于科学研究的自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且能够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祉,特别是在延长人类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并强调科技发展应当以人类固有的尊严,普遍尊重、遵宁人权和基本自由为前提,始终促进个人、家庭、各群体和社区乃至全人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遵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现有的保护人权和原住民权利国际标准文书的精神而制定。这些原则代表一套鼓励性的总体原则,对政府、组织和个人可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实践,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并由此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因而获得广泛接受。作为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公约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经的生物医学研究中,有些研究者往往只注重自己研究的目的,违犯如《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贝尔蒙报告:保护人体受试者伦理学原则及准则》等伦理原则.通过建立健全伦理评审系统,规范伦理审查程序,建立对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评估系统,期望使生物医学研究更加符合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稳定与生物多样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动物权利论、生物平等论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观,设计了美好的生物权利平等原则,却忽略生物生存规则及其进化的必然性,最终陷入"施韦泽困境"而无法实践。建立在生态系统论和大地金字塔理论基础上的现代生态伦理,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性相统一的实践规则中,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价值,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世界哲学大会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上一届于1983年8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下一届即第十八届,决定于1988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今日哲学》杂志除在每次大会召开的当年,刊专文介绍大会外,习惯上在两次大会之间发专稿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本文是 V.科希(Cauchy)和 J.古齐恩斯基(Kuczynski)的两次谈话记录。一次是在十七届大会之前,一次是在大会之后。提问者古齐恩斯基是波兰哲学季刊《辩证法和人道主义》的编辑。回答者科希是十七届蒙特利尔大会的主席,以后被推选为“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FISP)主席。他还是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加拿大哲学刊物《对话》的创办人。(他于今年6月应中国社科院邀  相似文献   

16.
郭为 《天风》2023,(1):32-33
<正>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举办,各国首脑就气候变化应对方案和行动等全球话题展开讨论。这次大会回顾、评估了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迄今取得的进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称,地球部分地区正因全球变暖而走向无法让人类居住的地步,热浪、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是不平凡一年,在我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全国人民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具有跨世纪意义的盛会。道教界积极收看十五大盛况,认真组织学习大会精神,以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十五大会议期间,中国道协副会长谢宗信。顾问黎遇航应邀列席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道协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收看了中央电视合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的实况转播。并联系道教的实际,认真学习讨论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学习中,发言涌…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今天,强调和重视化的多样性,重视对弱势化的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要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化遗产,要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保护人类化的多样性的口号。黔东南也不例外,在建设民族化与生态旅游大州的过程中,各县对民族民间化保护特别是对民族村寨的保护的认同空前一致。但问题的关健是保护哪些?怎样保护?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7,(1)
第十五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人会今天在加德满都开幕。尼泊尔王储贾伦德拉主持了开幕式。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向大会发了贺信。贺信说,第十五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和希望成为和平区的尼泊尔召开,这是很有意义的。贺信说,这次大会将向国际社会传播佛祖关于人类和平与幸福的教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18,(7):50-59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6天后的7月8日,"2018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开幕!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梵净山论坛始于2013年。今年参加论坛的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展开热烈讨论,现选取部分讲话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