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宗教历史悠久,多元宗教兼容,五大宗教俱全。泉州宗教界历来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一大师"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是近代史上爱国爱教的最强音;晋江草庵寺借"百两黄金"支持闽赣边军事行动的故事,被传为宗教界弘扬爱国大义的美谈。近年来,泉州宗教界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注重爱国主义日常教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感染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多种宗教在此地进行思想的融汇实乃世界一大奇观。东西方文明在此汇聚、接触、融合,构成了泉州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更是留下众多宗教艺术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借鉴。景教,是基督宗教聂斯脱利派在唐代的称呼,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唐太宗时期曾盛极一时,有"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之景象。唐武宗时期,会昌灭佛,所有的宗教都受到牵连,景教几  相似文献   

3.
素知福建泉州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期许很久,终在今年仲夏有机会来此一览。说也巧,离京前几日母亲不慎伤了腰,卧床不起。正值盛夏,在床上躺上一百天罪可受大了。正在犹豫泉州去否之际,同事小李(福建人)对我说:"去泉州  相似文献   

4.
地处我国东南海隅的泉州,温暖湿润,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唐、宋、元时期,泉州海上交通发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汉人与善商胡贾杂处,诗人形容它是“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都市。世界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传教于斯,泉州成了世界宗教的交汇处,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胜地”之称,宗教文化由是颇为丰富,别具特色。各教云集蔚为奇观公元3世纪西晋太康年间,道教、佛教几乎同时传入泉州,于现市区东街兴建了白云观,后来逐步扩…  相似文献   

5.
李霞 《中国宗教》2012,(2):51-53,88
2月5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正式改陈开放。新开放的陈列馆在1991年展览基础上改造提升,分基督宗教、印度教和摩尼教三部分,与海交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一起,可以让观展者充分领略泉州这个中古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多元宗教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东亚的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是新宗教迭兴的国家,其教派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深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因此,人们常把韩国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日本称之为"宗教大百科".若把韩国和日本的新宗教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研究清楚,对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新宗教发生的原因、特点、作用、影响等当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刺桐古城泉州,多种宗教并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管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横穿在小巷里,到处都会有上百年或是近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牵引着我们的目光,那许许多多古老而又悠远的胜迹,无不显露出泉州丰盈的历史气息和恢宏的文化气度。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李琼 《中国宗教》2022,(3):86-87
宋元时期的泉州宗教石刻丰富多彩,其题材极为广泛,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明教、婆罗门教等当时的各种宗教。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宗教和平并存的状况,是宋元时期宗教融合的历史见证。福建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9.
陈坚 《宗教学研究》2005,46(3):91-97
谈"善"论"恶"是宗教中的永恒话题,但宗教中的"善恶"并非仅仅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而是包括宗教修持意义上的"善恶".一般而言,"善"是有助于宗教修持的,但是贝施特和智顗却分别站在犹太教和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立场揭示了"恶"对于宗教修持的积极作用,阐明了"恶"的宗教价值,尽管他们所说的"恶"的内涵不同.其中贝施特主张"恶"中分有"善"的神性,通过"恶"可以回归上帝;智顗主张"恶"中本具"善"的"实相",通过观"恶"的"烦恼心"可以达到解脱.可以说,在"恶"的宗教价值这个问题上,贝施特和智顗进行了一次跨宗教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临海,中世纪时,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曾以刺桐港闻名世界。唐、五代、宋、元时期,来自海外的大批穆斯林在此经商,或从事他业;由于他们宗教生活需要,在泉州建筑了不少清真寺;尤其是元代,建寺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我刚刚去过福建,主要是参加全国人大文物保护执法检查,也有机会与泉州天主教接触。李先念主席曾经说过:泉州是历史上的宗教名城。在唐朝时,伊斯兰教传过来了,天主教是元朝时传过来的,当时天主教只有两个教区,一个是北京教区,一个就是泉州教区,但泉州天主教在几大宗教中较弱,其它宗教比较活跃。同天主教一样,佛教也是外来的宗教,传来两千多年后,已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了。所以现在没有人说佛教是洋教,它就是我们中国国内的一个宗教。融合到这个程度,这使我想了很多问题,就是我们天主教,到现在还有洋教的影子,这个历…  相似文献   

12.
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系统性原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宗教旅游发展的实际,从利益相关者系统中的游客、居民及相关组织和宗教遗产及全体社会三个层面对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进行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相比,宗教旅游具有更多不同的多维价值:予游客以"旅游价值";予居民及相关组织以"经济价值";予宗教遗产及全体社会以"社会价值".三个价值的同时实现是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者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国际学者一直在讨论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大多数讨论着眼于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家庭工业、专业化商品市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传统的私人银行信贷系统.但很少人注意温州经济奇迹的一个显要特点:即"仪式经济"的复兴与扩张包括神灵崇拜、修建庙宇、生命周期家庭仪式、传统农历节日、社区宗教游行活动、佛教道教仪式、基督教教会、祖先祭奠、由宗教激发的为社区项目和慈善事业筹款活动、占卜和风水.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和政府官员一向认为所有这些仪式花费都是"封建迷信","毫无用处","浪费".但是,这些仪式花费在抗衡温州经济造成的个人财富积累,促进财富再分配和社区建设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温州的仪式经济体现了乔治·巴塔耶所谓的追求"自主存在"的自由和权利,也就是通过直接接近神圣的世界,来超越人世的羁绊.  相似文献   

14.
温伟耀博士于2003年9月14-18日到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和哲学系师生发表了大型系列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与基督教的对比"及"宗教经验的探索".温伟耀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副教授,兼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客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及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他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后来转学哲学,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基督教神学及哲学博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儒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系统神学、中国哲学、灵修学.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体验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过程.其神经基础的研究表明,宗教体验过程中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被激活.这些研究表明宗教体验与认知和情绪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有关宗教体验实质的结论吻合,但这并不表明大脑中存在"上帝脑区".该文简要介绍了宗教体验的概念、神经基础的一些研究,并对该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中国道教》2007,(3):1
为深入阐发《道德经》的思想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道教事业的整体发展,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于2007年4月22日至27日在西安和香港举办了以"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为主题的"国际道德经论坛".  相似文献   

17.
<正>元代泉州(当时称"刺桐")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知名的港口。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元代泉州天主教主教安德鲁·佩鲁贾等都盛赞过泉州的繁荣与进步。元代也里可温教在泉州设立主教区,并派"管领江南诸路"的也里可温教教务部管驻。"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意为福缘之人,它是元朝人对再度进入中原的景教和天主教徒的统称。中国境内,泉州拥有的景教石刻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神聚泉州     
一对从事宗教史研究和宗教工作的人来说,泉州是一个值得仔细琢磨的城市。由于历史的风云际会,这里曾经汇聚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神灵。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宗教遗迹显示,泉州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佛教、道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品类之丰,遗存之多,实属希有,可以说几乎世界上的较大的宗教在这里都有存在的痕迹。其中有的已经消失,如摩尼教,有的在国内其它地方尚没有发现,如婆罗门教,有的传入后一度中断,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的从历史上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9.
莱辛的宗教思想是基督教与启蒙运动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他的宗教思想包含历史、理性与启示三个因素,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历史真理和理性真理是不同的类,理性真理高于历史真理.第二,启示真理包含理性真理,历史真理是理性真理在普遍历史具体阶段的表现形式;第三,启示真理的理论基础是泛神论,不同于基督教传统的"启示".莱辛的宗教思想引发了"历史与启示”关系的争论,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山东省汶上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汶上召开"第二届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杂志、<佛教文化>、<法音>杂志、<中国民族报>、凤凰网华人佛教和法门寺博物馆等20多位佛学专家和著名佛教文化传媒的记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黄心川、杨曾文等著名佛学专家.<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复年先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做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