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林昭彦 《法音》2008,(11):12-14
环境问题之所在 1、科技的发达 对于现代的世界人类,和平问题、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堆积如山。特别是近现代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人类未来生存,以及地球存续危机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日益恶变的环境态势,"环境悬崖"概念的提出无疑打开了人类重新认知和反思环境问题的视野,有助于提升人类全面检讨自我的能力。若想要实现可持续地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地球生命和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无限度、无节制的生存与发展模式,探索和创建起有限度、有节制的生存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可以说,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4.
公民环境道德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具体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关于环境道德的要求,为把环境道德规范落实于人们的行动,2002年7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聚集于长沙岳麓山下的研究环境伦理的全体专家学者特发表如下宣言。 凡认同本宣言者 认识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威胁到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活动的舞台。环境不仅需要保护,而且需要美化,使人身处其中心旷神怡,身心得到陶养,时时焕发活力。环境设计已成为当前人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阳山 《法音》2001,(11):3-4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成为现今人类该参的话头。产业革命之后的极度产业化与大量生产以及大型消费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使得自然界与人类生态呈现出危险的关系。根据世界观察研究所(TheWorldwatchInstitute)2001年出版的《地球环境报告书》中指出,尽管有各种使用限定规则,但是全球仍然大规模使用石化燃料,因此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引起了地球温暖化的现象,自1950以来,北极与格陵兰的冰川因此减少了40%。报告指出,若海水因此再升高一公尺,那么孟加拉三分之二的土地将沉没…  相似文献   

7.
环境消费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消费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生态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又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距离。环境问题的认知是很难和实际经验相联系的抽象概念。个人即使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实际消费行为中往往选择与保护环境的态度不一致的行动。这是态度、认知和行为没有一致的产生原因。本文对环境和消费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辩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培超 《道德与文明》2001,(3):25-28,37
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 ,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关涉到环境伦理的致思理路和发展方向。寻找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根据既要顾及人类生存的现实需要 ,又要思考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以及它如何体现伦理学的一般本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然而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关系到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如何最大限度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和发展多方面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以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教育,而环境道德教育又是环境教育的灵魂.从环境保护的主体来看,如何解决公众的生存困境、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企业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当代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与环境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是环境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本体论"思维的支配下,人们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经济与环境如何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破除抽象的经济-伦理-环境观,以伦理的智慧、生态的思维,在共生互动的生态实体中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经济-伦理-环境的生态,并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想在事业上牛一把的人总希望自己获得一个春光明媚的社会环境。然而,在一个习惯于以权力和人情代替规则的社会里,要得到赏心悦目的环境,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于是,个人与环境的短兵相接,便常常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日本自明治维新至21世纪初的环境问题史进行了回顾,尤其关注每一时期的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首先,本文考虑如何最佳地将日本后工业化的环境问题分成不同时期,并考虑应当采用什么观点来最佳地辨识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接着,本文识别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继而试图识别日本环境问题、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的独特特征。研究发现,在日本福岛核灾难前,两个阵营间的权力不平衡、公民运动以"地域—中心主义"为特征以及决策过程不够民主,都与环境破坏的悲剧性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似乎无需去论证农村环境问题有多么严重,因为几乎所有环境问题都首先表现为农村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问题,尽管城市也一样饱受水污染的影响,但是农村所受到的水污染影响远远比城市严重,一些地区农民所赖以为牛的河流或者干涸,或者被严重污染;空气污染似乎是城市独有的,农村被看做是空气新鲜的地区,但是许多农村地区却饱受污染企业的影响,许多在城市无法生存的企业被搬迁到农村地区,从而在局部地区产生了远比城市更严重的空气污染.传统意义上,农村经常被看做山清水秀的地方,是被污染的城市的一个参照物,因为那里没有现代的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当所谓发展一旦进入到农村地区,农村的污染就比城市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从根源出发",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促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环境哲学的宇宙的生命原则、生命的贯通及相关性原则、灵而不主的原则、各尽其性的参赞化育原则和并育不害的天人合一境界等,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困扰当前环境伦理学的一些理论难题,如道德共同体问题、生命和价值等问题做了初步回答.文章提出建立基于中国哲学的环境伦理范畴体系,并简要阐述了中国哲学中对于建立环境伦理仍有意义的范畴如生、性、因、感、参、合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然而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关系到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如何最大限度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和发展多方面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以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子阅 《美与时代》2014,(12):40-41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还要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元素,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艺术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文章将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构思以及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具有代表性的构思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角度观照自然和环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开始,但是从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现代科学和环境思想当中却缺失了这一维度。当代的“自然关学”与“环境关学”的出现,就是要超出以艺术为研究中心的“分析关学”传统,而去寻求审美观念曾经退场的新的生长空间。如从这两种关学对哲学的贡献来看,则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对“康德关学原则”的当代辩驳;2.对“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推动;3.对于“自然一文化”之辩的哲学反思;4.对中国古典“生态智慧”的阐发。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学的正义向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环境正义”问题的凸现在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重新规定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向度,更加重视塑造环境伦理学的实践品格。“环境正义”问题也是当今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也应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逐渐形成自己的话语系统和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